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夺宝之宋徽宗的暗语》
第30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记得刚来时的晚上,我曾在夜里远远地见过一次,但因为夜色幽暗,那只狗又基本是黑色,在黑暗里只看了个轮廓,没识别出是罗威纳。过后,我在客房的夜晚,也曾偶尔看过那个岗亭,发现那条大狗没再出现。
  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死了。
  “虽然那条罗威纳死得很奇怪,浑身一点伤也没有,验了尸,也不是食物中毒,可是,毕竟只是条狗,而且整个庄园里保镖众多,安全系统非常先进,所以我们也并没特别担心什么。”马大哥接着说,“可是,今天上午,我们这些‘当家的’,甚至包括福叔、小黄,全体出动去迎接二当家他们之后,而后又忙着开会,谁也没注意到,庄园里的手语路标,竟被人偷偷改了。我们立那些手语路标,本是为了方便月儿到凉亭里观赏散心,一旦手语路标改了,没了指引,迷宫道路的威力就会发挥出来,除非是得了易经八卦真传的人,否则一般人是无法通过庄园的‘迷径’走得到凉亭的,哪怕我和月儿,都不能。”

  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下午在迷宫小路里找不着路了,竟是被人给改了路标。顿时,我对自己之前的种种猜忌,感到荒唐可笑,甚至觉得自己如此不信任马大哥和马月儿,简直对不住他们对我的信任与友好。
  但我依然想不通有谁能进来改这些手语路标。我说:“可是,即便我们都出门了,庄园里依然还有了几十名保镖和印度侍者啊。何况庄园巡逻系统这么发达,谁能进得来呢?”
  “是啊,我们也很疑惑。”马大哥第一次露出了些微的不安,说,“但内部如果有人做了手脚呢?!中午,我们立即紧急进行了排查,并赶紧安排其他几位‘当家的’的分散撤离。当时怕影响你休息,当然,也因为不想我们内部的排查方式被外人看见,因此给你点了沉眠香。”
  “排查出什么结果没?”我为他们担心,又为自己出不了任何力而有些汗颜,只好语言上关心一下。
  “唉,完全没排查出什么名堂来,自从那断手出现之后,情况真是越来越扑朔迷离啊”,沉稳的马大哥居然罕见地叹了口气,说,“先不说这些了,上午,我本来是想请你列席我们的会议,但考虑到慕田堡几大当家开会,从来没有外人,所以不方便请你。但是,我看了二当家带来的那幅画之后,就一直想着,必须尽快给你也看看,因为和之前的那些图,一脉相承,但它并非一件古画,而是当代画家根据近百年前的一幅照片,画的一幅人相画。”

  说着,马大哥手一挥,旁边一直立在五米开外的那名黑裙女子,从画架上取下一幅卷轴,走过来,并将画在船木桌子上摊开。
  我盯着画中的人一看,这次,我的震惊,可以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不仅因为那画中之人的右手,也做着和那支墙外抛进来的断手相似的手势,更因为,这个人,竟然是一个中国近代史上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凶悍的罗威纳竟然悴死
  日期:2012-10-11 15:09:00
  34
  孙中山的神秘手势

  只见画中左侧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一代伟人孙中山!而右侧,则是一位贤淑的女性。马大哥介绍说,这副画是上海国画家戴敦邦先生根据孙中山与陈粹芬的合影所绘的水墨肖像画的临摹本。
  孙中山,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人,本名孙文,字德明,号逸仙。在日本时化名为中山樵,在长期奔走革命活动中曾多次改名杜嘉诺、高野长雄、陈文、陈载之、中山二郎、吴仲、高达生、艾斯高野、阿罗哈等。辛亥革命后始称孙中山,诞生于1866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深受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崇和景仰。

