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读水浒——曹铜爵揭秘水浒传》
第59节

作者: 曹铜爵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24 16:34:29
  第六十七章:谁是梁山第一好汉?
  水浒传中,共有一百单八条好汉,替天行道,共聚梁山。
  那么,在这一百单八条好汉里面,谁是水浒传中第一条好汉呢?说不清楚。
  因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毕竟不是谁拳头大,谁武功高,谁就是第一好汉,这样的看法太肤浅。
  我们理解中的好汉,就像好人,君子,英雄这些褒义词一样。

  褒义词跟贬义词不同,大多的褒义词,其认定标准都是很模糊,很玄妙,并且,要求很高的。
  比如,你自称坏人,那你干一件坏事,就完全可以这么自称了,没人会反驳你,大家都会骂你是个坏人。因为坏人是个贬义词,其认定标准是很清晰的。
  你做了坏事,那你就是坏。
  那如果你自称好人呢?那不管你干多少好事,还是会有人觉得你不是个好人。因为好人是个褒义词,其认定标准是很含糊的,或者说干脆是无法认定的。
  褒义词,综合了太多太多模糊的因素,太复杂。好汉也是如此。因此,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你认为某某才是第一好汉,他认为某某某才是第一好汉,谁也说不过谁。
  支持林冲的粉丝认为林冲才是第一好汉,支持鲁智深的粉丝则认为鲁智深才是第一好汉,支持宋江的,支持武松的,支持卢俊义的,支持史文恭的…………。支持谁当第一好汉的都有,同时,这群人也谁都说不过谁。
  水浒传后面的故事,就不是原作者(可能是施耐庵)的原著了。征田虎,征王庆这两个故事可以肯定不是施耐庵的原著。招安,征方腊两个故事,则可能是施耐庵写的,但仔细看文笔,却可以肯定是经过别人的修改了。
  经过了谁的修改呢?一般认为是施耐庵的弟子,罗贯中。
  不同的作者,自然思想观念就不同。那么,在罗贯中这位不是作者的作者眼中,他认为哪一条好汉才是梁山第一好汉呢?

  是武松。
  水浒传第七十七回,梁山泊十面埋伏,宋公明两赢童贯中明确写道,迎面走来了一个行者(指武松),这行者是谁?是【景阳冈曾打虎,水浒寨最英雄】,有名行者武松!
  罗贯中(或是其他的删改者)明确的写出来了,在他心目中,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是整个水浒中,最好汉,最英雄的。武松是梁山第一好汉。
  这跟施耐庵是不同的,施耐庵从没有表明过或是暗示过谁是梁山第一好汉。而罗贯中,却明明白白写出来了。
  这就证明:在罗贯中的心中,武松是梁山第一好汉。
  除了罗贯中以外,清初第一才子金圣叹也有点评过水浒传。那么在金圣叹的心中,谁又是水浒第一好汉呢?
  还是武松。
  金圣叹在水浒中评价武松:【然而此一百六人也者,固独人人未若武松之绝伦超群。】

  金圣叹说武松绝伦超群,谁都不如武松,给了武松极高的评价。
  为什么说他绝伦超群呢?金圣叹又给出了具体的理由,因为武松:【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
  在金圣叹的眼里,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各有各的优点。武松的优点是什么呢?是所有人的优点加到一起!这些难能可贵的优点武松全有!这样的人不是第一,谁是?
  可能有的朋友要问了,人无完人,武松怎么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呢?这不成神仙了吗?
  没错,在金圣叹的眼里,武松就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或者可以这么说,在金圣叹眼里,武松就是神仙!天下所有人,都不如武松!
  所以金圣叹称呼武松是:【天人】。

  除了罗贯中与金圣叹,还有一位叫做俞万春的清朝人,也与水浒传有不解之缘。
  日期:2014-09-24 16:37:10
  第六十八章:武松是梁山第一好汉吗?
  余万春把罗贯中续写的招安部分给删除了,以施耐庵原著前七十回水浒传为基础,写了一部书,叫作《荡寇志》——看书名就可以看出来了,这部荡寇志,讲的是什么故事呢?讲的是官府将梁山好汉这群贼寇荡平的故事。
  这是一部明显看不起梁山好汉,要把他们当做贼寇,全都杀死的书!
  这部书的中心故事,就是朝廷军官杀死梁山好汉。在这部书中,朝廷的军官都是天上三十六雷将化身下凡,雷将专克妖魔,他们是正义的,每一个梁山好汉都被神仙下凡的朝廷军官给杀死了。
  并且,大部分好汉都死的很窝囊,很SB,跟狗一样。
  作者在这部书中用嘲笑的,看不起的,近乎于奇葩一样的剧情设计,结束了这群好汉的性命——你花荣不是神箭吗?那就让你被人射死。你安道全不是神医吗?那就让你病死。你凌震善用火炮?那就让你被活活炸死。你鲁智深成佛了?不好意思,那是你嗑药嗑多了,你根本没成佛。于是,鲁智深脑子坏了,疯掉了。

