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写一写秦汉之际的那些故事》
第59节

作者: 九丰山之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19 20:59:33
  六十四:韩信献策
  萧何这一次没有食言,韩信如愿成为了汉军的大将军。
  拜将仪式结束之后,刘邦找韩信谈工作,他要看看这个由两个资深老臣先后举荐过的青年将领,究竟有几斤几两。
  刘邦先摆出一副朝南面孔,拿腔作调地问:丞相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你,你有什么计策可以教寡人啊?
  刘邦以为韩信会像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回答这个问题,但他错了。韩信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他灵机一动,当场反问刘邦:汉王想东争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羽吗?

  刘邦没反应过来,本能地回答说:当然是。
  韩信进一步猛攻:大王您自己觉得您比项王怎么样啊?
  这一问把刘邦给难住了,这该怎么回答?说自己比项羽强?刘邦脸皮虽厚,但还不至于连这种话都说得出,于是他默然良久,最后苦着脸对韩信说:不如也……
  对嘛,和大将军谈话就要有这样谦虚谨慎的好态度。于是韩信笑眯眯地两手一拱,对刘邦行再拜大礼说:恭贺大王,我也觉得您不如他……
  刘邦被说得好难堪,气焰完全被打了下去,心想这样的事你就不能小声点说嘛?
  韩信这才开始点拨他:不过我在项羽那边干过一阵子,对项羽有一些了解,这个人虽有本事,但也有弱点,而且是很致命的——他在战场上能够攻无不克,所过之处都望风披靡,但是却不能做到选贤任能,以至于大仗小仗多半得靠自己亲自上阵。这就是匹夫之勇,只有将才而没有帅才,久而久之就没有人为他卖命;项羽为人很有修养,可以称得上恭敬慈爱。别人有病,他甚至可以哭着喂人病号饭吃,像活雷锋一样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但是等到论功行赏的时候,一颗官印宁可捏在手里玩得磨平了,也不肯给功臣,这就是妇人之仁!长此以往就没有人会跟随他。

  刘邦一听,心情渐渐爽起来。他觉得韩信说得一点不差,项羽就是这么一个人,早在反秦时他就看出来了;而且刘邦很有自信,自己至少在这两方面都比项羽强。
  韩信继续点拨:不仅项羽本人有两大弱点,项羽所构建的战后体系,也有天大的漏洞:第一,他不在关中建都而跑到彭城去,无缘无故就将自己边缘化了,还未开战便失地利;第二,他背弃义帝的盟约,依据亲疏喜好分封天下诸侯,让很多地方实力派对他心怀怨恨,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可谓是失道寡助;第三,也是最大的问题:项羽作战时,所过之处凡有抵抗动辄屠城,造成百姓对他没有好感,民心不附,统治完全没有根基!有这几条,项羽苦心经营的分封体系,实际上已是一座摇摇欲坠的豆腐渣工程,一旦开战,汉王只需针对其弱点反其道而行之——放手任用天下勇武之士,裂土封赏麾下有功之臣,再带领将士们打回他们日思夜想的老家,何愁项羽不破?

  高!实在是高!刘邦越听越来劲,一股蛰伏已久的豪情在心中点燃。
  韩信继续道:眼下,我们应当首先把目标锁定关中。那片土地本来就是属于汉王您的蛋糕,只是因为项羽背信弃义,才花落别家。不过,该是你的早晚都是你的——项羽派去镇守关中的那三员大将(人称三秦):章邯、司马欣、董翳,都是前朝余孽,不折不扣的“秦奸”!他们骗手下士卒投降,用新安二十万被坑杀的秦军的血染红自己的顶戴,关中父老无不恨之入骨!而汉王您入关中后,军纪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又约法三章,尽废秦朝苛法,百姓无不说你是他们的大救星,都日夜盼望着你去当他们的领导。后来,听说你没当成关中王,百姓都很失望……所以,民心向背不言自明!若大王举兵东进,我料定,关中不多日必可传檄而定。

