《独家揭秘“发丘”派“反盗墓”的真实故事》
第3节

作者: 不是作家是作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么想什么办法弄钱呢?熊老板不禁脱口而出。
  什么办法?倒斗!年轻英武的熊营长一脸严肃地对自己的父亲说。

  倒斗?!干这个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啊,儿子啊,你想清楚了吗?熊老板受了比上午遇见五个怪人更大的刺激。
  已经想好了,其实很简单,咱手里有枪,有兵,再抓些或雇些棒棒,大锄巨铲,辅以巨炮炸药,实在不行就逼迫棒棒们拿铁锨给我挖出龟儿子们地仙人板板!熊营长说着说着就面目狰狞了,看来在鱼龙混杂的川军这些年,他有样学样地具备了军阀的素质。
  不过熊营长这些话却深深刺激了他的老爹熊老板,熊老板无奈之下,竟然又说错话了,他一脸茫然地对儿子说,儿子啊,你要是真去干倒斗的活,那可是挖人家祖坟啊,丧尽天良!我们熊家要遭报应啊!
  话音刚落,只听得门外一阵喧哗,随后砰砰砰枪声四起,却原来出大事儿了!
  日期:2013-10-01 14:47:00
  熊家父子正在密商,却听得门外枪声四起,似乎出了大事儿。
  熊营长三步并作两步冲出门外,却见自己带的四个卫兵正和一伙同样拿着枪的人对峙着。

  仔细观瞧之下,却发现有些眼熟。
  正思忖间,那带头的人却早认出了熊营长。
  此人急忙收起枪支,抱拳上前,深施一礼,说,我道是哪位,却原来是熊大公子熊将军!
  熊营长冷笑了一声,回应说,抱歉兄台,在下小小少校营长,离将军还差的远呢,但是看着您眼熟,讨教您是哪位?
  那人一笑,却露出了好几颗大金牙!
  当下里熊营长猛然记起了此人!
  于是间,二人仿佛老友一般握手拥抱,甚为亲切。
  两旁人等见了此番情景,却都被骇住了。

  刚才还拔枪相见,此刻却抱住一团。
  倒是熊老板见多识广,急忙命仆人安排两边的手下到厢房饮茶,他却亲自招呼这个带枪穿着便衣的人和儿子重新进正堂看茶。
  日期:2013-10-01 14:57:00
  经过儿子介绍,熊老板才知道这个镶着几颗金牙的人,并非本地人物。
  此人乃是川军后勤部的一名编外军官,专门负责给川军进行“特殊辎重给养”运输补给任务。
  什么特殊的辎重给养呢?

  烟土。
  可能有些读者朋友博学多识知道,1920年代的四川军队,号称“双枪将”,就是一手拿火枪,一手拿烟枪。
  可以说那时的川军,部队纪律败坏,官兵公然吸食烟土,就是鸦片,而且几乎是蔓延全军,战斗力自然可想而知了。
  但是烟土这种东西,世界上任何合法的政府,稍微有点良心的政府,都是绝对禁止的,任何人都不准吸食的。
  但是,事情总有例外,当时四川那地方,面积广大,还包括重庆市在内,人口也众多,大小军阀林立,各自为政,所以贩卖吸食烟土,俨然成为了和盐业、烟草一样的垄断暴利行业。
  这个大金牙,本是广东广州人士,家族就做着十三行洋行贸易,顺理成章就做起了给川军和四川运输烟土的业务,捎带着混了个合法掩护身份:川军后勤部给养部队上尉。除了不敢穿军装,其他武器装备,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了一支武装护毒的“侦缉队”。大金牙就是队长。
  日期:2013-10-01 15:04:00
  熊老板很是惊诧,这个大金牙为什么会找到秭归茅坪镇上呢?
  按理说茅坪镇虽然有名,但是川军倒是几乎不来,因为这里是湖北地界,似乎不受川军管辖。
  但是大金牙细说之下,事情才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大约半个月前,大金牙派一个得力手下回广州十三行去拿了一批上好的烟土,然后照例走老路运回四川,结果在四川和湖南交界的地方被劫持了,护送毒品的侦缉队队员几乎死光,却意外有一个队员伤重不死,被当地一个苗民所救,稍微伤好,奔回成都,报告了烟土被抢之事。
  当下里一听烟土被劫持,大金牙火冒三丈,因为那是几乎是半公开的武装护运烟土,名义是川军的给养物质,是军需品,而川军当时是四川地方的合法武装集团,所以说等于是军用物质被劫持,这是惊天大案啊。
  日期:2013-10-01 15:13:00
  军用物质被劫持,此事惊动了湖南和四川两地军政当局,于是都展开调查。
  其实,湖南也好,四川也好,大家都是老江湖了,心知肚明丢的是什么东西,所以都发疯一样地寻找,湖南想黑吃黑,四川不想被黑吃黑。

  调查来调查去,线索和嫌疑犯都指向了一伙人,但是最后锁定是这伙人干的后,湖南和四川方面都大为震惊!
  因为这不是一伙简单的人物,而是非常厉害,非常诡秘,甚至按当时科学不发达,民智不开化的认为,这伙人可能不是人。
  这是一伙由六个人(?)组成的超级盗窃抢劫集团,从清末开始一直到民国年间,纵横中国西部、西南部、华南部分地区,足迹甚至远到过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可以说这个集团从事的主要是盗墓,但是清朝不终结,民国建立后,他们除了盗墓,竟然还干起了抢劫的勾当,不过这伙人似乎很有原则和针对性,只抢劫军阀的所谓的“给养”,其实是烟土,偶尔也抢一下真正的给养装备,比如枪支弹药和用作军饷的银元和银票。

  日期:2013-10-01 15:23:00
  这六人盗贼集团,说起来名头响亮得很,从清末开始,西部和西南部地区的人就几乎家喻户晓了,因为他们的名字竟然是朝廷赐给他们的,准确地说是清末实际主持政权的慈禧太后赐封给他们的,叫做“御定六壬(人)”。
  不是因为这六个人有功于清廷,而是他们犯下的案子竟然惊动了慈禧太后!因为这六人十几年间,甚至可能时间更长,盗挖了西部和西南部的很多大墓,有前明王朝王爷的,有当地土司部落主的,有更久远朝代镇守当地的大官、大将的。
  清军和地方团练武装虽然和这六个人交手了很多次,但是每次都失败,每次都抓不住六人中的任何一个。

  逐级上报到慈溪太后处,太后震怒,下令全西南通缉六人,并钦定六人为“御定六壬(人)魔盗团”,西南地区清军和地方团练、乡勇开始日夜追捕六人。
  但是,直到清朝灭亡,民国建立,御定六壬(人)仍然逍遥法外,而且又盗挖了很多大墓,这回连清朝的亲王、贝勒、贝子、郡主、大臣、将军的墓都没幸免。
  不过,与他们的所作所为相比,这六个人本身,更让人惊奇。
  日期:2013-10-01 15:31:00

  六人中,一个是老者,身材高大,风神飘逸,一个是老妇,却并不很老,端庄宛如大家太太,一个是青年男子,英俊潇洒,一个是青年女子,美艳秀丽,还有一个最为让人惊奇,看着是个如同四、五岁孩子样的人,实际却是个中年男子,其实是个天生异常的侏儒。
  那么还缺一人呢?这个人可了不得,此人据称出身于新疆沙漠一处古城,唤作精绝古城,不知为何,后来全族人搬迁古城,并星散天涯,此人姓杨,名字倒是无人知晓,绰号却是名满天下,唤作“鹧鸪哨”,武艺高强,身手了得,是御定六壬(人)的首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