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精彩生活》
第52节

作者: 东方飞龙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2-22 15:01:37

  ●●●●●宋人的饮茶风俗与文化 ●●●●●
  吴自牧《梦粱录》曰:“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宋代茶和柴米油盐一样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觏《富国策》曰:“茶非古也,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梅尧臣《南有嘉茗赋》曰:“华夷蛮貊,固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而不宁。”茗就是茶。刘弇《策问?茶》曰:“百年以来,极于嗜好,略于饮食埒者。”王安石《议茶法》曰:“夫茶之于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林驷《榷茶》曰:“习之既久,民不可一日无茶,犹一日而无食。”

  黄儒《品茶要录》曰:“自国初以来,士大夫沐浴膏泽,咏歌升平久矣。夫身世洒落,神观冲淡,惟兹茗饮为可喜。”宋徽宗《大观茶论》曰:“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宋代有关饮茶的著作非常之多,也是历代以来最多的。得名于世的大致有丁谓《建安茶录》、蔡襄《北苑茶录》、赵佶《大观茶论》、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刘异《北苑拾遗》、陶谷《荈茗录》、周绛《补茶经》、吕惠卿《建安用茶记》、熊藩《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北苑别录》、无名氏《北苑修贡录》、章炳文《壑源茶录》、顾元庆《茶谱》、范逵《龙焙美成录》、审安老人《茶具图赞》等等不下三十余种。这些茶书无不反映了宋人对茶的热爱,与饮茶文化的隆盛。

  日僧成寻于宋神宗时来到宋朝,他在《参天台五台山记》写道:“大宋国熙宁六年,惟观买来新历二卷,六十文;天下郡谱五姓括一部、蜀程图一帖、茶器十口,百五十。”宋朝的茶具真是太便宜了,一口茶器竟然不到十五文钱。这为宋人更广泛的饮茶,提供了基础的保证。宋代古城武宁县遗址,出土的三十余家宋代民居中,几乎是家家都能找到精美的茶具,共计出土的精巧茶具达百余件之多。

  张元干《浣溪沙》词云:“棐几明窗乐未央。熏炉茗碗是家常。”饮茶已成为宋人的家常,是宋人生活中最要的组成部分,人们不可一日无茶。华岳《田家》诗曰:“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李廌《田舍女》诗曰:“东村定婚来送茶,翁妪吃茶不肯嫁。”陆游《春耕》诗曰:“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朱熹《朱子语类》曰:“田客论主,而责其不请吃茶。”茶叶已成为宋人农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路德章《盱眙旅舍》诗曰:“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周南诗曰:“枳花茶似雪,留客共湘瓷。”欧阳庆甫诗曰:“客来访我惭无具,洗甑炊香更点茶。”林驷《榷茶》曰:“宾主设礼非茶不交,而私家之用,皆仰于此(茶)。”宋人无名氏《南窗纪谈》记载:“客至则设茶,欲去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上自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宋人用茶招待客人已成风尚。
  宋人喜爱以茶会友,盛行各种茶会。蔡京《延福宫曲宴记》记载宋徽宗与大臣茶会时亲自点茶:“上(徽宗)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凌万顷《淳佑玉峰志》记载:“率乡之寓贤士友聚拜于明伦堂,会茶而散,礼仪雍雍,长幼有序。”王十朋诗注云:“予归与诸友讲茶会,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者罚。”朱彧《萍洲可谈》记载:“太学生每路有茶会,轮日于讲堂集茶,无不毕至者,因以询乡里消息。”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更有城东城北善友道者,建茶汤会,遇诸山寺院建会设斋,又神圣诞日,取缘设茶汤供众。”耐得翁《都城纪胜》记载:“又有茶汤会,此会每遇诸山寺院作斋会,则往彼以茶汤助缘,供应会中善人。”梅尧臣《依韵和邵不疑以雨止烹茶观画听琴之会》诗曰:“弹琴阅古画,煮茗仍有期。”可见宋人茶会内容丰富,点茶、斗茶、品茶、赋诗、闲聊、弹琴、赏画、弈棋、学礼、行仪、助缘等等活动项目。

  日僧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记载:“天晴。于教院讲堂讲会之次,有茶饼。道新所储,八十余人同吃。”日僧成寻记载的正是宋神宗时他参加的教院讲堂的茶会,参加茶会有八十人之多,这里的茶饼当是宋朝的御茶“龙团凤饼”,很可能就是当时的新品“密云龙”,其一片价值至少二两黄金。八十多人同分享,当是乐事、美事。宋僧惠洪《郭祐之太尉试新龙团索诗》曰:“政和官焙雨前贡,苍璧密云盘小凤。京华谁致建溪春,睿思分赐君恩重。绿阴院落春昼永,碧砌飞花深一寸。门下宾朋还毕集,碾声惊破南窗梦。高情爱客手自试,春雾脚萦雪花涌。我有僧中富贵缘,此会风流真法供。”这次茶会门下宾朋毕集同饮的很可能是徽宗政和时才造出的新品“龙团胜雪”的小凤团茶。其一片价值达四两黄金。宋人同享好茶,以饮好茶为容、为幸。

  宋人饮茶是中国历代最盛时期,也是饮茶最有文化的时期。宋以后,中国的饮茶文化开始逐渐衰落。但当今日本人的饮茶方法与茶道皆来自于宋。日僧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记载:“诸大师来座,点茶。未时,广梵大师与上官一人、中天二人共来,点茶汤,看法花坛庄严,感欢无极。”日本古籍《吃茶往来》记载:“会众列座后,亭主之息男献茶果,梅桃之若,冠通建盏,左提汤瓶,右曳茶筅,从上位至末座,献茶次第不杂乱。”显然日本人用宋朝的茶盏,学着宋人的点茶方法饮茶。日本《类聚名物考》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在《茶史漫话》中指出:“正是中国(宋代)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宋人的饮茶文化与风俗在日本不断留传、依然光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