  对于他,大多数中国人都非常熟悉,但对于他右侧的女人,长期以来人们却不曾知晓,直到近年才浮出水面。
  那女人叫陈粹芬,原名香菱,又名瑞芬,人称“陈四姑”。和宋庆龄结婚之前,孙中山曾和这位鲜为人知的女性有过一段十四年之久的恋情,她被“孙家族谱”称为“孙文之妾”。
  在生活中,陈粹芬和孙中山被称为“革命鸳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为推翻清朝、创建民国,奔走于香港、日本、檀香山和南洋等地宣传革命。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常有一位女性陪伴其侧,追随襄助他反清斗争。这位女性并非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卢慕贞,她叫陈粹芬,是孙中山倡导反清革命时期最亲密的伴侣。孙氏家族所列孙中山配偶中,按与之结合时间及年龄长幼为序,将陈粹芬列为卢慕贞之后、宋庆龄之前。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有关孙中山的著述中,人们根本看不到关于孙中山与陈粹芬的革命故事,更是很少见到有文章全面介绍陈粹芬生平事迹。而事实上,陈粹芬是一位不该被历史遗忘的孙中山的革命伴侣,一位为正义和信仰献出了一切的女杰,一位为爱情奉献了毕生的女人!
  1897年夏末,孙中山从英国伦敦蒙难后到日本,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陈粹芬作为孙中山的革命伴侣,随同他流离转徙,倍尝艰辛。
  在1900年前后那段艰苦的岁月中,孙中山蛰居日本,清政府曾派员诱降,并派遣密探企图加害革命党人。但陈粹芬与孙中山共同生活,以夫妻的名义掩护孙中山,对革命的秘密活动颇为有益。她接待革命同志、照顾大家的生活,无微不至。她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烧饭做菜、洗衣服和袜子等,一切活儿都由她一人承担,任劳任怨。当年如胡汉民、戴季陶、冯自由、廖仲恺、刘成禺、蒋介石、许崇智、陈炯明、陈其美、黄兴、蔡锷、李烈钧、邹鲁、谢持、邓铿等都曾受到陈粹芬的接待与照顾,以至大家都亲热地喊她为“四姑”。然而,陈粹芬却谦称自己只有一点苦劳,实际上只是一个“煮饭婆”、“洗衣婆”,让人听了肃然起敬。

  那时,孙中山在横滨设立兴中会分会,日本社会知名人士如宫崎寅藏、头山满、西园寺公望、犬养毅等都与孙中山往来密切,他们都对陈粹芬的作为赞誉不绝。有关陈粹芬在日本照顾孙中山一事,宫崎寅藏夫人槌子在《我对辛亥革命的回忆》一文中讲到,宫崎寅藏的哥哥宫崎民藏对她说:“照顾孙先生日常生活的那位中国妇女同志,真是个女杰。她那用长筷子、张着很大的眼睛、像男人在吃饭的样子,革命家的女性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大事。”

  在新加坡晚晴园纪念馆,大型油画《华侨是革命之母》中有陈粹芬的身影,在一组高分子塑像《孙中山与其核心支持者在晚晴园秘密策划推翻满清政府》中,陈粹芬捧着茶杯侍立在孙中山身旁。在其他一些历史照片中,有一张鲜见的陈粹芬与孙中山合影。2001年3月13日,《联合早报》又发表了《简介陈粹芬》一文,介绍陈粹芬的革命事迹,并赞誉她为孙中山的“革命红颜知己”。

  这副水墨画,正是根据那张秘密合影,所绘制的画作。图中,孙中山的右手,正是做着与之前古画里那些手势相似的神秘手势:大拇指与小指分开,中间三指则微微弯曲!
  难道,孙中山在照相那时,已经知道了一千年前的那个秘密了吗?他为什么要做出那个神秘的手势?并留存在那张非常罕见的照片里?而那手势,又究竟意味着什么?看到这幅画,我心里的迷团不仅没有变小,反而变得更大,仿佛置身一个巨大的迷宫面前,我彻底迷失了方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