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明白!-不被忽悠的“经济学”-写给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普通人》
第59节

作者: 士兵突击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对外国。由于经济高度成熟化,经济不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而是通过消费来拉动。所以,放松银根后,工厂进行生产资料投资的热情和消费者的热情相比,后者会略占上风,因此相对于中国等国家而言,最终消费品的价格上升压力比较大。但是,这个问题终究不明显,因为工厂毕竟还是会加大投资增加产量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需求,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又会大量向他们出口廉价产品,帮助他们抑制通胀,所以,他们发生严重的,尤其是结构性通胀的压力其实是非常之小的。事实上,西方国家已经实行了十几年超低利率政策,总的来说,依然没有发生非常严重的通胀,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现在用货币政策调整经济几乎已无效果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对中国,我强调了无数次,中国几乎在所有领域(食品除外)都有着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所以,即便你的消费再增加,也很难带来严重的通胀。但是,毕竟结构性的成本上涨(如工资成本的上涨)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客观的经济形势逼迫我们的企业走向高端化,通过提高科技和管理效率来消化这部分成本。总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影响并不大。否则,你就无法解释无论货币如何超发,家用电器和手机,甚至是汽车也不会涨价的道理了。

  三,但是,必须承认通胀还是在一定范围存在的,至少对于企业来讲,他们的生产资料价格是上涨了(至于企业通过经营和管理升级来自我降低总成本,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而这个东西,除了我刚才说的某些结构性上涨的因素,如劳动力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之外,最大的影响要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这个东西确实和“货币超发”有关,只不过,这个货币超发,罪魁是美国,而不是中国。道理我前边说过很多回了,不再重复。这里只简单地介绍一下大宗商品对中国物价的影响。首先,原油是几乎所有工业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原油价格的上涨,会带来商品成本上涨的压力,铁矿石也一样。而且尤其要命的是,中国作为铁矿石全球最大需求方,居然到现在都没有定(议)价权!!!到现在都要唯老外的马首是瞻!!!这可真够悲催的。另外,玉米大豆等价格的上涨,也会影响饲料价格,石油价格的上涨,会影响到化肥、防病疫苗等价格的上涨,这些东西会影响养殖业,会对肉价等的上涨造成影响。这个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哪一个几乎都与中国国内的货币超发缺乏必要的直接联系(间接联系也许会有,但是绝不会像媒体和各路砖家叫兽吹嘘得那么邪乎),因为大宗商品的价格,归根结底是随着国际动向走的,我们还没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因此,中国的货币超发,也许和通胀真的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影响资产价格,即楼市股市的价格而已。
  综上所述,只要大宗商品不遭受爆炒,其实货币超发对世界经济,尤其是通胀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原因很简单 --- 全球的供应系统非常强大,只要有需求,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形成巨大的供应力,不可能导致结构性的供需关系失衡。唯一的悬念,是事关生产资料成本的大宗商品。只要把这个东西监控好了,货币洪水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就几乎是零。
  但那位说了,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各国政府还要向经济中释放大量的流动性呢?
  我的理解,其实和经济学理论上的作用力无关,各国政府和央行的这种行为,恐怕更多的是在“心理学”领域对经济产生的作用力。
  事情的真相也许异常简单也说不定。打个比方,国家又要放水了 --- 意味着钱会变毛,东西又要涨价(事实上,国家也会利用各种媒体,有意无意地制造这样的舆论,帮助货币政策发力) --- 所以得赶紧买,买晚了就要吃亏了--- 买的人骤然增多 --- 物价短期内上涨。
  反之,国家要收水了 --- 意味着国家要冷却经济,东西就要降价了 --- 所以再等等,不着急买 --- 买的人急剧变少 --- 商品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价格下跌。
  这个模式,也许更能解释货币政策在现阶段对通胀乃至通缩的影响。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粮食。
  其实,经济发生大萧条时最要命的还是粮价暴涨。粮价暴涨往往并不是由于天灾人祸导致产量的结构性下跌,而是有关生产者有意为之的。是他们为了维持价格故意减产或囤货居奇造成的(比如说,上世纪二十年代时美国人宁可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愿免费发给快饿死的穷人)。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出面,强力调控粮食市场的秩序了。
  只要粮食供应充足,大家不至于饿肚子,任何经济危机都好说。毕竟发生经济危机时,吃饭就成了唯一重要的事情。苹果手机就算再涨价,涨到一部手机一百万美元,也和人们没什么关系了。
日期:2012-09-17 13:39:28

  说的比较乱,不成体系,我还在继续研究与思考,有一天一定会理出一个更清晰的头绪,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但是有一点,希望大家高度注意,那就是现如今几乎你所有能看到的有关“货币超发”与“通胀”关系的砖家叫兽的文章,都见不到哪怕一个具体的有关细节的因果关系的描写,比如说我反复提到的“四万亿是如何影响到肉价和菜价的”,或者,哪怕写一篇“四万亿是如何影响酱油醋或家电产品的价格的”文章,一篇都没有,完全没有,就是笼统地说一句“四万亿是通胀的罪魁”,“严重戕害了老百姓的生活”,真是荒谬!!!作为砖家叫兽,光知道疯狂叫嚣,却不能钻到细节里去哪怕拿出一点点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不是煽动老百姓的仇视政府情绪是什么?!!!

  真是恶毒的用意,其心可诛啊!!!
  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上他们的当!!!
日期:2012-09-17 14:14:54

  其实,经济发生大萧条时最要命的还是粮价暴涨。粮价暴涨往往并不是由于天灾人祸导致产量的结构性下跌,而是有关生产者有意为之的。是他们为了维持价格故意减产或囤货居奇造成的(比如说,上世纪二十年代时美国人宁可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愿免费发给快饿死的穷人)。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出面,强力调控粮食市场的秩序了。

  -------------------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大萧条”与“经济危机”还不能混为一谈。后者,供应力不会受到本质的冲击,问题完全出自需求不足上。但是前者就不一样了,前者的主要问题将出在供应上,也就是说,“萧条”就意味着根本性的“物质匮乏”,简单点说就是市面上没东西,所以尽管老百姓穷的裤子都穿不起,东西一样贵得要命。这种情况,叫“大萧条”。是由供应的“绝对不足”造成的。比如说解放前夜的上海、比如说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比如说文丨革丨时的中国,比如说现在的某些非洲国家,如有着百分之五千的通胀率,钞票面值动辄有十几个零的津巴布韦。这些都是经济的基本结构被彻底摧毁后产生的恶果。一般来说,不出大的意外,如发生世界大战,这种大萧条的局面不应该在正常国家,尤其是主要国家中发生的。因此,完全没必要担心“经济危机”会转化成“大萧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