  这还能说什么呢?鼓掌!刘邦犹如在暗夜中找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几个月来他一直内心压抑,不知道何去何从,但是现在,一切都有了答案!他只要按照韩信的方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前进,就可以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韩信啊,你来的太晚了!我若是早得你,何至于今天!
  于是,刘邦立刻下令部队进入备战状态,快马加鞭地与属下拟定作战计划。一部野心勃勃的战争机器,就这样在巴蜀的崇山峻岭间悄然运转起来。
  日期:2013-08-20 21:37:53
  六十五、田荣作乱(1)
  不知是上苍真有天命赋予刘邦,还是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之人。正在刘邦磨刀霍霍准备开片的时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降临了——齐地出乱子了!
  乱子是由田荣惹起来的,这丝毫不出乎当时所有人的意料——除了项羽之外。田荣是秦汉之际的问题人物,势力大、目光浅、脾气暴,经常意气用事闯大祸。先前他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背信弃义不肯支援项梁,无端开罪项氏一族,就足可见此人没有远略。
  偏巧项羽也是这样一个意气用事的人,他可以无视田荣的地盘和实力,就是不给他一丁点名分,反倒让毫无实力的田都空手套白狼,去抢田荣早已牢牢控制的地盘。这就点着了炮筒子!
  田都,你算什么东西,跳了槽也就算了,还敢在你前老板头上动土?去死吧!
  田荣立刻发兵,干净利落地打败了田都,把他赶到楚国去。
  对待田市,田荣来一手软的,因为他毕竟是田荣的亲侄子,也曾是自己一手扶起来的齐王。田荣好说好话要田市留在自己身边继续当齐王,吃香的喝辣的啥也不用管,就是不许去胶东赴任。
  但是田市却执意要去,一来他觉得自己虽惹不起田荣,但更惹不起项羽;二来,他大约也是做腻了这个空头的法人代表,也想尝一尝自己做老板的滋味。于是他乘一个月黑风高夜,偷偷跑了,直奔胶东而去。

  田荣闻讯大怒,一不做二不休,派人把田市杀死在即墨。
  随后,田荣再次出击,进攻济北王田安。田安是项羽的部将,和田家人没有什么关系。在巨鹿之战时,他领偏师袭取了济北数城,所以项羽将他就地分封在那里。现在田荣突然举兵,田安不曾周密准备,很快就兵败身死。
  这样,齐国故地被田荣全部掌握,他自封为齐王,成了第一个打破项羽的分封的人。
  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了!
  随后就是一连串。田荣在起兵后,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派使者来问候他——
  陈馀。
  和田荣一样,陈馀也属于在胜利后被靠边站的人物,也是愤愤不平牢骚满腹。看见田荣造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陈馀的心思也开始活络了,于是他派使者夏说来联络田荣,希望他能出兵助自己起事。
  田荣现在正缺帮手,所以二话没说就同意了。他拨了一些军队支援陈馀,要他和自己革命路上手拉手,在河北干出一番事业。
  陈馀要造反,是因为他心里不平衡。他自觉在革命中有复立赵国之功,至少也应该和张耳一样受封。结果张耳被封为赵王,自己却只落得一个侯,领了南皮三县,顶天了也就是个市长。这算是赏呢还是罚呢?太寒谗人了!陈馀心里早就窝火了,现在既然有田横挑这么一个头,他就立刻紧跟形势。
  张耳,我陈馀响当当一条汉子,凭什么屈居你这个老朽之下?你能得到的,我也能得到,而且我要从你手中抢!
  陈馀点起南皮三县兵马,会同齐国派来的志愿军,突然袭击刚刚就好常山王的张耳。张耳猝不及防,大败,把军队和地盘全丢了。百般无奈之下,他听了一个算命老头甘公的劝,策马西向,投刘邦去了。
  陈馀在胜利后,倒是没有忘乎所以。他不像田荣那样厚着脸皮自立为王,而是恭恭敬敬地把老上司赵歇从代北给请回来,重新立为赵王,以此彰显自己不忘故主的美名。可谓是既做了**,又立了牌坊。
  赵歇当然要投桃报李,他立刻封陈馀为代王,并任由他留在身边主持赵国的工作,而让夏说代为管理陈馀的封地。陈馀就成了河北的事实上的一把手。
  就此,河北也脱离了项羽的分封体系。

  田荣还嫌不够,他又给盘踞梁地的彭越送去一颗将军大印,并附书一封:彭越,造反去,同去,同去!
  彭越于是真的一同去。他在项羽的分封体系中没被分到立锥之地,早已是心怀不满,这次正好有人挑头闹事,他便乐得参与其中,遂揭竿而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