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索隐》
第9节

作者: 于东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晁盖这次带兵攻打祝家庄实际上宋江对晁盖的一次暗杀行动。如果说暗杀太严重太难听的话,至少也是一个“不作为”型的间接故意杀人。我们应该注意到,每次宋江出兵都是有吴用这个大军师陪在左右,甚至有时是吴用、公孙胜两个人陪同,而曾头市这仗怎么样?两个军师一个也没有出动!这里面是不是有点特别的意思?是晁盖不想用这两个人?还是这两个人不愿让晁盖用?不管怎么说,两位军师认识晁盖在先,认识宋江在后,和晁盖应该是很有感情的,怎么就眼看着晁盖去冒险不愿陪着出一份力?是他们自愿的还是受到了什么威胁或仅仅是得到了什么暗示?这些都是值得猜测的话题。

  再来看晁盖带的人马:
  当日晁盖便点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张横、杨雄、石秀、孙立、黄信、燕顺、邓飞、欧鹏、刘唐、阮小五、阮小二、阮小七、白胜、杜迁、宋万,共是二十个领,部领三军人马下山。
  这些人有什么特点?共同的特点就是与宋江的关系都不太近。和宋江关系很近的人都不到场。林冲是正派元老,身份无人可比;呼延灼、徐宁是官员出身,混招安的;穆弘、张横和宋江是貌合神离;杨雄、石秀、孙立、黄信、燕顺、邓飞、欧鹏这几位,晁盖老是想着纳入自己的名单;刘唐算是老部下,有感情;阮家兄弟算是老部下,有感情,不过他们擅长水战,本不必来;白胜是老部下,多多少少可能有点感情;杜迁、宋万是历史遗留问题,相比之下,认识晁盖在先,不过他们其实没有什么大本领,凑数。这些人里真正能为晁盖出点力的,大概也就是林冲、刘唐、三阮、白胜,杜迁和宋万能不能真心出力不好说,这仗能打好才怪了。

  日期:2012-05-14 22:00:59
  宋江倒晁抓住一个“准”字,是指他看人看得准。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我已经说过,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特长就是区分左中右。或者说,世界上本来没有左中右,因为中国人达到了三个,也就有了左中右。宋江就能够分出个左中右,首先把军师吴用收归己用。吴用在梁山上一直是坐第二把交椅,又是梁山的军事专家,有了他的支持才能有事业上的成功。宋江在这点上看得极准,很快也就把吴用拉了过来。当然,如果吴用与晁盖的关系好,宋江无论如何也是拉不过来的,问题就在于吴用与晁盖的关系不是真好。晁盖并不是真正的尊重吴用,吴用也认为晁盖没有大的发展前途。在宋江梦遇玄女时玄女说所赐天书只能由宋江和吴用两个人看,如果把其中的神话成分去掉,很明显是宋江的内心深处的拉拢想法。宋江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吴用很快成为宋江的人,眼里根本就没有晁盖。

  朱富几人上山后,吴用出面做了人事和军事上的安排:“还请朱贵仍复掌管山东酒店,替回石勇、侯健。……可再设三处酒馆,专一探听吉凶事情,往来义士上山。如若朝廷调遣官兵捕盗,可以报知如何进兵,好做准备。西山地面广阔,可令童威、童猛弟兄两个,带领十数个火伴,那里开店。令李立带十数个火家,去山南边那里开店。令石勇也带十来个伴当,去北山那里开店。仍复都要设立水亭号箭,接应船只。但有缓急军情,飞捷报来。山前设置三座大关,专令杜迁总行守把。但有一应委差,不许调遣。早晚不得擅离。”如此重大的人事安排竟然没有任何讨论,也没有听到晁盖说任何意见,竟然由名义上的三把手定了下来?难道这是临时起意?肯定是吴用早就和宋江商量好了。吴用甚至在杨雄、石秀到梁山入伙时在众人面前训斥晁盖不会当领导,哪里还有个三把手和一把手说话的样子。

