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说,三路官军灭黄巢,虽然未必轻而易举,至少也是十拿九稳。但无论哪一路单打独斗,都干不过“金盆虽破分量在”的黄巢,即便侥幸获胜,那也是惨胜。于是,就跟围困长安一样,“出工不出力,不打第一枪”再次成为联合用兵的不二法则。唯一不同的是,朱温既是河南的“带头大哥”,又是从黄巢那边过来的,于情于理,都希望早一点灭掉黄巢,过自己的安身日子。
在这种情况下,陈州外围出现了一幅搞笑的景象:朱温火急火燎地要出去PK,但估摸着自己一个人干不过,便死拉活拽地让周岌、时溥一起上。周岌、时溥拼命往后躲,打死不出门,朱温气得直跺脚,但也无可奈何。
吵了几架之后,三个人才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商议,终于达成了一道共识。——三方一致认为:当前的问题,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由谁来打的问题。既然想打的打不赢,打得赢的不想打,唯一的办法就是请外援。
可是,当今之天下,哪儿还有既想打又能打的二货呢?这个还真有!
谁呢?李克用啊!
日期:2013-09-10 21:05:49
沙陀军的战斗力,咱们不用怀疑,唯一需要确认的问题是:他是否愿意帮忙?
这还真不用操心!在历次军事行动中,沙陀军一向充当“活雷锋”的角色,“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儿安家”。特别是刚刚当上河东节度使,“克星”郑从谠又被朝廷“召回”,兴高采烈的李克用正愁没机会再火一把。中原有这样的好事儿,不掺合掺合才是真傻子!
李克用是黄巢的“克星”,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当初在长安的时候,黄巢就被沙陀军揍得毫无还手之力,更别说如今“落魄凤凰不如鸡”了。
黄巢得知李克用要来,又舍不得弃陈州而去,就派尚让前去阻击。尚让在梁田坡都被打出心理障碍来了,哪里还有勇气跟李克用硬拼。中和四年(884年)四月,李克用、朱温联军在陈州北面的大康击败尚让,黄巢被迫撤退,历时近一年的陈州之围宣告结束。
李克用原本是来帮忙解围的,如今陈州安全了,李克用便率部回到许州(今河南许昌)休整。黄巢不甘心,又调集精锐偷袭汴州。朱温急眼了:黄巢你个老王八蛋,怎么老跟我过不去?
骂归骂,真要上去打,朱温还是有点虚。没办法,还得请李克用帮忙。
眼看黄巢“垂而不死”,李克用索性“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跟朱温联手将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黄巢痛扁了一番。一场大仗下来,黄巢军损失极其惨重,尚让的精神彻底崩溃,向感化节度使时溥投降,黄巢率残部逃往山东老家。
黄巢跑了,李克用却不想就此罢休,你丫要是再死而复生,爷不是还得跑一趟?于是,黄巢拼命跑,李克用就拼命追,一直追到黄巢的老家冤句。李克用一不熟悉地皮,二缺乏后勤保障,实在是追不下去了,只能撤回汴州休整。
李克用返回汴州,自然要跟朱温打个照面。按常理论,李克用大老远跑来帮忙,即便朱温不想重金酬谢,摆台宴席、尽点“地主之谊”也是理所应当。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温给李克用准备的是一台“鸿门宴”,两人自此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朱温到底在搞什么飞机呢?根据史料的记载,这是一笔糊涂账。
朱温给李克用下套,无非是两种情况,要么临时起意,要么早有预谋。
“临时起意”的说法,在各种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都得到了映证。年轻气盛的李克用在宴会上大放厥词、出言不逊,丝毫不顾及年长四岁的朱温的面子。朱温气不过,就想干掉李克用。但是,“临时起意”的说法并不能解释后来发生的一幕:李克用回到馆驿酔卧后,顿时伏兵四起。
既然安排了伏兵,必是“早有预谋”无疑,但这个说法同样是难以成立的。史料上说,一心想争夺天下的朱温,此时已经预料到,李克用将会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伺机肉体消灭,以除后患。
这个说法看似靠谱,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脉络,但史家向来最擅长搞“未卜先知”的把戏。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朱温除掉李克用,有百害而无一利。
朱温现在有没有号令天下的野心,这个不好说。即使有,但他刚到汴州就藩,身边强手如林,吃掉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极有可能还需要李克用施以援手。还没开打就跟“盟友”闹翻,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还想不想在中原混了?
“临时起意”不能自圆其说,“早有预谋”也不符合逻辑,可事情确实已经发生,总得给个靠谱的解释吧?
真想要个解释,其实也不难,事情应该是这样的:
李克用将黄巢的残部杀得片甲不留,朱温欣喜之余,难免会有一些顾虑——万一他李克用顺道灭我怎么办?
“搂草打兔子”的事情,李克用不仅干过,而且相当拿手,否则也不会被撵到鞑靼啃沙子。防人之心不可无,朱温还是要做一些准备。
如果宴会的气氛一片和谐,说不定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偏偏李克用是个“愣头青”,嘴巴上少个把门的,啥话都往外捅,搞得朱温相当尴尬。朱温一忍再忍,李克用却咄咄逼人。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朱温一时火气,决定动手!
于是,一场“念君恩、话友情”的宴会,演变成了“鸿门宴”。在这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李克用身陷重围,性命堪忧。不过,老天爷还是帮了李克用的忙,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给朱温的军队锁定目标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在追击过程中,朱温军队甚至发生了误射主将的乌龙事件。最终,李克用丢下三百亲兵的尸体,侥幸逃回大营,率部撤往晋阳(今山西太原附近)。
日期:2013-09-11 19:21:57
黄巢被李克用打得只剩一口气,李克用又被朱温下了黑手,狼狈逃窜方才逃过一劫,这可便宜了毗邻山东的感化军节度使时溥。
当时,黄巢正带着一千余残部在泰山一带晃悠,时溥的军队死咬着不放。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黄巢在狼虎谷殒命,时溥独获首功,后擢升宰相。
关于黄巢的死法,各种史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黄巢军残部在狼虎谷陷入绝境,部将林言将黄巢、黄揆、黄邺等七人悉数斩首,连同妻妾子嗣一并送往徐州,向时溥投降。
《资治通鉴》基本采纳了《旧唐书》的说法,但增加了一个情节:林言在去往徐州的路上,遭遇沙陀博野军,被对方斩杀。
相比于前面的说法,《新唐书》的记载则颇具传奇色彩。黄巢陷入绝境之后,深感再无回天之力,彻底绝望了。他让林言剁下自己的首级,向官军投降,以求富贵。林言不忍动刀,黄巢便自行了断,林言将他的首级送到了徐州。
正史的记载就是这样,到野史那里,可就更热闹了。在各类野史中,比较与众不同又吸引眼球的说法是:黄巢没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