  在这部书中,作者俞万春甚至给关胜改了姓,改姓冠了,叫他【冠胜】,不让他姓关了。为什么呢?因为俞万春认为关羽是武圣,而关胜则是梁山贼寇——狗一样的贼寇也配姓关?因此,俞万春将关胜改为【冠胜】,给他改了姓,免得关胜玷污了关羽。
  因此,《荡寇志》又叫做《结水浒传》——水浒的故事,彻底被终结了。
  俞万春认为这群好汉就是一群脑残,狗一样的人,挨上千刀万剐都是轻的。俞万春看不起所有的梁山好汉————除了一个人。
  谁呢?
  武松!

  跟那些被描写为SB一样的梁山好汉不同,俞万春是怎样描写武松的呢?
  俞万春在荡寇志中,说武松是天字号神力,还描写武松:力气最大,心思最细。
  这是武松在施耐庵水浒传中也没有的待遇,水浒传中的武松,施耐庵仅仅体现出了他武艺高强的一面,智力方面倒没有太多的体现,反而有的时候显得有一点点的傻。但在荡寇志中,武松竟然成了梁山上‘心思最细’的人。就连吴用宋江这种智者,心思也没武松这么细。
  并且水浒传中,施耐庵并没有明确的写出武松到底是不是武功第一,只是写他武艺很高。而在荡寇志里面,俞万春很直白的告诉大家,武松就是第一。他不但是梁山第一,还是天下第一,是【天字第一号神力】
  俞万春是一个极其讨厌梁山好汉的人,他抹黑了梁山上所有人,除了武松。
  俞万春不但没有抹黑武松,还且还将武松的智力,武力写的更胜原著一筹,这样看来,俞万春的意思其实就是:梁山第一好汉,或者梁山唯一的好汉,就是武松!
  水浒传的删改者罗贯中,水浒传的点评者金圣叹,水浒传的反对者俞万春,他们分别对水浒传抱以中立,膜拜,讨厌的态度。但不管他们抱以怎么样的态度,他们这群人都表示:梁山第一好汉,就是武松。
  但是,这仅仅是他们的看法,而不是施耐庵的看法。
  不同的作者,其价值观,想在书中表达的东西,都是完全不同的。施耐庵从未在书中表达过武松是梁山第一好汉,一点点也没有。甚至施耐庵在书中的某些地方,明显是在奚落,嘲笑,看不起武松。这样的态度就表明了,在施耐庵心中,武松绝对不可能是什么完美的人,更谈不上第一了。
  这正是施耐庵的高明之处。
  历来对水浒传进行删改,重写,续写,点评的人,总是将武松描写成毫无缺点的完美的人,也就是【天人】【神人】。这样一来,武松就不像是一个人了,更像是一个符号,形象很单薄。
  这种好人就一定完美无缺,坏人就一定穷凶极恶的塑造方法,在创作上来讲,就是落了下乘了。
  施耐庵却不同。
  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有好人,有坏人。但是,我问问各位,水浒传中谁是绝对的坏人?谁又是绝对的好人?根本没有。水浒传中,施耐庵将每一个人,都是当作正常的‘人’来描写,每个人都有优点,每个人也都有缺点,有血有肉,形象立体。
  什么叫做正常的人?在没有利益的情况下,偏向好人一些。在利益驱使的情况下,偏向坏人一些。在利益非常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做出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情。

  这才是正常的人。
  我可以说我是个好人,你让我去害我的朋友,我坚决不去。
  但你给我十万人民币呢?我还是不去。
  一百万呢?我有点动摇了。
  一千万呢?很纠结。
  一个亿呢?我恐怕就会去了。
  这就是正常人:在没有利益的情况下,偏向好人一些。在利益驱使的情况下,偏向坏人一些。在利益非常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做出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情。
  金圣叹爱梁山好汉爱得发疯,认为他们才是真英雄!把他们写的跟神一样,完美无缺。俞万春恨梁山好汉恨得发疯,认为他们就是一群畜生!把他们写的跟狗一样,浑身毛病。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曹操刘备两个,同样是争天下,竟然也有好坏之分!你说奇不奇怪?罗贯中认为刘备是主角,是仁德敦厚的绝对贤君,蜀汉才是正统。曹操则是罪大恶极,欺权弄主的绝对奸臣,罗贯中恨不得咬死他!

  你看,这群人的创作手法,就是这样的:正义就是正义,邪恶就是邪恶。正邪之间泾渭分明,毫无缓冲的灰色地带。
  这种创作手法,实在是不行。
  与施耐庵相比,这三人的境界,还是差远了。
  既然施耐庵从没公开表示过谁才是梁山第一好汉,那我们就有必要研究一下,施耐庵,究竟是怎么描写被大部分人认为是第一好汉的武松的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