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很精彩》
第53节

作者: 孤灯书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15 17:21:29

  【112】(项羽篇之四)
  中国历史上幅员最辽远、范围最广阔的战争开始了。天下苦秦久矣,一听他说别的地方起兵造反了,于是竞相仿效,烽烟四起,战火连绵,秦始皇刚刚统一了的六国,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垃圾焚烧场。
  起义的各支部队中,以最先举旗的陈胜力量最为强大。
  公元前208年,即秦二世二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互相杀戮的年份。
  起义军和秦军在绞杀,起义军内部为了争权夺利在残杀,秦国内部因为猜疑嫉妒也在残杀。这个国家刚刚统一了12年,又前所未有地混乱起来,到处是刀光剑影,到处是风声鹤唳,哀鸿遍野,血光飞溅。
  秦二世杀了朝廷中最有能力的宰相李斯,任命坏得流脓的赵高做宰相。
  起义军中的赵王武臣被杀,杀他的是部将李良。赵歇任赵王。
  最先举旗起义的楚王陈胜被杀,杀他的是他的车夫。景驹任楚王。
  秦大将章邯攻打山东,齐王田儋被杀。

  秦军攻打山西,魏王魏咎自焚。
  也是在这一年,项梁也被章邯所杀。
  当年,项梁和项羽杀死了会稽太守,举兵起义,手下有兵卒八千人,均为江东子弟,其中不乏能征惯战的猛将。这支军队后来成为了项羽的王牌军。
  项羽举兵,刘邦也在举兵,尽管那时候他们不认识,但是在当时那种极端混乱的局势下,有胆有识的人,都拉一支部队,或者做义军,或者当土匪。

  比起项羽的八千子弟兵,刘邦的家业就小得多,只有十几个人,而且全都是准备送去陕西骊山做苦力的农民。
  刘邦带着十几个农民,本来就没有争夺天下的资格,这十几个人,再怎么折腾,也掀不起大浪,偏偏上天帮助刘邦,让刘邦在穷困潦倒的人生低谷中,遇到了张良。
  张良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看到大家都在举义,他也纠集了上百个少年,准备成立一支武装,说不定还真能把事弄成了。
  当时,全国各支起义的人马很多,数都数不过来,而实力最强的是楚王景驹,他接手了陈胜的几十万兵马。楚王景驹又刚好驻扎在留县,距离刘邦出生的沛县仅有四十五里,刘邦就去投奔景驹。刘邦知道,找工作要去上市公司,不要去街边作坊。
  刘邦在路上遇到了张良,张良也准备投奔景驹。两路人马合兵一处,做过亭长的刘邦当了老大,张良做了刘邦手下管马的头儿。估计当时刘邦手下也不过只有几匹马,而且还是拉犁曳车的驽马、
  刘邦和张良在景驹手下做事,出兵攻打了多处地方,有胜有败。这时候,刘邦和张良都还没有露出峥嵘。
  刘邦和张良手下当时只有几千人,而且全都是些洗净了腿上泥巴,放下锄头的农民,没有多少战斗力。
  刘邦和张良给楚王打工的时候,项梁和项羽却渡过长江,一路向西,各地义军听说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和孙子来了,纷纷投奔,等到他们从浙江绍兴来到江苏泗水的时候,已经有了六七万人。其中,包括猛将陈婴、英布、蒲将军,这些人都能够独当一面,力敌万人。
  项梁和项羽有了一夺天下的资本,就带着六七万人的精兵悍将攻打景驹的军队,大获全胜。
  刘邦看到项梁取胜了,立即转身投奔项梁,当时他身边只有一百多人,包括书生张良。
  初期的刘邦很聪明,谁强我就跟谁,犯不着为谁送命。出来混,都是想有个好前程,如果再把命搭上了,那就太不划算。
日期:2012-10-15 22:13:49

  【113】(项羽篇之五)
  项羽和刘邦都在项梁的手下打工,在这个由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里,项羽是元老,而且是公司董事长的侄儿,是公司董事会成员之一;而刘邦,只是半路过来应聘的,没有后台,没有背景,硬件啦业绩啦,也一点不突出。人家陈婴来投奔的时候,带了两万人;英布和蒲将军每人也带了一万人。而刘邦来投奔的时候,只带了一百多人,而且还都是败军之卒。
  刘邦这时候肯定认识项羽,而项羽肯定不认识刘邦。
  但是,很快地,刘邦和他的手下就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这段时间里,项梁的军队共打了三次战役,两胜一败。而其中的一个胜仗居然是刘邦打赢的,另一个胜仗是项羽打的。
  名不见经传的刘邦能够带兵作战,这得归功于项梁的知人善用。
  项梁是一个眼光很毒的人,他总能够很快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优缺点。项梁当年还没有起兵的时候,因为他特殊的身份,浙江绍兴一带的人都很尊崇他,推他做老大。当时,绍兴民间大小事务,都需要项梁出面处理,而项梁则分交给手下这些人。每个人适合干什么事情,每个人有什么特长,他全记在心中。所以,当项梁义旗一举,马上就拉起了一帮人马。项梁在给当初手下那些人任命官职时,唯独对其中一个人没有安排。这个人就找项梁。项梁说,某年某月某日,我派你做某事,而你做砸了。这个人赦然而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