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真有病——朱元璋的正面与侧面》
第27节

作者: 宗承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15 23:51:16
  朱元璋尽管出身寒微,没有受过孔孟的诗书礼乐的教育,但他并非仅仅是一个草莽英雄,在戎马生涯中也写过诗词,并有《御制文集》传世,集中就有朱元璋的一百多首诗词。其韵律意境自然不及李白苏轼,但豪情壮志却也有相当的艺术震撼力。
  《金鸡报晓》诗曰: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这是朱元璋在登基那天的清晨,由于激情满怀而当着群臣的面所做的一首诗。前两句可以看成朱元璋幼年期青壮期的写照,后两句则是描写英雄出世唤醒民族,横扫鞑虏的气概。而后徐达、蓝玉等将领带着洪武皇帝叱咤风云的气魄,击败蒙古残余军事力量,扫退鞑虏于极北。诗句已经超越了文艺作品,其气势绝非后人能比。
  《示不惹庵僧》诗曰: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 只管哓哓问姓名。
  这首诗表现了洪武皇帝的信念和决心,如果仅仅是杀尽江南百万兵的话,对于老僧来说问个姓名或许也就足够了。但是洪武皇帝此刻的信念已经不是留下个姓名,而是决心成为英雄了。成为英雄一定是要杀尽江北百万兵,这是洪武皇帝在留下这首诗以后做的事,他做到了。
  诗歌本身没有文艺价值,但是这首诗代表了汉人为复国的百年信念和决心。洪武皇帝和追随者,用行动证明了他们没有辱没这首诗。
  还有一首和黄巢有些相像的诗,诗曰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不过黄巢留给世人的是个乱臣贼子生灵涂炭的悲剧,而洪武皇帝的确战败西风,的确是配得上所谓的黄金甲。黄金甲基本上只有皇帝的禁卫军才穿的。
  另有一首《野卧》也气势不凡,尽显帝王的气派。诗曰: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对联作品
  上联: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
  下联: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多复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横批:花国寻梦
  此对联是朱元璋为南京的一家妓院所提的。其意图并不是为了提倡普通人去妓院,而是为了吸引富饶地区的财富,用来恢复被蛮夷践踏破坏地区文明的重建。洪武皇帝的功绩不仅仅是驱除鞑虏,而且还恢复了汉人的文化、礼仪,让这个悲惨的民族重新恢复了信念、自豪和荣耀。
  日期:2013-07-23 13:25:51

  在朱元璋创业的路上,至少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离开江淮,渡江攻占南京,开辟新的根据地。二是东征西讨,先后干掉了陈友谅和张士诚,打下了称霸天下的基础。三是步步经营,稳扎稳打地吃掉了北元。无论是通盘计划,还是具体战役,朱元璋都能分清轻重缓急。做出精确的计算,攻守有道。
  自攻克太平后,朱元璋一直在为攻取集庆做前期准备,前两次攻打集庆并不是他的真正目的。他是为了探敌虚实,消灭异己,全面接手郭子兴部。他采取的是先取四周,孤立集庆的方针,先后占领了集庆四周的溧水、溧阳、句容、芜湖等一些重要城镇。集庆处于孤立,三面被围,但是水路却被元军死死把持。因为在大军渡江后,朱元璋已将大小千百艘船只全部付诸江流,拿元兵毫无办法。
  为打破元军围攻,完成使起义军转危为安的重大战略转移,朱元璋决定发起采石渡江战役。朱元璋认为:取集庆必自采石始,采石南北喉襟,得采石,金陵不攻自破。至正十六年(1356年),六月二日,朱元璋率领徐达、冯国用、邵荣、常遇春、廖永安等,统兵万余,战船千艘,自和州东渡大江,水军将领廖永安和朱元璋同船进发。
  经采石一战,朱元璋全面击溃元朝水军,俘获了大量士兵和船只。由此打通了前后方的通讯联系,安定了军心,也彻底扫清了集庆的外围屏障,使其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于是朱元璋紧密锣鼓地进行攻取集庆的最后准备。
  日期:2013-07-23 13:26:19
  而这时候的元朝大军正全力与小明王周旋,根本无暇顾及这个新崛起的集团;各红军割据政权也正在竭力对付元军的进攻,还没有觉察到这个潜在的最大威胁。朱元璋得以不声不响地坐收鱼翁之利。从至正十五年到至正二十年,红军长驱深入,来回绕弯子死死拖住元军主力,使其疲于奔命,为朱元璋赢得了极其宝贵的发展机会

