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商父》
第51节

作者: 不在此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郑观应和严潆登上招商局的“永清号”轮船,准备前往香港太古洋行。

  晏尔吉原本打算让他们乘坐自己公司的轮船。谁曾想起程之时,郑观应临时处理了一件揽载行与客商间的纠纷,以致耽搁了上船的时间。
  恰好当天还有一班招商局开往香港的航船。为了节省时间,两人就决定坐这趟船走。让郑观应没想到的是,他们在船上居然遇到了一个熟人——长春道院的凌虚道士。
  “凌虚师兄,你这是去哪儿?”郑观应没想到能在船上碰到凌虚,见面之后格外高兴。
  凌虚见到郑观应也很欢喜,微笑着说:“我去广州。”
  两人细一交谈,郑观应才知道,原来凌虚是奉了道院住持之命:一是宏扬道法,二是在广州觅得合适的地方设立道场,广兴道教。

  一路之上,三人相处甚是欢愉。轮船到达汕头之时,已临近晌午,照例要等到下午三点才会继续启程开往广州,并在广州转途,最后抵达香港。
  坐了几天的船,郑观应和严潆觉得很是乏味,便决定趁这个时间上岸看看,顺便再找点可口的饭菜吃。凌虚不喜欢凑热闹,说帮二人照看行李,就不下船了。
  下了船,严潆问道:“林振兴开设的‘太古南记行’就在附近,大家既然同属太古洋行,有没有必要去讨扰一番?”
  郑观应想想说:“咱们在这也耽搁不了多久,就不给人家添麻烦了。”
  码头上甚是热闹,二人往东走了约一里路,找了一家看上去颇为干净的食肆,各要了一碗素陷馄饨,二个芝麻烧饼,还点了二个小菜,悠闲地吃了起来。

  这家食肆对面是一间挂着“福记西洋招工馆”的店铺。一个文士模样的人,在一张《招工告示》前,对着那些衣衫褴褛的贫民和农人们,正滔滔不绝地描述着一个个出洋务工而衣锦还乡的美妙故事。听得围观的人们,不禁心生遐想。还有几个竟毅然报了名,准备去实现自己的出国淘金梦。
  离郑观应和严潆的不远之处坐着三个商人。其中一个中年人朝招工馆那边望了一眼,闷哼了一声说:“名为‘招工馆’,实为‘猪仔⑻馆’。表面上打着招工的幌子,干得尽是一些拐贩人口,见不得光的勾当。你们说说,这究竟是什么世道?”
  坐在他对面的一个矮胖商人不以为然地说:“我听说,把拐来的猪仔卖给洋人船主,一个至少能赚上三、四百元。”
  “这种丧尽天良的钱,赚了也会遭报应。”
  三人之中,年纪最长的商人看了一眼二人,压低声音说:“我也听说,这些人简直无法无天,一到夜黑之时便藏匿在僻静之处,若见形单影孤之人,就拿起布袋往人头上这么一套,然后绳捆索绑而去,继而转售给洋船。这些拐徒行踪诡秘,胆大妄为,据说人数不下数千,连官府都没有办法,我们又能怎么样?我劝你们,晚上没什么事就老实待在家里,千万别让人绑去当了苦力。”

  “是啊。”中年商人也不由自主地压低了声音说,“我有个同乡叫去澳门游玩,谁成想却被亲族拐售到秘鲁国做了苦力。该国虐待苦力甚于犬马,那里简直就是人间地狱,由于不堪忍受而自尽的人不计其数。我这同乡作了十余年的苦工,洋人见他没有回国之心,便放松了防范。于是,他便乘着夜色,盗了些钱财逃出来,一路之上靠装疯卖傻才到了旧金山,最终得以逃脱罗网。唉,真是九死一生。”

