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五千年——疯狂原始人》
第1节

作者: 空无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是从哪里来?是一个小孩经常困扰父母的问题,加上要到哪里去就是经常困扰哲人的问题。砖家们们的普遍看法是人类是由人猿进化来的,人猿是由猴子进化来的。某些猴子可能因为猴际关系处理不好或者天灾之类的被迫走下了大树。胜利的猴子在树上幸灾乐祸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几千年后,造成一部分在笼子里,一部分在笼子外的现象的开始。
  由于人猿都生活在森林或大草原中,想更好的了解周围的环境不能上树的话就只能站起来看,这样慢慢慢慢,人猿就习惯了直立行走。
  凶猛的虎、豹、狼、熊还有同根的猴子等野兽,出没在人猿活动的场所。而猿人都是被淘汰的猴子,所以力气比不上这些猛兽,所以只能想其他办法,可能某一只人猿不小心抓了一根木棒或一块石头打跑了比较虚弱的野兽,这种武器的概念就被大规模推广开了,当然没学会的那些倒霉蛋可能就慢慢被其他野兽吃掉了。 有时候,单个的原始人碰到大型的野兽,即使手里有武器,也很难获得食物,一不小心还会变成食物。

  这时候的猿人头骨低平,眼骨突出,脑容量最多800立方厘米,所以现在人有时候骂人会骂:你脑子小啊?是说明这个人进化不完全。

  进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食物。刚开始,一到坏天气,原始人就吆喝着打雷下雨收衣服往洞里跑。偶尔有路盲的,走迷路了,看到雷劈了大树引起火灾。结果火灾过后一地的烧烤。烤全羊,烤全驴,烤全猪,烤全鹿。平时这些东西吃山中山珍中药,饮甘露山泉,绝对是档次最高的食材啊。某某大厨说过,最高档的食材要用最简单的烹饪方法。一次山火,遍地倍儿香。
  这个幸运的路盲年轻人因祸得福,就着依云山泉大吃特吃,剩下的就拖回洞里给那些人。原始人的口味还是跟现在人差不多的,对烧烤大加赞赏,山洞boss提出继续让这个年轻人这么弄,弄不着的话就别回洞里了…………
  这个可怜的年轻人意识到,是火让食物变得美味了,所以到处找火种。还忽悠了几个想跟他一样成名的骚年一块去搞火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再等下雨天,让骚年们举着木头等老天爷点个烟,后来死了几个人以后发现人举不举着效果一样。谨以此段先给为人类文明进步献身的先驱们。
  烧熟的食物比较容易消化吸收,原始人们吃少量烧熟的食物可能就比吃一根羊腿抗饿的时间更长,也就不用一直为食物奔波着了。按时吃饭并且还荤素搭配使得原始人们越来越强壮。血液供应胃部的时间少了就有余量可以供应大脑了。觅食剩下来的时间原始人们就开始尝试各种新的活动,这就是进化的开始。他们在不断进行新的活动时,不断的用到大脑,而且有足够的营养补给使大脑功能在这段时期有了很快的提升。

  有人说,为啥当时是猴子进化成人,而不是猪,牛,狼一类的呢?其他动物吃烧熟的也可以啊?下面说一下猴子进化成人的独一性。被火烧过的食物对于食肉动物来说太干了,他们需要食物的血液来补充它们的体液,而且如果是干旱引发大火,在大火的周围也不大可能有水塘的存在。再说,当时的自然环境还是风吹草低见牛羊,那么多好吃的为啥要吃干了吧唧的味道怪怪的食物呢。同样食草动物也不习惯吃烧过的谷类水果等。

  火带给了原始人富裕的时间,能够让原始人开始使用大脑,从而进化成人。由此而言,有了充足的物质准备,一定自由的时间和打破常规的束缚,才能产生一个飞跃。事业的发展也是这么一个过程,先积累足够的资金和人脉,有了充足的个人时间思考,用打破常规的思路出一个东东,可能就一鸣惊人了。
  原始人们吃食物很受时节的影响,在春动两季,即使你怀孕了坐月子想吃个水果也是没有可能的。其他的食物虽然有,但是也不多,饿了时能选择睡觉减少消耗,跟电影1942里的场景差不多。冬天在又冷又潮的山洞里,小原始人吆喝:妈妈,我饿。女原始人说,孩子,乖,睡一觉就不饿了……。所以一个冬天过去,会饿死冻死好多人。
  有了火,原始人在丰收的季节把好多食物收藏起来,冬天饿了就拿出来烤烤吃。生活品质有了质的改变。
  不管怎么说,火种成功的从山上移到了洞里,但是在洞里得一直烧着,一灭了就得等好久好久了。去其他部落借个火得消耗好多吃的。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发现木头和木头摩擦会变得很烫,某种石头和石头碰敲出火星也会烫,这两种烫跟火的烫是一样的。于是,发明出了钻木取火和击石取火。那时候还没有霹雳火之类的高级词汇,所以这些玩火的人叫做“燧人氏”。这也是最早一批姓氏的由来。

  火的发现使人类文明进程大大加快,山洞烤了之后,没那么寒冷潮湿了,得关节炎的人就越来越少了。野兽晚上也不敢靠近了。反而是人经常拿着火把吓唬野兽,把人家往坑里赶。
  有时候小孩调皮,朝刚被火烧的滚烫的石头上撒尿,结果石头裂了,小孩想,我擦,原来我的尿有那么大威力。后来证明每个人的尿都有那么大威力,再后来证明,凉水效果更好……。这个发现使得人开采石头的能力有了直线提升。

  几十万年过去后,猿人进化成了山顶洞人,模样跟现在的人差距就没那么大了。
  当时的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简单的说就是女的说了算。由于当时男性一般从事渔猎,收入很不稳定,很难养家糊口。而当时的妇女能顶大半边天,从事采摘收藏收入相对稳定,而且还得生孩子养孩子照顾老人,人口问题又关系到部落的存亡。女性们一切为了部落的崇高思想确立了她们在整个部落中的地位。歌颂女性繁衍的神话就是女娲造人的故事。
  有一个叫女娲的大神出现了,自己有点无聊,就照着自己捏泥巴人玩,捏完唱了个万物生,泥巴人就都活了了。就又捏了好多。但地太大了,自己也懒得捏那么多了,看着后来捏的这些个,由于不走心一个比一个丑,干脆就弄了跟绳,沾点泥巴汤甩甩,念几句咒语应付事了。所以说,现在的官二代富二代上辈子都是手捏的泥巴人。咱们这种平头老百姓都是批量生产的。
  母系氏族社会还有个特点,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一般孩子都跟着舅舅混。而传说中的伏羲大神,是华胥国一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打了个哆嗦,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来的。

  人类现在的许多社会现象都是形成于这个时期,比如,从众心理。在树林里打猎,看到一个同伴呼呼的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一定是出BOSS了,那些保留独立思考能力的可能想,我一定要看看这到底是真猛兽还是吓唬人的。当探明是真猛兽的时候,基本也属于猛兽能追上的范围了,约等于挂了。所以这类基因越来越少,咱们绝大部分都有从众心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