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们落日(日本名人们的辞世场景)》
第18节

作者: 又注册新账号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庆长五年(1600年)9月15日早8点,决定胜负的大战开始了。原属石田三成一方的小早川秀秋等突然倒戈,宇多喜队与小西队也败退,留在战场的就只有石田三成的部队。面对四面涌上的敌军,石田军无一投降,相继战死。终于,石田军于下午14点左右全军覆灭,这一场惨烈的战役被称为“关原之战”。
  后世所流传的很多史料都称石田三成刻薄寡恩,在丰臣秀吉面前屡进谗言,陷害其他家臣武将。其实,石田三成为人耿直,并非口蜜腹剑的小人。当丰臣秀次见弃于丰臣秀吉之时,家臣多钳口不言。而石田三成曾当面与丰臣秀吉争执,直言:“秀次公无罪。”直到丰臣秀吉命秀次切腹之时,石田三成都在努力营救秀次。丰臣秀次的家臣前野忠康等弱江八人众感激,为了报恩,成为了石田三成的家臣。而岛左近与石田三成的故事更能看出他对人才的爱重,绝非嫉贤妒能之辈。

  日期:2015-03-02 16:40:30
  岛左近原是筒井顺庆的家臣,被称为智勇兼备的名将。他后来在丰臣秀长之处效命,不久后独自居于近江,过着自由自在的浪士生活。石田三成领4万石时,曾想请岛左近出马做家臣。岛左近已经拒绝了众多的邀请,自然也没有同意石田三成的邀约。但是,禁不住石田三成的再三劝说,岛左近终于出山,做了石田三成的家臣。
  一天,丰臣秀吉问石田三成还需要多少家臣。石田三成回答说:“岛左近一人足矣。”丰臣秀吉知道岛左近比石田三成年长近20岁,又是宿将名臣,甚为惊讶,连问石田三成如何将岛左近收至麾下。石田三成回答:“主君赐下4万石的恩典,我分与岛左近一半。”丰臣秀吉闻言大笑不止:“有趣有趣,主君和家臣所领相同,这种事前所未闻。”丰臣秀吉召来岛左近,赐给他一件极为珍贵的外套,并嘱咐他好好侍奉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升为佐和山城城主之后,告知岛左近自己所领增加,欲按原比例分与岛左近。岛左近坚辞不受,说:“三成殿即使升为50万石,我现在所领已然足够。”岛左近在“关原之战”也英勇战死。如果石田三成确实是阴鸷的小人,家臣们怎么会对其尽忠呢?
  “关原大战”之后,石田三成的佐和山城亦被攻破。反戈的小早川等人率先冲进城中,试图大肆劫掠一番,举目所见却极为朴素。石田三成不仅是20万石的武将,更是深受丰臣秀吉重用,参与最高决策的亲信,小早川等认为佐和山城中一定极为豪华。但是恰恰相反,小早川等人所见到的佐和山城不但不豪华,简直可称寒酸:庭园里连棵名贵的树都没有,连水碗也是用打磨的石头制成的。

  日期:2015-03-02 16:41:17
  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小早川秀秋等人岂知石田三成的为人呢?石田三成虽然久在权力中枢,但他对于功名利禄并不重视。丰臣秀吉曾经要赐予他九州的领地,领33万石。而面对着这破天荒的优待,石田三成却拒绝了。他认为自己更适合政权内的行政工作。可见,相比较于自己所得的待遇,他更关心的是丰臣政权的运作是否良好。而对于主君主动赠予的领地都不放在心上,石田三成怎么会利用权力中饱私囊呢?

  石田三成在“关原之战”时侥幸逃生,后终究被追兵捉住,解往德川家康处。
  德川家康见到已成为自己阶下囚的石田三成,并未讥笑于他,而是带着安慰的语气说:“战亦运也。古时名将亦有不敌之时。战败不为耻。”
  石田三成回答:“明白。只是天不助我。速速把我的头取去吧。”

  德川家康不禁赞道:“不愧是三成,有大气量。视死如归,和平宗盛等贪生怕死之辈大不相同。”
  庆长五年(1600年) 10月1日,军士将石田三成、小西行长和安国寺惠琼一起带往京都六条河原刑场。路上觉得口渴的石田三成请兵士取水,但是六条河原附近没有水井,兵士劝三成食柿止渴。石田三成因生柿伤身而拒绝,遭到兵士嘲笑。兵士表示转眼命尽,却还考虑是否伤身,石田三成真是愚人。石田三成正色说:“之所以惜命,是因为有想做的事未完成。”
  日期:2015-03-02 16:41:45
  据史料记载,石田三成被捕之后,德川家康曾询问他为何在“关原之战”大败后没有自尽,而是选择了逃亡。石田三成淡淡地说:“我以为自己还能东山再起。”这句话听起来像是掩饰自己贪生怕死的托辞,其实石田三成并无欺瞒。他自幼崇拜丰臣秀吉,后得以在秀吉身边效力,又受秀吉临终托孤,实际上已将自己的性命与献给了丰臣一族。他本已离开大阪,远离政治风暴的中心,本可韬光养晦,安度余生。但是,他选择了举旗讨伐德川家康。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对战,并非出于私怨,而是出于对故主丰臣秀吉的忠诚和对丰臣秀赖的责任。在丰臣秀吉的病床前,石田三成曾发下誓言,“天下动荡之时,秀吉公平战乱,方得今日盛世。秀赖公的天下必得继续,我三成决不允许天下再回战乱之世。”虽然石田三成没能做到,但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力有不逮,不为食言。

  有本古代随笔记载,在石田三成等人被处决之前,德川家康命侍从给3人送去新衣替换。小西行长和安国寺惠琼二人收了,而石田三成询问何人所赠。侍从回答乃江户的大人所赠。石田三成沉下脸来,言只有秀赖公才能被尊称为大人,江户的德川家康何时成为大人了?因此坚决不收。这一传说和“三献茶”一样可能是后人杜撰,而石田三成的为人处事正是如此。 

  丰臣秀吉生前曾经对手下“五奉行”的人品进行点评:“浅野长政与我情同兄弟。前田玄以曾被智将织田信忠赏识,确实是人才。长束正家被称为名判官。增田长盛长于财政。而石田三成不喜察言观色,喜直言,不惧触人之怒。”这正是石田三成的品性,丰臣秀吉所言不虚。石田三成讨厌徇私舞弊,从不流于人情,身处丰臣政权核心职位,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意见一丝不苟进行工作。他这样的谨严实直的性格,不圆滑不融通的态度,让各大名中厌恶他的人不在少数,却深得丰臣秀吉的喜爱。

  日期:2015-03-03 18:25:40
  今天的主角是德川家康。
  论坛里很多人都对德川家康知之甚稔,远胜于我。所以,我更多会关注比较细枝末节的部分,希望大家不要嫌弃过于零碎。
  日期:2015-03-03 18:26:16
  15.“笑到最后的战国武将”德川家康
  爱刀在手,永佑子孙。  ——德川家康
  这是江户幕府的创始者德川家康(天文十一年~元和三年,1542年~1616年)死前的遗言。
  提到德川家康,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句子:“杜鹃不鸣,静待其鸣。”德川家康能在群雄纷起的战国生存下来,并成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幕府,和他不急不躁,静待时机的性格是万万分不开的。
  德川家康的家世并不显赫。他家原姓“松平”,只是战国时代的小小地方势力。因为实力不济,只能在尾张大名织田家和骏河远江大名今川家左右摇摆。原名松平元康的德川家康少年时期还被充做人质,辗转于今川和织田两家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