  食肆的茶房见三人说得有滋有味,便也凑过来,一边给他们倒茶,一边说:“您那位同乡能逃回来,就已经是祖上积了大德。您知道吗?有多少人干脆就出不了洋,把命都白白搭在了船上。”
  日期:2012-11-01 08:23:29
  “有这样的事?”几个人把目光都望向了茶房。郑观应和严潆也被几个人的谈话引起了兴趣,不由用心听了起来。
  茶房望了一眼四周,见食肆里就只剩这两桌客人,便继续说:“这洋人的轮船简直就是牢房。猪仔被贩上船后,当下便被锁进底舱,舱口加装铁栅,甲板上密布火网。船主、管轮、水手皆随身携带火器,如临大敌一般。对猪仔稍不如意,便任意鞭挞,甚至直接抛入海中。底舱更是拥挤不堪,本能容纳七、八百人的地方,竟被装至上千人。吃的还不如猪狗,再加上瘟疫流行,常常没到外洋,人便已经死了十之七八……”

  就在这时,从招工馆的大门里急匆匆地走出一个人。年纪三十出头,穿一身蓝缎夹袍,脸上透出一种与生俱来的精明干练,只是目光里时不时地闪烁出一种阴冷之色。
  茶房瞥见这人之后,便急忙止住了话头,向三人使了一个眼色,蓦然换了一副笑脸,高声说:“几位吃好了?对小店的菜品可还满意?”
  “吃好了,吃好了。店家,算账。”三人一见茶房瞬间的变化,似乎明白了什么,见吃得也差不多了,便起身结账离去。
  严潆也看到了从招工馆里出来的那个人,先是一怔,然后赶忙低下头,去吃碗里的东西,借以不让对方看到自己。他又趁机踢了一下郑观应的脚,郑观应倏然会意,也把脸隐藏在窗棂后面,从窗格间的空隙向外望去。
  那个人四下望了一眼,似乎没发现什么异常,便再次甩开大步,匆匆离开了。

  等那人走远之后,严潆才抬起头望着郑观应:“我不会看错吧?他怎么会在这?”
  郑观应沉思了半晌,没有作声。
  严潆低声问:“难道……他跟贩卖猪仔有关?”
  郑观应皱着眉头,心中暗想:从道理上说,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但以这个人的身份、地位,在猪仔馆出现,却不能不让人产生太多的疑问。
  “伙计。”想到这,郑观应把茶房叫了过来。
  “客官,您有什么吩咐?”茶房笑容可掬地来到二人跟前。

  郑观应用手指了一下招工馆:“刚才从那走出来的那个人,你可认得?”
  茶房微微一愣,先是警惕地看了一眼郑观应,随之故意装傻道:“客官,您说的是哪个人呐?”
  严潆见此情景,从怀里掏出二枚银元,塞到茶房的手里:“你再好好想想,就是刚才那位,年纪三十出头,穿蓝衣裳的……”
  “您说的是他呀!”茶房接过银元,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看了一眼四周,又往前靠近了一步,低声说,“这个人的来头可不小……太古洋行,不知您二位听说过吗?”
  严潆故意摇摇头:“没听说过?”

  茶房似乎有些失望:“看你们这穿戴就不可能知道。唉,就算我白问了。”
  “我们这身穿戴怎么了?你要不知道就算了。”郑观应故意略带怒气地去抢茶房手里的银元。
  茶房忙退后一步,把手里的银元迅速揣进怀中,不服气地说:“谁说我不知道。我告诉你们,太古洋行是数一数二的外国大商行。在我们这,太古南记行就是太古洋行的代理商号。你问的那个人,就是太古南记行的大当家——林振兴。”
  (8)清未民初,大批中国的劳动者被拐骗到国外做苦力,这些海外华工被称为“猪仔”。
  ……
  日期:2012-11-02 09:16:46
  “福星案”的庭审还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徐润对着坐在旁听席上的一名招商局局员打了一个手势。局员快速起身走上前,把手里的一个纸质资料袋递给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