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人情世故:掌握人情世故,助你左右逢源》
第22节

作者: shinianyijian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07 17:50:56

  优秀不一定被提拔,
  但是最差肯定被淘汰
  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清·曾国藩
  阿疆和阿新在森林里行走,忽然,他们看见一只老虎出现在前方。阿疆就急忙从背包里取出一双轻便的运动鞋,快速地换上。阿新看到这种情景,不以为然地说:“你着急什么啊!再换鞋跑得再快,你还能跑过老虎啊?”但是阿疆的话却让阿新大吃一惊:“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这个故事很荒诞,却很有启发意义。它告诉我们,优秀不一定被提拔,但最差一定被淘汰。当今时代,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在职业生涯中,当更多的老虎来临时,我们有没有准备好自己的跑鞋呢?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当你在慵慵懒懒地过日子时,也许一种危机正在悄悄靠近你,而你自己却浑然不觉。本该今天应该做完的事情,你却拖到明天,本该兑现的承诺,却假装忘记或者不予兑现,那么你的危机也将会到来,这种危机是你不珍惜时间和别人对你的不信任造成的。生活中,一定要学会有危机感,并且时刻提醒和反省自己。
  那些成功人士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有危机感。从某种程度上说,危机感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而没有危机感便没有动力,没有动力便没有成功。危机感同时也是一个人产生进取心的源泉,一个人失去了危机感,就会变得安于现状而裹足不前,等待他的只有被时代所淘汰的命运。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但是沙丁鱼不爱运动,所以当被运到市场后已经由于缺氧而窒息死亡,一旦死后,沙丁鱼味道便会差很多。因此,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沙丁鱼的价格高出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
  这之中,有一位老渔民却总是能够让自己打到的沙丁鱼活着,因此赚了不少钱。当人们问到老渔民的秘诀时,老渔民告诉大家,原来,每当打到沙丁鱼的时候,他总是往鱼槽里放进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当鲶鱼进入鱼槽后,便追击沙丁鱼,而沙丁鱼为了躲避追击,便四处游动。这样,沙丁鱼总是生活在紧张之中,左冲右突,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深刻地说明了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沙丁鱼型的人忧患意识缺乏,一味地想追求稳定,但现实的生存状况是不允许沙丁鱼有片刻安宁的。“沙丁鱼”如果不想窒息而亡,就应该活跃起来,积极寻找新的出路。这也就证明了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其实,源自外界的危机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由于暂时的优势而处于安逸之中忘掉了危机,这种危机的麻木不仁和茫然无知,会使我们在危机临头时,丧失了对抗风险的能力。

  商朝皇帝帝乙死后,应该立长子启为帝,但是,因为启的母亲地位低下,所以在那个“子以母贵”的时代,是不能被立为皇帝的,于是立少子辛为帝,就是历史上的商纣王。
  纣王不仅“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而且自幼聪敏过人。纣王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甚至将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带。纣王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他蔑视陈规陋俗,不祭祀鬼神。他选贤任能,不论地位高低,唯才是用。尤其是统一东南以后,他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但是,在他的统治后期,由于国力强盛,没有了内忧外患,渐渐地居功自傲、丧失了忧患意识和进取的决心。尤其是在他立妲己为后后,宠幸倍之,唯言是从,耗费巨资建造鹿台,制造酒池肉林,过着灯红酒绿、穷奢极欲的生活,最终使国力消耗,国库空虚。
  不仅这样,他还一改以往唯才是举的做法,刚愎自用。他听不进任何人的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后,还杀比干,囚箕子,失去民心。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力衰竭,对俘获的大批俘虏又消化不了,造成负担。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十几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发生牧野之战。战争中,大批俘虏倒戈,周兵攻入朝歌,纣王万般无奈之下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焚于火而死”,商朝灭亡。
  所以说,要想没有危机,就要学会有危机感。但是,怎样才能让自己有危机感呢?那就是,你必须先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发现危机,感觉到了危机,并且找到了应对的办法,那么在情况一旦变化的时候,才会有力地应对,成功自然就会降落到你的头上。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危机感时刻要有。现代社会变化迅速,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不复存在。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那么不变的是什么?就是危机感!在环境好的时候,状况佳的时刻,我们必须为下一个变化做准备。只有具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迎接变化的危机感,才能真正摆脱危机、化解危机。
  所谓的居安思危,对于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的。不是吗?好多,我们都追求事业有成,但是危机时刻存在。有的人本来将自己的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业务相对稳定了,觉得高枕无忧了,在稍稍放松的时候,就会频频出现问题。可见,我们要永远处于危机感之中,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危机,显示出强大的生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