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第30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9-28 22:25:07
  虽然此时的李晔不敢把杨复恭怎么样,但李晔并不会就此罢休。王瓌的惨死,让李晔意识到,要想彻底铲除阉宦,必须另辟蹊径。
  文臣无力与掌握军权的宦官抗衡,李晔又琢磨出了新战法——“挖墙脚”战术。
  杨复恭跟田令孜一样,“义子”一大堆,这些“屌丝”出身的混混,都是“有奶便是娘”的货色。他们依附杨复恭,为的是权力、地位和金钱,如果李晔开价合适,杀自己亲爹都愿意,哪里会顾及跟杨复恭的“父子之情”。
  经过不懈努力,杨复恭的义子杨守立率先倒戈,充当李晔的“线人”,不断提供各类情报和不法证据。李晔也投桃报李,赐其名为“李顺节”,给官给钱、委以重任,逐渐挤占杨复恭的权力空间。
  李晔在背后搞的这些小动作,杨复恭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天真地以为,李晔重用杨守立,是在帮自己扩大权势。直到大顺二年(891年)八月,杨复恭被解除兵权,方才幡然醒悟,自己被李晔耍了。
  杨复恭剿灭朱玫有功、拥戴自己有功,李晔并不想做得太绝。当然,主要还是怕弄死杨复恭,朝廷不好善后,破坏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因此,李晔让杨复恭去凤翔做监军,给他一个台阶下,但杨复恭拒绝执行,还擅自杀掉朝廷使者,硬着脖子死扛。他不服气、不服输,更重要的是,他怕凤翔的李茂贞把他弄死。
  “死硬分子”杨复恭不想去凤翔送死,强烈要求退休,李晔求之不得,大笔一挥——同意,滚吧!
  等等!退休可以,杀死使者的事情,你得回来跟朕掰清楚!于是,“同意退休”的批示突然改成了“逮捕令”,由杨守立负责执行。
  杨守立兴致冲冲跑去抓他“干爹”,杨复恭武装拒捕,一溜烟逃到兴元,投奔另外一个义子杨守亮。
  杨守亮离得远,没得到过李晔的好处,决定跟着“干爹”一条路走到黑,以讨伐杨守立的名义,公开与朝廷为敌。
  杨复恭之后,李晔开始着手收拾残局。“收拾残局”,这是比较委婉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卸磨杀驴”。——李晔要收拾的,不是别人,正是为赶走杨复恭立下汗马功劳的杨守立。
  大顺二年(891年)十二月,李晔指使神策军的下级宦官将杨守立暗杀。
  李晔在搞什么飞机?“兔子”还没死呢,怎么把“走狗”给烹了?
  这一点也不奇怪!在李晔看来,杨守立的任务业已完成,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而他的死,意义重大。

  其一,杨复恭滚蛋了,有希望成为“杨复恭第二”的杨守立也死了,李晔的卧榻之侧,不再有阉宦酣睡。
  其二,杨守立一死,杨守亮赖以抗拒朝廷的借口不攻自破,政治上陷于被动。
  李晔利用杨守立的性命实现了“一箭双雕”,但问题是接下来靠谁收拾不服输的杨复恭呢?不着急,李晔压根就没想过让杨守立杀他“干爹”。杨复恭、杨守亮爷俩那副熊样,凤翔李茂贞、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华州刺史韩建,足够收拾他们七八回了!
  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正月,李茂贞等人兴兵讨伐杨复恭,于八月占领兴元,杨复恭、杨守亮率残部流窜山野,两年后被韩建的军队截获,先后伏诛。
  日期:2013-09-29 19:31:39
  ※ 削藩,削藩
  铲除阉宦的同时,李晔时刻没有忘记割据自雄的各个藩镇。但是,杨复恭再厉害也只有一个,而大大小小的军阀,遍及全国各地。裁镇削藩,谈何容易!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意气风发的李晔,决心跟阉宦、藩镇这两大“肿瘤”拼个你死我活。为了尽快打开局面,李晔准备先对西川下手!

  不得不佩服一下,李晔的这个点,找得相当精准!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川是唐僖宗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人民公敌”田令孜还赖在这里逍遥法外、颐养天年。
  拿西川开第一刀,既占领了舆论高地,又维护了各大藩镇的“稳定”,避免打草惊蛇。另外,朝廷一旦控制西川,中央财政将得到极大改观,为今后的“削藩”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
  文德元年(888年)十二月,李晔任命宰相韦昭度为“剿总”(行营招讨使)兼西川节度使,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李晔当时尚未跟杨复恭闹翻)、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为“副剿总”,并从西川分出四个州,新设永平节度使,由神策军将领王建担任,并兼“前敌总指挥”(行营诸军都指挥使),大张旗鼓地扫荡西川。

  韦昭度是文臣,不会打仗,杨守亮、顾彦朗守着自己的地盘,派不出多少兵力。这样一来,王建就成了清剿西川的主力。
  王建(847—918),字光图,许州舞阳人,地痞出身,因排行老八,人称“贼王八”,后投奔忠武军。唐僖宗时期,王建护驾有功,被田令孜收为“义子”,调入神策军,遥领壁州刺史。田令孜逃到西川后,王建饱受杨复恭的排挤,被打发到壁州做了真正的刺史。王建大肆扩充军备,又遭到陈敬瑄的猜忌,便转而与陈敬瑄为敌,大掠西川十二州。
  凭借多年与陈敬瑄交手的经验,王建心里很清楚,陈敬瑄在西川苦心经营多年,硬碰硬肯定是要吃亏的。因此,王建没有急于动武,而是在西川各地发动分化瓦解的政治攻势,游说诸多土豪、民团倒戈。
  王建这一招果然奏效,见钱眼开的土豪们成了摧毁陈敬瑄势力的急先锋。短短一年时间,陈敬瑄、田令孜就将全部兵力收缩到成都,困守着一座孤城艰难度日。
  虽然西川的形势一片大好,但成都城防坚固,陈敬瑄、田令孜又负隅顽抗,双方陷入了僵持。
  大顺二年(891年)春,李晔见西川战事毫无进展,决定调韦昭度、王建北上,集中精力对付李克用。

  王建不甘心功亏一篑,屡次劝说韦昭度,让他务必再坚持几个月。人各有志,韦昭度早就不想啃这块硬骨头了,刚接到诏令,便收拾东西准备打道回京,根本不听王建瞎扯淡。
  王建也火了:你滚蛋可以,把兵权留下!韦昭度不答应,还催促王建一起北上。王建索性撕破脸皮,一刀剁了韦昭度的同僚骆保,杀鸡给猴看。
  韦昭度真被吓尿了:得!算你狠!“剿总”你来当,慢慢玩,老哥我先走一步!
  王建拿到兵权,那真是如鱼得水,将陈敬瑄、田令孜困得死去活来。这年秋天,王建切断了成都耐以坚持的最后一条补给线(来自田令孜的马仔、威戎节度使杨晟)。
  对于偌大的成都而言,杨晟的补给纯属杯水车薪,城内早就开始吃人了。如今,这条微弱的“生命线”也被斩断,还怎么活?
  眼看朝不保夕,田令孜决定抛下陈敬瑄,暗中出城请降。王建并没有清算田令孜的罪行,而是继续以“义父”待之。攻破成都后,陈敬瑄父子被安置在雅州。
  景福二年(893年)四月,王建以“谋反罪”的名义,将陈敬瑄、田令孜斩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