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第39节

作者: e路狂飙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2-19 12:23:08

  商品。与产品相比,商品是一个非常社会化的概念,只有用来交换的产品才是商品。在商品所具备的众多功能当中,最为核心的价值实际上还是其最为原始的价值,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商品本来用途的质量才是经营活动的关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商品身上附着的经营性功能逐渐丰富了起来,标准、VI、包装、定位、品牌、广告、公关和公益、营销、概念、互动、口碑等各种各样的手段不断闯入企业运营人员的“法眼”。在现代营销理念和体系的冲击下,数以万计的老板们和职业经理人满脑子都是细分、定位、包装、产品线、广告、品牌、渠道、网络等概念,进而在这些概念中迷失了自我,将自己所经营商品使用价值遗忘在一个角落里,让这些经营活动中派生出来的概念“反客为主”。在笔者接触到的个案中,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因为过分迷信营销、品牌、广告和包装的神力,不太重视产品本身的质量,甚至信奉“好的营销,即使狗屎也能卖得很好”。但多年持续跟踪下来,发现过分迷信营销等派生手段而不太注重产品本身质量的企业,虽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确能够风生水起、业绩惊人,其风光往往也只是昙花一现,没几年的功夫就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时我们也观察到,那些看上去营销、品牌、广告和包装等方面都做的不算太好,但非常注重产品本身质量的企业,发展虽然速度一般,反而显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慢慢地做大做强。其实,商品的“灵魂”还是其本身的质量,而包装、营销、品牌和广告等手段只是一些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缺乏质量上的保障,这些派生手段做得再好,也难以达到雪中送炭之功效。放弃商品本身质量,而将赌注压在那些派生手段上,这种经营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之举,亲手将自己的事业引入歧途,断送美好前程。

日期:2011-12-22 20:53:55

  管理。管理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行为,应该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漫长。自从1911年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正式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以来,人类社会就开始进入了“科学管理时代”,此后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出来。时至今日,给经营界留下的印象是,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不能做到“指标化”、“精细化”、“定量化”和“人性化”,就算不上真正的管理,就是粗放、落后及没有效率的。运筹学、KPI、ERP、六西格玛、计算机系统控制等管理手段,似乎都成为了攻克管理难题的法宝,没有这些手段管理注定是低效的。然而,从最为原始和最为基本的功能看,管理实际上是要解决如何有效配置人、财、物等资源,来达到某种既定目标的问题的。只有切实理解了这一点,才算真正掌握了管理的内涵。在解决这一问题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切管理理论和工具,其实质都是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手段,而即使是最为精细的手段,都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地推动目标的实现,其中还涉及到其与具体环境的“适配性”问题。抛开具体环境去抽象的谈论某个管理理论或工具的作用,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其水平也只能停留在“学究”阶段。正因为没有领悟管理的本质,没有掌握管理手段的适配性问题,许多企业虽然KPI、ERP、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手段一应俱全,其管理状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愈加混乱和低效。本文并没有丝毫贬低这些管理理论和工具的意思,它们都是人类管理智慧和实践新的结晶,对一大批企业进一步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它们毕竟有着自己的适用范围,离开这些范围,其效力就会大打折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贬低现存的各种管理方式,各种管理手段并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而只有适合和不适合之别。检验某种管理方式是否适合自己的标准,是在现有条件下能否最为有效地配置人、财、物等资源达到既定目标,而不是其他。每一个老板和管理者都应当根据自己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或者进行调整,切忌急于求成、简单模仿,吃冒进主义的大亏,同时还应该处理好知识储备和实际应用的关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