  失去了吴用的支持,晁盖在山寨可以说是已经毫无根基。
  晁盖终究没有斗过宋江,他只能在自己临死前把自己的怨恨委婉地表达出来,这大概也算是他为了维护梁山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所做出的最后一点贡献吧。晁盖死前对宋江说的话是这样的:“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按理说,宋江是二把手,又很有威信,接替死去的一把手的位置是天经地义的,但晁盖明明白白地否定了这一点。一句“贤弟保重”,道出了无尽的伤心、愤怒,只怕生吃了宋江的心也有。也许这句话里还有一个隐藏的意思就是:“我希望下一任头领能够像你倒我一样把你给收拾掉,你自己想办法保小命吧。”

  在接下来的一句话里,晁盖给宋江出了一道难题,要求宋江为自己报仇。其实,晁盖的本意应该是单挑取胜,而不是领兵打仗取胜。因为晁盖知道,宋江那两下子身手是绝对完不成自己交给的任务的,如果梁山上有十个人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宋江绝对最多排第十一位。结果确如晁盖所料,完成任务的果然不是宋江。但晁盖还是低估了宋江,宋江即使不能完成任务,也照样可以通过手段做一把手,更何况还有吴用帮忙。

  晁盖活着的时候宋江步步为营,晁盖死了宋江也没有放过他。首先就是想办法把晁盖的痕迹全部抹去,聚义改成忠义,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还有一个消极的举措,宋江在坐稳一把手位子后基本上就不再提晁盖,给晁盖上香祭奠这样的虚事也免了。所以攻打大名府时晁盖托梦,宋江就很不好意思:“哥哥从何而来?屈死冤仇,不曾报得,心中日夜不安。前者一向不曾致祭,以此显灵,必有见责。”从这也可以看出,要想夺权,最好是把羞耻心藏在梦里,平时千万不要拿出来,否则事业无成。

  晁盖是宋江成功(或许也可以叫最终失败)的一块垫脚石,而垫脚石也可以称为绊脚石,是垫是绊,全在一念之间。有用处的时候,可以借力的时候,就是垫脚石;没有用处的时候,不但借不上力而且还有可能成为阻碍的时候,就是绊脚石。《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垫脚石都没必要始终踩着,何况绊脚石?不一脚踢开更待何时?宋江果断地踢出了这一脚,所以宋江就成功地领导了梁山。如果我们总结一下,果断地踢出一脚可以称为果脚,要想当领导,先要当果脚。

  晁盖为什么打不赢宋江?用专家的话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说的原因之外,大概还有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是晁盖有妇人之仁。在晁盖刚上梁山时手下人抢了一些财物,晁盖问有没有杀人,手下说没有,晁盖非常高兴地说:“我等初到山寨,不可伤害于人。”这就是典型的妇人之仁,不利于做领袖。心不狠,手不黑,这样的人是绝对做不了领袖的。
  原因之二大概是晁盖有点讲原则讲得过分。杨雄、石秀来梁山入伙,说起时迁因偷鸡被抓了起来,晁盖便要杀了杨、石二人,认为他们丢了山寨的人。其实,山寨里的人有几个是干净的?干净的也不来山寨了。所谓道德,不过就是一种用来宣传的口号,还能当真正吗?晁盖将只宜公开宣传不能真正实行的口号当成了自己的行动指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讲这种原则上,势必影响他对自己切身利益的关心。成大事的人从来不管手下人的品德,在乎的只是手下的能力。自古以来,为主人办成事的往往是那些无德之人,所谓鸡鸣狗盗之辈。晁盖要斩杨、石,平白地送给宋系人马三个大将。吴用在斩杨、石事件上的反应也很明白:“岂可山寨自斩手足之人?”这明摆着是指责晁盖不会办事。

  日期:2012-05-16 07:45:2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