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枯荣:一个股民的挣扎沉浮》
第8节作者:
雷立刚 譬如,96年大行情里入市的股民,会对长虹等绩优股产生思维惯性,从而在99年行情里网络股的潮流中无所适从;而赶上了99年网络股狂飙的股民,则又会在2006年大牛市中对有色金属股的大涨无法适应。
就以我本人来说,我亲身经历了1999年和2000年网络股大潮,那种对“市梦率”的疯狂追逐,使我对“不同的行业应该给予不同市盈率”的观念深信不疑,在99年,钢铁股和有色金属股即使业绩再好,价格依然很低,仿佛即使它们每股收益超过一元,也命中注定它们股价不该超过10元,原因是市场认为它们只配拥有很低的市盈率。因此,到了2006年,尽管有色金属股业绩很好,我却习惯性地认为,它们只配继续拥有十倍市盈率,所以,在后来,当云南铜业之类的股票居然涨到80多元,我完全无法想象。
2006年的大行情里,尽管我收益也还算不错,但我几乎没涉猎有色金属股,原因就在于我之前的思维惯性,给我烙下了太深的对有色股的偏见。这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教训,它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许许多多的人,尽管性格不同,喜好不一,有的甚至还十分叛逆,但我们一旦进入股市,却总是那么容易被当时的市场氛围所“洗脑”,并让我们自己的操作思路被一种自己也常常意识不到的巨大习惯力量所钳制。而市场,则总是每隔几年,和我们之前的习惯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并让我们因为之前的惯性而错过下一轮行情里最主流的股票。
我用十余年时间,才终于明白,能不能更好地克服这个惯性,就是不同的投资者最终是否得道的分野之一。
<
日期:2011-04-09 15:40:36
13,消息
1997年春节前的那段日子,当老童成天在上海本地股上做着短线时,我则因为股票上的投入还太少,基本没把股票放在心上,成天为简潞的工作操着心。
自从决定了不分手,我就开始认真对待起简潞的工作问题了。机关单位福利并不好,但有个优点:复印室里有源源不断的纸张,而且可以自由操作。于是我乘人不备,利用单位的复印机,帮简潞制作了厚厚的自荐书,复印了整整50份。50份不是个小数字,每份有十多页,50份就是700来页,说来惭愧,我当时自责之余,又弥漫着占公家便宜的小喜悦。
而后,我让简潞将自荐书一股脑邮寄了二十个单位,可是都如泥牛入海,没有回音;我又陪着简潞,去了好几个大公司,上门递简历,心想,简潞外貌出众,上门去自我推荐,效果比不见面可能要好很多。
记得那时天气已冷,我们舍不得打车,全是我骑着自行车,驮着简潞,一家单位一家单位地上门,为此我还向蒋处长断断续续请了好几次假,理由是女朋友病重,在医院里打点滴,我要去守一守。蒋处长还真信了,一次他很体贴地对我说,你女朋友身体素质可不太好啊,怎么老是生病,搁我们二十出头那年代,男女谈恋爱重要的不是脸蛋,是身体好不好,身体不好的没人要。
然而,即便是上门自荐,效果也不理想。起初,是我陪着上门,后来为避免别人知道简潞有护花使者,每次我都只能等在大门外的寒风里。可是,多数单位当面就明确表示不要女生,还有些单位只进生源地是成都的学生,这些简潞都不符合。此外,还碰到了两个动手动脚的,面对青春靓丽的简潞,先是道貌岸然,随后暗示,再一看暗示无效,想着说不定以后再难碰面,现在能揩点油就揩点油,反正不揩白不揩。于是,只要周围没人,便骚扰起来,简潞惊魂卜定,回头只冲着我发火,再也不愿意上门递自荐材料了。转眼春节过去,简潞的工作依然没有眉目。
就在我为女友的就业焦头烂额之际,股市里也风云突变,一件大事突然发生了。事实上,股市所有的秘密与内幕消息,事后都可以在K线里看出端倪,只不过,当人们置身其中的时候,不可能有那样的清醒。
多年后回过头省视97年春节后开市第一天,其实延续了春节长假前既有的上涨趋势,但第二天,也就是1997年2月18日,股市却莫名其妙地大跌9%,当时的人们浑然不知原因,而今看来,应该是在那一天,市场里的消息灵通人士,知道了邓小平病危的消息。
股市,说到底就是一个浩大的江湖,里面鱼龙混杂,不同的资金,代表着不同的诉求,代表着不同的利益,代表着不同阶层的人。而处于不同社会链条里的人们,所能接触到的讯息是完全不同的,人类社会从来如此,以不同的社会地位,将人所能接触到的讯息隔离开来。我们常常会说,股市是不公平的,因为显然总有人事先知道内幕讯息,并依靠那些内幕获得收益。对此,我想说,世界从来就是不公平的,只要是人类社会,就必然将信息以地位高低进行分隔,即使没有股市,信息同样被按等级隔离,内幕无处不在。反而恰恰是股市,我们普通平民,还能通过K线的变化,以较快的时间猜测到某些内幕讯息,而在股市之外的浩瀚世界,许许多多的讯息,永远以绝密的姿态存在,远在寻常百姓想象力之外。从这个角度讲,股市其实反而比别处公平。
股市上充满了虚假的小道消息,并且,就算某个内幕消息是真的,当它传到寻常中小投资者耳朵里时,也就毫无内幕可言了,因此并不见得能带来经济效益。我那时所在的机关单位,应该说是规格较高的,处级干部成堆,厅级干部也不希奇,而即便在我们这样按说比其他单位更能接近内幕消息的地方,单位里多数炒股的同事,却并没能获得好的收益,不少还亏损累累。这个事实从一开始就教育了我,使我深刻认识到靠消息炒股不靠谱。炒股15年,我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从来不打听,不相信,不寻求所谓内幕消息,因此我赚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我自己判断的正确,而亏的每一分钱,都源于自己判断失误,我的眼光和判断是我盈亏的唯一原因,而非所谓消息。这,是我一直引以自豪的。
从我炒股的第10年起,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研究内幕消息对股市的影响,我惊讶地发现,在股市中,提前知道一个内幕讯息,并不见得就一定会获利,因为股市最后的损益,来自于大众对那个消息公布之后的反应,而在某些时候,即使你提前知道了哪怕非常真实准确的内幕消息,但你未必能猜测到市场会如何反应。
还是以97年小平逝世为例吧,2月18日股市的暴跌,显然源于消息灵通人士提前知道了小平病危,他们对后市的判断是:大众知道后,会普遍卖出,于是他们想提前一步开溜。然而,2月19日,股市却又大幅反弹7.58%,显然是另外一些知道内幕消息的人,却对这个消息的后果产生相反的判断,他们猜测在伟人逝世的时刻,国家尤其需要稳定,国家利益决定了会有主流资金托市,于是他们提前坐轿。这,就是在同一个内幕消息面前,不同的人的思考。
所以说,股市如此莫测,归根到底,还是人心的难测与人性的复杂,以及群体行为的羊群式冲动对这复杂性的放大。而这一切,在随后一天的2月20日,得到了更清晰而微妙的体现。
日期:2011-04-10 15:10:12
今天本来要出门踏春学习摄影,但为了避免这个帖子进度慢,中午之后一直写到现在,写完了第14章,赶紧发上来,大家将就着看,并欢迎斧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