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屌丝到白领——银行高管是怎样炼成的》
第40节

作者: 龙在田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9-12 08:23:39
  2
  接受了一次杜行长的职场辅导,林嘉的心情沉重了好几天。
  慢慢地,林嘉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杜念基杜老师一番谆谆教诲的深远而丰富的内涵了。
  中国金融界,尤其是几家大型国有银行,说到底,还是官办企业,从根子上永远也摆脱不掉官僚主义作风,这里不是银行,不是企业,却是成色十足、如假包换的官僚机构,永远弥漫着官场气味。这里不谈业绩,不谈发展,却把官场仕途、升官发财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准绳。
  花旗银行是世界500强,商贸银行也是世界500强。
  但,此500强非彼500强,商贸银行首先是中国的企业,所以一定具有中国特色,这事儿,与500强没多大干系。
  你如果在这样的机构里当一名小官,学历不重要,能力不重要,业绩不重要,关键是你能不能取得上司的赏识,取得下级的认可。因为,上级不赏识你,他就不提拔你,甭管你多么出色,他视你为空气;下级不认可你,他就写信告你,甭管你多么能干,检察院天天盯着你。
  这种环境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没劲”。
  但是甭管多没劲,你既然投胎投到这里来了,就得适应这里的环境,还得拼命地往上爬,以期得到别人的认可,否则到了一定年龄,毫无起色的你也会被别人认为是——“没劲”。
  就像团队里的老谭谭强,南开本科毕业,复旦硕士毕业,纯牌金融专业高材生,刚入行时,朝气蓬勃得气死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意气风发得羞死诸葛亮、周瑜捎带一个曹植,视商贸银行为粪土,视各级领导为猪狗,恨不得一天搞一次“公车上书”,针砭时弊,月旦社会,“万言书”摞起来一人多高,要想出版文集,都能把出版社累死。
  后来怎么样?十几年过去了,到现在还是一个大头兵——还赶不上一枚大头针呢——大头针还有个尖儿,老谭却像一块死气沉沉的鹅卵石,说不定哪天就被人拉去垫茅厕了。
  说到头来,人永远要先适应环境,然后再改造环境——如果你想在这个江湖里混个出人头地的话。

  问题一:怎么“适应环境”?
  答曰:闭上嘴,睁大眼;多观察,少行动;看风向,找阵营;站好队,跟好人。
  正面事例:请看当今职场上所有顺风顺水,左右逢源的新人们,自然不在话下。
  反面事例:请看萧肃。
  端的萧肃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诗为证:
  铮铮铁骨好男儿,手夺白刃豪侠心;

  年纪轻轻当主任,高息揽储跟错人。
  个人贷款惊天地,一篇佳作行长闻;
  可怜职场不得意,臭狗屎般无人问!
  看官听说:提起萧肃,林嘉想起了敬爱的杜行长。
  现在她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把萧肃调到省城工作这么一件简单轻便的事,杜行长不给他办,曹行长也不给他办。
  一次逛商场时,张红梅偷偷跟林嘉道明了原委。
  原来,省行行长黄可凡年届六十,即将光荣身退。杜行长和曹行长正在争夺一把手的宝座,其形势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任何一方稍有差池,都可能导致功败垂成,永垂不朽。所以,即使是系统内调动工作这样一件小事,杜曹二人都不敢轻举妄动:杜不敢轻举妄动,是因为萧肃当时已经跟定了曹;曹不敢轻举妄动,是因为杜主管的信贷管理部的林嘉是萧肃的女朋友!调动工作事小,摸准阵营事大。小小的一个萧肃,竟然牵扯省行两大阵营主帅的敏感神经!

  哎呀,复杂,太复杂了!
  想想看,就是杜、曹那样的高官,为了仕途鏖战,都不得不看准阵营,摸准帮派,更何况我辈一干小马仔呢?!
  问题二:怎么“改造环境”?
  答曰:敬上级,听指挥;爱下属,勤怀柔;多奉承,少批评;拉帮派,聚人心。
  正面事例:请看当今官场上所有仕途得意,前途光明的大小官员们,自然不在话下。

  反面事例:请看老谭。
  端的老谭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诗为证:
  风流倜傥一老谭,南开复旦足迹遍;
  一朝堕入商行里,公车上书美名传。
  等身著作显才华,卫生间里做手纸;
  可怜才子遭鄙夷,装聋作哑不敢言!
  看官听说:提起老谭,林嘉又一次想起了敬爱的杜行长。
  杜行长曾经多次跟林嘉提起老谭,鲁迅先生对阿Q什么感觉,杜大行长对老谭就是什么感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银行这个地方,尤其是中国北方的银行,中专生坐前台,大专生搞管理,领导们就以为足够用了。偶尔招来一两个本科生装点装点门面,也是必要的。”杜行长嘲讽地说,“但是如果你都硕士了,还非要到商贸银行来,那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让那些中专生、大专生还怎么活?你不让人家活,人家就想办法让你死,这是自然规律。”
  为了能让老谭在商贸银行顺利地存活下来,杜行长曾经想过很多办法。
  前几年省行内部还设有金融研究所,杜行长就让老谭到研究所工作,虽然人际关系搞不好,却搞出了好几篇获奖的论文。
  本来好好儿的,没想到研究所被总行撤销了,杜行长就把老谭调到了办公室搞文秘,这也是他唯一适合的部门和岗位了。
  更没想到,因为文秘跟省行领导接触很多,老谭整天拽着省行领导宣讲他的金融理论、管理主张,把几位领导搞得血压、血脂、血糖出现“三高”,视他为疯牛病感染者。
  实在没有办法了,杜行长只好把老谭调进信贷管理部雪藏起来。但是每逢他自己遇到宏观经济、金融理论上的难题,就经常向老谭请教,视他为自己的幕僚和高参。
  哎呀,可惜,太可惜了!
  想想看,就是老谭这样的高材生,只是因为不谙世事,不够圆滑,最后都成了粪坑里疯狂的石头,更何况我辈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白丁呢?!
  唉,还是小心点儿吧,既然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既然工资收入跳着脚勉强还能够得上白领阶层的下限,既然误打误撞地戴了顶团队主管的官帽子,总要遵循前文所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四十八字”方针,藏起小聪明,摆出大愚钝;把上级保养好,把下属维护好;把职位把守好,把工资积蓄好。按揭贷款买房子,消费贷款买车子;三两套名牌时装,七八天去次饭店。“三险一金”不用愁,退休以后找社保;安安全全讨生活,稳稳当当奔小康!

  日期:2013-09-12 08:40:06
  3
  火锅店的筹建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被刘坤一番怂恿,钟大树禁不住热血沸腾,也顾不得去各地南巡考察了,匆匆租了一间两层楼600平方米的门市房,年租金100万,装修费30万,又买了8万多的桌椅板凳、杯盘碗筷、火锅器具,火锅店还没开业,就忙不迭地把“财贸大学校友会”的牌子挂了出去。
  没想到没过三天,惹得几个摘牌的人冲上来了,吓了钟大树一跳,一问来由,原来几个人是财贸大学学生处的,听说有人冒充本校校友会,特地打假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