  三月初一,朱元璋亲帅大军水陆并进,三攻集庆。城外守军陈兆先部抵挡不住,战败请降,朱元璋又得降兵三万六千余人。然后合力猛攻,集庆城破,守将福寿战死,元帅康茂才率军民五十余万归降,蛮子海牙逃归张士城。 朱元璋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谕之曰:‘元政溃忧,干戈蜂起, 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诸如故。贤士,吾礼用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勿贪暴安吾民。’民大喜过望。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辟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葬御史大夫福寿,以旌其忠”。 设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以赵忠为兴国翼元帅,镇守太平。

  小明王得到捷报后,将朱元璋升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这一年朱元璋29岁。他从25岁投军仅仅4年时间,已经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地方长官和指挥十万大军的红军统帅。攻占集庆,初步实现了当年冯国用为其谋划的成就霸业的战略构想。小明王得到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后又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以下诸将都升元帅。这一年朱元璋29岁。从255岁投军仅仅4年时间,就已成为独挡一面的地方长官和指挥十万大军的红军统帅。攻占集庆,初步实现了当年冯国用为他谋划的天下蓝图中最重要的一步棋。

  日期:2013-07-23 13:27:14
  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以应天为中心地带向四面扩张。这时候的朱元璋想要低调都低调不起来了,他很快成为各路诸侯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居于应天两侧的陈友谅和张士诚。雄踞长江上游的陈友谅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跨有长江汉水之间广大土地,疆域广阔,军力强大,东南无二。矜其强大,日寻于长矛大镞之间。”而下游的张士诚也是实力雄厚,“南包杭州、绍兴,北跨通、泰二地”。朱元璋中居南京一带,处于东西两大强敌之间,卧榻之侧又岂能容他人酣睡。这时候的朱元璋虽然已经有了一些革命经验,有了一定的实力,但是对于自己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去,他的心里并没有一张清晰的地图。

  当年为了能够混上一顿饱饭,他进庙当了游方和尚;等到云游四方回到庙里,本以为可以过上一段安稳的日子;赖以栖身的庙宇又毁于战火,被逼投军郭子兴的帐下,也同样是为了活着。他协调各方关系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勇敢作战是为了获得军功以便能够得到提拔。而现在,朱元璋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为了一顿饱饭就容易满足的人。手里有了几万人马,却不知道究竟该去干些什么?要像那些草寇一样打家劫舍吗?要像那些军阀一样占山为王吗?他的心胸一步步大了,他的眼界一步步开了。目标渐行渐近,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日期:2013-07-23 13:32:03
  朱元璋在战争的初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进攻与防御体系,通常是打到哪里算哪里,好不容易占领了一块根据地,却又强敌环伺,无法向外拓展。如果要让刚刚发展起来的朱元璋去和那些实力强大的对手争夺发展空间,他要付出较大的成本与风险,而且失败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成功。作为一个实力偏弱的军事集团,朱元璋无法承受这种激进做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对于他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把自己的市场不断做大,不能只追求眼前的利益。

  元政府刚开始并没有将朱元璋的这支红巾军放在眼里,他们把主要精力都用来对付张士诚、陈友谅这些实力强大的军事集团。这样就给了朱元璋很好的发展机会,他可以避开与元军正面交锋,埋头扩充地盘,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打仗)和人事成本(军饷)。地盘大往往并不代表实力强,只有把所有资源集中于一个地方,才能产生局部效应,从而扭转战局。朱元璋在刚刚走上反叛之路时,总是在不断谋划形势,策划战略。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他决不贸然行动,而是不断等待或主动创造条件;等到条件成熟了,朱元璋才会选择断然出手,将对手彻底解决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