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的世界--扶好你将被惊掉的下巴》
第22节

作者: geffect_frail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9-28 09:33:09
  前言:
  当人类从宇宙射线中发现中微子时,因为当时所有的物理研究中都不需要这样一种物质的存在,于是有位科学家发出了一句疑问:“谁邮寄了它?”
  今天网购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事,所以我们应该非常容易地想象这样的场景:当某一天,突然收到了一件对自己无用又不知道来源的邮件,我们一定会疑问:谁给我邮寄了它?
  那么,是谁给人类邮寄来了“意识”呢?
  日期:2013-09-28 09:34:30
  一、意识是什么?

  像很多司空见惯的事物一样,给意识下一个定义很难。虽然如此,我们也都知道意识是什么。
  最具代表性的,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活着。
  最为普遍的,我们有各种体验,掐一下有痛的体验,挠一下有痒的体验,吃东西有酸甜苦辣的体验,闻一下有香臭的体验,碰冰火有冷热的体验,吃够多的时候有饱的体验,**有爽快的体验等等。
  另外还有我们能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些感觉都是由神经元传到大脑后形成的,甚至知道大脑的什么区域对应什么功能。但是,这并不会对我们理解意识从何而来有什么实质的帮助,神经元的电信号并不等于意识,也不能解释意识如何产生。计算机全身都是电位差,我们也不认为计算机会有意识,不认为“计算机认为自己活着”,不认为计算机会有冷热酸甜等类似的体验。
  那么究竟什么是意识,意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日期:2013-09-28 09:39:03
  二、意识有用吗?
  从简单的开始,我们先考虑动物:
  动物有眼睛是用来看,有耳朵是用来听,有鼻子是用来闻,有嘴用来吃,有腿用来跑,有翅膀用来飞,有利爪用来捕食,这些都是进化出来利于自己生存的,那么进化出意识用来做什么?
  最直接的想法:体验到痛就可以躲避伤害,体验到味道可以帮助选择喜欢的食物,体验到冷热可以帮助选择适宜的环境,**的快感可以吸引繁育后代。所以意识可以帮助生存。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把上面所述总结如下:感受到外界刺激(掐、挠、吃、闻、冷热、异性)->有对应的体验->依据这个体验作出相应的反应(疼了躲、挑爱吃的、闻爱闻的、寻找舒适环境、**)。
  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体验”本身在帮助动物生存,而是依据体验作出的反应在帮助动物生存。对动物来说,依据环境作出正确的反应才是他们生存的保证,“体验”作为一个中间环节并不提供直接的帮助。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缺少了“体验”这个中间环节,如何能对环境作出正确的反应呢?我们假设用一台高级的计算机来代替动物的大脑,这个计算机指挥动物的身体可以模拟它的一切行为,肚子空了就去捕食,遇到危险就躲避并惨叫以提醒同伴,遭到伤害就会调动身体的肌肉作出完全等同于正常动物的痛苦动作,肌肉酸多了(累了)就去休息,休息时还能观察环境自动分析是该睡觉还是保持警觉,肚子饱环境安全的时候还可以指挥肢体伸伸腿。总之一切行为都和动物一样,但是却是计算机模拟的,所以也就没有痛、味道、快感、冷热等“体验”这个中间环节,但完全不会影响动物的生存。

  所以,“体验”也就是意识并不对动物的生存起到帮助。
  接下来,考虑高等动物--人。我们会觉得,正是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人类才凭借并不强大的身体成了地球的主宰,正是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人类才能够上天下海。没有意识怎么有好奇心,怎么有智慧呢?所以,意识在帮助我们人类的生存。
  如果套用上面计算机替换动物脑子的办法很多人会不服,认为现在所谓的智能计算机完全和人脑是两码事,根本不可能替代人脑。没错,现状确实是这样的,但我们应该明白,造成这个的原因并非痛、快乐、好奇等体验,而是计算机没有学习能力。我们设想存在一种计算机,它见到别人在踢球就去学习踢,见到数学就去学,见到美女就去搭讪,认为需要飞起来的时候就自动寻找材料按照公式制造飞机,甚至闲暇时也会思考-但是它不知道自己在思考,仅仅是一些电子元件在运行而已。那么这个计算机完全可以像取代动物一样取代人脑,且让我们看不出一点差别。

  我们看被计算机控制的动物和人,他们受到刺激也产生神经元电位差,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甚至可以模拟出感情。我们外人观察它和观察动物和人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他们虽有神经元电位差,虽有一样的反应,但是它们却没有中间环节:痛、味道等体验,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思考,他们没有意识。
  从上面可以看出,意识并没有真正地帮助生存,那么为什么要进化出意识呢?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增加一个中间环节呢?
  意识没有用,而且不请自来,于是我们不禁就要问:谁邮寄了它?
  日期:2013-09-28 09:42:14
  三、意识不可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