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3-30 19:00:50
政府很多的政策,不知道是困住了自己还是困住了别人,感觉很容易的事情,政府部门去办总是需要很久,就像房产信息联网、养老保险异地转存,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的开工率竣工率,下死命令一两个月就能搞好的东西,拖一直拖,当然中间有地方利益!政府部门加班的情况不知道有没有?反正在企业,有些事情就是得加班,限定时间,完不成任务就走人。
当然,中间可能很多规定由于出发点不一致,成了互相掣肘。只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限制度可以改,可以突破,毕竟社会形式在变,法律才不允许随意改变,部门规章制度等等制约了社会正义和老百姓利益的发展,就该改。
日期:2012-04-06 20:13:38
如果我们想真正的解决所谓的贸易问题,对于我们国家来讲真正有用的是关税,也就是税收,为什么?税收才是最终进入人民群众的口袋,汇率升降就一定是财富再分配权进入上面所说的占据绝大部分出口产品的外资企业和有关进出口企业的以及对方国家的口袋,小部分会落到人民的口袋。汇率调整在目前中国的环境中,本质上是人民公有财富和少部分国内私有财富和外国财富之间的一个再分配权的调配,对从国内大部分外面的外资企业汇率升降对其财富没实质性影响,有影响的只有关税。
提高人民币汇率,与对应的出口产品提高关税也能够达到对方口头所要求的目的,比如平衡贸易顺差,减少出口,增加对方就业等等目的。
降低人民币汇率,与对应的出口产品减少关税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有些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真正的保证我们做出的政策的符合我们最根本的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
日期:2012-04-08 11:16:21
一份商务部的《2004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底,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21个国民经济最重要行业中,跨国公司子公司己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部分行业已经接近100%被外资占据。
另据《中国产业地图》(中国并购研究中心)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最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绝对控制权。比如,
日用化工行业:已近100%被外资垄断控制;
啤酒行业:原60多家大中型国企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民族品牌,其余全部是外资;
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成为外资;
电梯行业:最大5家均为外资,占全国产量80%以上;
家电行业:18家国家定点企业中11家是外资控制;
化妆品:被150家外资完全控制;
医药行业:20%为外资控制;
汽车工业:外资控制度95%以上;
感光材料行业,完全由美国和日本企业控制;
软包装行业:外资完全控制,仅瑞典公司就占95%,
具有战略意义的轮胎行业:仅法国米其林就占中国市场的70%,仅剩几家国企中条件较好的也被外资盯上;
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外资均在中国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流通行业,外资控制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中国企业沦为国外流通企业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
。。。。。。
日期:2012-04-15 12:50:02
摘自余治国新书《世界金融五百年》,该书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沙赫特和希特勒政府很多金融方面的政策值得好好的研究,尤其是他们对本国利益最大化方面的实际操作,很多措施都非常好的出色,当然本人不主张法西斯。以下转载:
华尔街借钱给德国购买华尔街控制的美国工业的军火和技术,得到的利润再投入德国军工业以扩大投资。纳粹德国的复兴奇迹奥秘即在于此。对于华尔街金融寡头,这样可以控制德国经济,赚取暴利。
但希特勒并不甘心于寄人篱下。他说过,“一个国家并不靠货币的表面价值来维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产,而生产才能使货币获得价值。生产才是货币的真正准备,银行保险箱中存满了黄金并无意义”。依靠华尔街德国重建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此时的希特勒意欲在这个基础之上打破英美主导的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建立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经济新秩序。
希特勒所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将华尔街控制的德国金融体系转移到政府手中。很快,政府便完全控制了德国国家银行,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1934年12月5日的德国信贷法使政府可以监督银行业务活动的各个方面,政府不仅能要求知道银行各项办事手续的全部细节,而且能对银行放给私人的贷款实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它们的目的完全符合政府的全盘计划。政府还严格控制金融市场来适应国家的长期目标。比如,新股票在发行前需要通过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审查其是否可能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
纳粹政府严格控制外币使用,管制进口,管制外国人使用德国银行的贷款,管制德国人向外国人出售马克。比如,德国贷款马克给巴西,但这些钱只能用于购买德国货,而不能到德国银行兑换成黄金。
严格管制的措施会降低进出口贸易量。沙赫特又和各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的汇划结算协议。所谓汇划结算协议,就是德国进口商向德国央行账户支付马克,至于出口商是立即得?当地货币付款还是等待一些时日,则取决于德国政府的出口政策。有些商品,外国央行接过限制使用范围的马克后立即向出口商支付当地货币,这将使出口国家国民收入没有变化,不仅是来自德国的进口品不能增加国民收入,而且整个进口品都不能增加国民收入,此即支付原则。还有些商品,德国央行先让出口商等待,一旦德国的某一个进口商能够从德国购买商品之时,该进口商才能用当地货币购买马克,而央行则用这笔当地货币来支付原来的那位出口商。这就是所谓的等待原则。
因此,德国可以通过关税与适当的汇率,来限制进口或者促进出口。比如,在进口方面又可搞买家独家垄断,政府对进口商品都征税,或者向进口商卖出外汇,其汇率比从出口商那里买进时高出很多,政府收入得以增加。如果目的是进口而不是出口,以特殊方式即从国外借钱的方式改善国际收支,就可以用补贴汇率自由进口,但按很高的汇率出售外国需要的出口商品,为出口造成困难。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垄断的好处,改善贸易比价,对于国外需求不受价格影响的商品,汇率可以提得很高。而对于供应不受价格影响的进口商品,汇率可以压得很低。
沙赫特创造了200多种货币、银行券、债券和各种五花八门的信用工具,与汇划结算协议相结合来调控资金的流向。比如旅游马克只能用来支付在德国的火车、旅馆和饭店的账单,机床马克只能购买德产工作母机等机械设备,啤酒马克只能购买德国产的含酒精的饮料,而钟表马克则只能购买德产钟表。通过这种方法,德国有垄断地位的商品如仪器与光学设备,将不会被低廉的马克买走,而只能用来换取真金白银或是德国需要的外国商品。这种特殊的马克其实是放弃了黄金而以某一种物品作为其发行的储备。这是因为当时的黄金储备主要集中在英美两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