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们落日(日本名人们的辞世场景)》
第26节

作者: 又注册新账号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3-09 17:12:46
  在短暂的相处后,藩主松平庆永认定桥本左内才能非凡,于安政二年(1855年)11月命他前往江户公干。在江户,桥本左内遇见了在萨摩藩邸效力的西乡隆盛,从此两人成为肝胆相照的好友。

  桥本左内与西乡隆盛的第一次邂逅是在12月27号。桥本左内在当天的日记中写到:“卯年极月二十七日始于原八宅(水户藩士原田八兵卫的宅邸)与萨摩的西乡吉兵卫相会,实乃燕赵悲歌之士。”由此可见,桥本左内对西乡隆盛的印象颇佳。两人在江户频频会面,本就意气相投。很快,围绕着“将军继嗣问题”,两人更成为同仇敌忾的同志,关系更加亲密。
  所谓“将军继嗣问题”,指的就是德川幕府第13代将军德川家定的继承人问题。据说,德川家定不但身体虚弱,连脑筋也不太清楚,到了执政后期,连清晰说话都成了问题。而德川家定继任将军之时,正是欧美列强凭着坚船利炮,强行要求日本开国之时,也就是日本面临着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之时。幕府中却有着这样一位孱弱将军,自然万事皆难。当时的有力大名,重要幕僚,都想要为将军家定寻找一位强有力的后任者,以便应对国难。

  日期:2015-03-09 17:13:54
  当时的萨摩藩主岛津齐彬和越前福井藩藩主松平庆永都是被称为“贤侯”的有力大名。岛津齐彬认为当时仅次于“御三家”的“御三卿”之一的一桥庆喜聪明机敏,堪当大任。而松平庆永本就看好一桥庆喜,桥本左内也赞同主君见解,并建议主君向幕府提出建言书,表明自己观点。松平庆永命桥本左内前往京都斡旋,联络朝廷公卿,扩大一桥庆喜的支持面。无独有偶,西乡隆盛也接到了藩主岛津齐彬的相似命令。于是,桥本左内和西乡隆盛开始协力在京都中四处游说劝服。但是,围绕着“将军继嗣问题”,纪州藩的家老水野忠央也开始了游说运动。纪州藩藩主德川庆福虽是懵懂的少年,但在血缘上更占优势。

  一时间,在貌似平静的京都,“一桥派”、“纪州派”两股力量在水面之下暗中较量。起初,桥本左内等人与近卫、鹰司等有实力的公卿巧妙周旋,令“一桥派”占据了优势:朝廷颁下圣旨,圣旨中写明,将军后继人选必须满足“年长、英明、有人望”等三个条件。而当时满足条件的候选人只有一桥庆喜。但是,彦根藩藩主井伊直弼一举粉碎了“一桥派”的所有努力。安政五年(1858年)4月,井伊直弼就任幕府大老之后,独断专行地任命纪州藩的德川庆福为将军后继,而且对支持一桥庆喜的大名和藩士进行了严厉的弹压。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彬倍受打击,不久病逝,西乡隆盛风闻幕府拿人,仓惶之中逃回鹿儿岛,甚至一度想要投水自杀。而福井藩也未能幸免,藩主松平庆永被软禁在藩邸反省,桥本左内也被限制人身自由,受到幕府官吏的多次盘查。

  日期:2015-03-09 17:14:29

  安政六年(1859年)10月2日,桥本左内突然被逮捕,并被投入江户小传马町监狱。桥本左内在狱中泰然自若,专注于吟诗与对《资治通鉴》进行注释,还与狱吏讨论监狱制度的优劣。狱吏被桥本左近的风度折服,对他恭敬有礼。
  10月7日,幕府下达了对桥本左内的判决,桥本左内因“有失公仪”而被判“斩刑”。幕府评定所的官员最初所下的判决为“流放”,而在交由大佬井伊直弼审阅时,井伊直弼亲自执笔,将“流刑”改成了“斩刑”。其实,和直接倒幕的尊皇攘夷论者相比,桥本左内的主张颇为稳健。他主张维持幕藩体制,进行幕政改革,导入西欧先进技术,更要与俄国等国联手,从他的一系列主张看来,他思想开放,绝非保守人士,井伊直弼完全不需连他也斩尽杀绝。而且,即使在幕府内部,赞同他想法的官员也大有人在。也许是忌惮于他的影响力,井伊直弼对桥本左内恨意极深,甚至到了定要杀之而后快的程度。

