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记——老将弥坚新秀潮涌,华语影坛刀光剑影》
第53节

作者: 方三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2-20 08:47:54

  3、偷票房:诚实值几个钱?
  吐槽马甲这篇文章写得好,也很及时,基本上科普了各种偷票房的手段。直接上文,不多补充:
  偷票房这件事前几年就有,但没被人捅破篓子,媒体关注度也不大。去年盗梦空间被偷也只在少数影迷群中引起波澜,今年真正把这个行业毒瘤话题炒大的还得多亏两类片子:一类是建党伟业、杨善洲、飞天、郭明义等献礼片,七月变形金刚上映时,偷票房事件得到空前关注;还有一类是青年新秀参演的电影,韩庚等人的粉丝群体积极监票晒票的行为非常值得肯定,这也给部分影院带来舆论压力。

  坦白说,偷票房的动机既有下游影院/院线对利润的无下限追求,也有上游电影局对票房GDP的盲目崇拜。中国的电影产业才兴起十年,缺少规范,很多情况下是摸着石头过河。我认为高人气明星(非职业演员)参演电影有各种利弊,但他们背后的大量粉丝无形间在为规范市场尽绵薄之力。观众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花钱看电影,不仅要图个乐呵,还要货真价实。现在电影上升到产业高度,对坐在官位上的人来说,数据就意味着政绩。每年有两个数字最重要:全年总票房,国产片票房比重。前者意味着市场有没有做大,后者意味着国产电影有没有做强。尤其是后者,比重降低了官位还怎么升?所以我很肯定,作为文化产业振兴开局年,今年的国产片票房比重必然在50%以上。

  和其他行业盲目追求GDP一样,好电影出不来,数字再漂亮都是虚的。我不管失恋33天有什么好坏,这种宣传制作走正道的片子才是未来中国电影的样板。国产片如果在本土都不能靠堂堂正正的宣传和实实在在的故事打败好莱坞商业电影,还谈什么国际竞争力?影院的下三滥无法根除,但会慢慢受到规范;可是把未来5年发展目标定在350亿的韩三平们,会在政策压力下继续搞小动作吗?我毫不怀疑中国电影今后的高速发展,也不怀疑这个目标的最终实现,但我希望实现目标的手段是诚实的,健康的。

  靠改数字登榜的电影,不值得骄傲。败坏行业的风气不说,失掉公信力的还是国产电影这块牌子。
  记住今年的四幅神迹逆跌曲线
日期:2011-12-21 06:58:25

  4、华谊传奇结盟:开启中美制片公司合拍潮
  张艺谋只是个体,他可以拓荒,可以领头,但没法控制整个电影圈的发展方向。而华谊这样的企业则有这个实力。看中国电影以后怎么发展,几家大制片公司的决策和选择尤为重要,他们有能力影响大盘走势。关于华谊的问题之前有一个大专题在讲,这里不再展开。实际上今年有几件中美合作的大事需要在年终结尾时记一笔:
  (1)华夏、星空大地与相对论(Relativity Media)战略合作
  (2)华谊传奇在香港成立传奇东方影业/与韩国UAM战略合作
  (3)梦工厂最早将于2012年1月进驻中国,与上海文广合资建立东方梦工厂动画公司
  (4)小马奔腾入股全球顶级特效公司Digital Domain
  这几个项目是我印象比较深的,如有遗漏,欢迎补充。表面上看,这些都是资本活动,合作办个公司,或者给对方企业投点钱做个股东;但文化产业有其独特性,如果只把眼光盯在钱上会出问题。王中磊之前在微博上针对外界批评有段回复,大意是“为什么不是殖民别人,不要那么不自信”。这种想法太过天真。对外合作这条路要走,但今年华夏和相对论被RQ组织杯葛的事情说明中资企业进军海外非常艰难,未来可能很多意想不到的政治因素会干扰这一进程。如果只想拍娱乐无脑片赚快钱,好莱坞片商也是乐意的,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想让中国人掏钱,就要让他们在银幕上看见自己熟悉的人和景。但你如果想拍有深度有立场的电影,先咀嚼一下西媒对金陵十三钗的态度。

  我刚才被恶心到了,活生生恶心。纽约时报一小时前刚出一篇影评,建议有时间有精力的朋友翻成中文贴出来“共赏”。同时建议翻译福布斯Shaun Rein今天新出的文章‘Shame on CNN for Its Christian Bale Stunt’,看看美国人自己怎么打CNN脸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英国卫报、洛杉矶时报等媒体机构代表着西方社会真正的精英阶层的观点,一部金陵十三钗让这些媒体又是扣propaganda的帽子,又是喷故事老套不符合真实,这是怎样的种族思维在作怪,怎样赤裸裸的双重标准在作怪?这几家拥有顶级话语权的媒体在不了解也不愿了解中国历史的情况下,在电影还没大规模放给西方普通老百姓看的情况下,就已经给作品定性了。Propaganda是什么词?它是一个让西方民众把文艺作品与“洗脑”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强烈心理暗示!纽时大呼《金陵十三钗》“没有观点立场”,而《南京南京》这样的好作品是“有观点有立场”,因为日本军人在里面的“人性”有说服力。去你妈的人性!

  我跟踪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西媒对金陵十三钗的报道倾向。如果说在北美试映之初还是比较纯粹的影评的话,那么在经历了这些主流媒体的强势引导后,一些比较晚关注十三钗的真正的娱乐或电影媒体在报道时开始出现变化:
  “投资最大的中国电影”前必加上“政府资助的”;
  介绍贝尔时必加上“陷入参与中国洗脑宣传电影批评的”;
  还需要多说什么?
  张艺谋拍一部“老套的”“爱国的”“有民族立场的”《金陵十三钗》多么有必要!CCP自己做过一些恶心事不代表中国的一切都是被粉饰、被夸张的,不代表是非黑白就能颠倒。美国的正义和人性就天然高贵不容置疑,而中国的正义和人性就必然不真实不可信,什么狗屁道理,滑天下之大稽!
  金陵十三钗映出众生相,国内三炮的嘴脸,国外精英的态度是多么鲜活。今天十三钗能受到这样的“礼遇”,明天其他的中国电影也可能有相同的遭遇。委屈吗?一点不委屈,就是要用最顶级的制作让好莱坞闭嘴。作为一个关注中国电影发展的人,我无法淡定也无法高高挂起。影视公司老总要记着,总有人会盯着你们兜里的钱,也会有人盯着你们的良心。对外合作要擦亮眼睛,别觉着美帝都是白莲花。跪着还是站着,未来五年见分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