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第41节

作者: e路狂飙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2-27 10:03:48

  商业模式。泰莫斯认为,商业模式指的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和方式。在目前众多的商业模式探讨过程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某类企业为用户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类型和方式,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办的关系,以及由此派生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而在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口中,商业模式这个概念似乎更为简单,直接指为用户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类型和方式。也正是在这种一再简化的理解中,人们常常会误入歧途,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商品和服务类型及其提供方式,以及潜在的盈利点来源和组合方式上,而忽略了商业模式的本质。商业模式的要害是“商业”,其实质是要通过一系列资源配置活动,已有系统能够实现盈利和滚动发展,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大做强。如果从中长期来看不能做到盈利和自我滚动发展,还需要依靠从外界“输血”来维持运作,这种所谓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什么商业模式,而是公益性项目,充其量也只能叫做服务模式。在这里特别应当提到的是,某一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实际上直接决定了该企业能否实现收支平衡,甚至决定了他们是个体、私营、股份还是上市公司等发展状态。要想改变一个项目的经营状态,在相当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对“商业模式”进行改造或者优化来实现。与商业模式相关的另一个误区,就是不顾实际情况,简单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殊不知,别人商业模式之所以会成功,是有着他们一系列独特配套条件的,除非那些条件自己也大多具备,否则很难复制成功,抛开具体条件去一味模仿别人的“成功模式”,没有太多出路。这一铁律,在商业实践中一再被证明,但总有重蹈覆辙者,真像一个段子描述的那样,“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后浪接着变前浪,还是死在沙滩上”。其实,成功的商业模式,基本都是对自己原有各种资源整合的结果,其商业模式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对自己各种资源的梳理整合出来的,在这方面因果倒置,最后很难取得成功。这也是模仿别人成功“商业模式”而导致自己成功的现象,其出现概率极低的重要原因。

日期:2011-12-29 16:00:12

  高技术含量。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文章,提高利润水平的有效办法是提高技术含量,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意味着更高的利润,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意味着更低的利润,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一定比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更赚钱,或者说高技术含量就意味着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意味着更大的话语权。经过许多年来专家们和媒体的一再宣传,这一逻辑已经深深地印入了国人的脑海之中,几乎没人对此提出疑问。稍有常识的人们都知道,铁矿石的技术含量要比钢材甚至是生铁低得多。然而近些年来,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淡水河谷(CVRD)以及力拓(RioTinto)三大铁矿石供应商通过连年大幅涨价赚得盆满钵满,我国钢厂的利润却一再滑坡,利润率也难以跟三大矿商同日而语。在历年的铁矿石长协价格谈判中,中方虽然每次都据理力争,但最终还是被迫接受对方提出的价格,连还价的余地都没有,根本就没有什么话语权。众多评论家再三分析,其原因多归结为国际铁矿石供应的高度垄断性,而作为需求方的中国钢铁行业,其产业集中度偏低。“铁矿石事例”不但是对我们业已形成的高技术含量逻辑的一顿当头棒喝,也向我们揭示了高附加值和强话语权的真相。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技术含量会导致高附加值和强话语权,然而高技术含量并不一定会产生高附加值和强话语权,其中的奥妙在于高技术含量一方的垄断性如何。如果高技术含量一方垄断性高,而对方较差,则就会拥有高附加值和强话语权,反之亦然。人们感觉到“高技术含量就意味着高附加值和强话语权”,并将其奉为公理,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更高的技术含量就意味着更高的垄断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无误的意识到,高垄断性才能真正带来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大的话语权,而人们习以为常的逻辑只是一种表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