  10月7日,桥本左内被押至刑场。在刽子手蒙住他的眼,准备行刑之时,桥本左内突然要求暂停,随后举起双手,以袖掩面,先是黯然饮泣,后又放声大哭。武士理应视死如归,在刑场里哭哭泣泣成何体统?监斩人石谷因幡守曾亲眼目睹桥本左内在狱中泰然自若的样子,简直不敢相信那和眼前放声大哭的桥本左近是同一个人。可是,正当刽子手和监斩官面面相觑之时,桥本左近突然坐正了身体,他挥袖擦干眼泪,随后一脸严肃,向福井藩邸的方向深深一揖,调匀呼吸。几分钟后,桥本左内抬头对刽子手说:“好,请动手吧!”之后含笑就死。 

  桥本左近享年26岁。
  日期:2015-03-09 17:14:58
  传统的武士都是一脸平静,甚至面带微笑地面对死亡,所以桥本左近在刑场上大哭的表现令人匪夷所思。但是,桥本左近绝非畏死之人。他入小传马町监狱之时已知必死,但仍然镇定自若,在狱中将时间妥善分配,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很多工作。“二十六年如一梦,回望生平思量多。天祥大节心感佩,土室犹吟正气歌。”这首诗正是桥本左近在小传马町监狱中所写的《狱中作》。诗中所指《正气歌》,正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志士文天祥所作,而“天祥大节心感佩”一句,更可以看出桥本左内以文天祥自比,决意坦然面对死亡。

  那么,我们不妨猜测,桥本左内在刑场上的失控大哭,并不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越前福井藩藩主松平庆永的愧疚。松平庆永心怀大志,励志改革,却因推举一桥庆喜而受牵连,最终于藩邸中郁郁度日,不得一展抱负。而追根溯源,松平庆永之所以尽全力推举一桥庆喜,还是因为桥本左近的进言。所以,一生光明磊落的桥本左内,很可能将松平庆永的遭遇归罪于己,认为自己有愧于主君,所以才会在痛哭之后面向福井藩邸方向作揖。但是,让人欣慰的是,松平庆永并非怪罪于桥本左内。在桥本左内被关入小传马町监狱之时,松平庆永虽然被命蛰居,仍然遣侍从为桥本左内送来诸般用品,其中还有颇为名贵的麝香。桥本左内不舍得使用,将麝香寄给了家乡的母亲。这块包装精美的麝香现存于福井县的乡土史博物馆,相信收到松平庆永物品的桥本左内在当时会非常感动,以至落泪吧。

  正如山本周五郎在《城中之霜》中所写到的,武士之死,到底应该是怎样呢?是应该像樱花飘落的瞬间那样,带着平和的微笑死去呢?还是有其他的面貌呢?所谓合乎武士身份,令人尊敬的死法,桥本左近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考虑的并不是自己的声名或骄傲,而仍然是爱重自己的主君松平庆永。他的眼泪并不是出于对死的恐惧,而是对松平庆永的歉疚和担忧。
  日期:2015-03-09 17:15:25

  为避“安政大狱”,西乡隆盛隐身于奄美大岛,在那里,他接到了好友桥本左内的死讯。在西乡隆盛于万延元年(1860年)2月28日写给大久保利通等人的书信中,他这样写到:“悲闻桥本死讯,心如刀绞,怒火填膺。”可见他对于友人若年而亡的伤痛之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