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2009年4月第一周是25岁生命中最为漫长的一周。现在已经28岁了。还是这种感觉。
已经不记得当时是怎么和客户在qq上解释“现在不在过几天还要涨”的道理,在其中,还没少和Peter在私聊中“对台词”,也不记得是怎么手忙脚乱地处理各方打来的电话,特别是“亲爱的团组织”对新支部的新指示。差点令我憋闷已久的粗言烂语脱口而出。
我就知道,从4月2日后,随着螺纹钢连续好几天在3500以下低位盘整,同样的话说了好几遍,当然,有个客户令我单对单与她说了更多的话。那位是John最大的客户——他的婶婶,前面沪金被套又神奇地大赚一笔的老客户。
由于这个客户远在成都,又没有耳麦,我和她语音也没有用。本着对客户负责的精神,我告诉她,看到螺纹钢遇阻于3550元/吨反手放空虽然把前面的做多手续费亏损给赚回来了,还有不菲的盈利。可期货是双向交易,最忌讳不坚定乱换方向。可对方在打字时不是说“工作忙”、“要开会”,就是讲“孩子,你的好心我懂,可以我这些年做股民的经验……”。投资最怕“半桶水”的道理,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在螺纹钢半死不活跌至3448元/吨,较主力建仓价已有100元一吨的位置时,终于折腾完了这个星期。虽然4月3日晚上国际油价小幅下挫让我心理又紧了一点。可一想起,假如按客户初始净值20%生死线来定,大部分人在这不到3%的下滑中,亏损还没把利润吐光。就是那几个新客户,也才亏个6至7%,还是浮亏,实在是挪腾空间足够。可是不放心的情况下,查查螺纹钢现货价格,发现2008年还有跌去2000多的案例。正如氨水曾经跌去150元一吨还没人要的情况。
若不是这天我们将带大家去自助餐的承诺,我真会在那个清晨呆呆坐在电脑前更长时间。
又一次感觉到了命运的寒意。
以前因为看到房价高企,因而巴望楼价泡沫快点刺破的心态,在做多螺纹钢期货后荡然无存,只是希望地产商多进些钢材,多修房子,好让我有机会出货。可见利益对观点的改变有多大。
一说到吃饭,人人都有心力。大家几乎没人缺席。以前开下班前的晚会时,还总是有一两个人没回来。这次都来了。
其实一家公司人员流失率的高低和公司凝聚力,特别是盈利能力成反关系。
这个道理以前我没有深刻领悟,但是经过那几个月高管生涯。不得不信服了这条道理。
尽管早在一周前就订好了位置,可在我入坐后看到因为我们占有的那些位置而不得不坐在餐厅门口沙发上等待的人,还是让我有所吃惊和不好意思。
实际上,就在2008年最萧条的10月中旬至11月初,那座我经常光顾的自助餐厅还门前冷落车马稀。其实,那时只不过很多人在现金流上不见得有多吃紧。只是预期糟糕至极,以致减少了消费而已。
日期:2012-03-05 00:16:17
落座、人到齐后,依旧是一派欢声笑语,尽管螺纹钢的意外行情让大家心上都被压上了一块石头,可人们总是希望在别人面前显露自己的乐观情绪,我,也是一样。当然,吃饭也不是没有目的。就在John上洗手间的时候,我也跟了过去。对他悄悄说到:“你也是老员工了,很感谢你远在成都的婶婶支持我们工作,不过你真该劝劝她……”话音未落,John就答道,没办法啊,劝过她,她就是那副脾气。我突然有种感觉,这已是最后一次拯救她的机会,终于被错过了。
可以说,我很不愿意回忆2009年4月第二周螺纹钢半死不活于3500至3450区间震荡时客户的怨言。而John的婶婶尽管我具备对她头寸实行结清盈利的机会,可本着职业操守,只能看着她的盈利在螺纹钢的一点点回升中,一点点回吐。
不过那一周也不是完全漆黑一片。至少在第一次周六于XX大酒店讲座时就碰上了一件有趣的事。
当时客户还是很给我面子的,虽然都在螺纹钢里套得不上不下,可是冲着我“讲故事”的有趣性,大部分客户还有一些新客户也来了。会议开得实在是效果良好,实际上,这天是当年第一次期货资格证考试,因而除了随Manking来的那几个“老下属”在主持会议,其他5个人都去参加考试了。由于事先和期协打过招呼,这种有公司挂靠的业务员,考试拿证是比较容易的。问题是,我是营业部的团支部书记,又是集团的主任分析师、套期保值组顾问,肯定是在会议营销里唱主角的人物,于是这次考试被错过了。
我主讲的宏观经济讲座,自然效果出奇的好。
就在Manking讲期货具体交易技巧时,我去了洗手间。在那里,看到了另一家在该酒店同层楼进行会议营销的管理咨询公司XX国际华南区副总经理——L先生。
也许是L先生看到我新名片上的头衔,立马就找出话题和我活络起来。
我当然也很清楚,他们是“高管培训班”,培训的目标就是我这号,高管。
只不过,我不是一个担心别人赚我钱的人,有本事赚我钱,我都很欢迎。
于是也跟着L经理去了他们XX国际——冬练‘09制造业论坛的会场。
据说在这次会议里,参会的制造业企业主和高管人士,入场费就要给他们交3000。
而他们还有29800、69900的正式“精益制造”培训班,还有“中国制造”总裁班,好像是100万,半年封闭式集训。
在金融海啸后中国低端制造业成片哀嚎的日子里,企业主乞灵于先进思想的助益在所难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