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师生恩怨录》
第15节

作者: 崇效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9-21 12:24:33

  可好景不长,石达开带领太平军的主力向安徽杀来。当时吕贤基困守舒城,前景非常的不妙,李鸿章赶忙带领了几百兵勇到舒城帮忙。但这些对于阻击太平军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形势越来越不乐观了。怎么办?太平军马上就打过来了,硬抗的结果估计是以身殉国,吕贤基想这么做,可李鸿章不这么想。自己还年轻啊,就这么报销了,真是太不值得了,自己还有崇高的理想呢,还没实现就成了人名了。但是跑就会落得个临阵脱逃的骂名,怎么办?李鸿章很矛盾。最终在别人的劝说下,李鸿章还是决定溜之大吉。就在他逃离舒城后的第二天,太平军攻占了舒城,吕贤基投水而死,幸好李鸿章跑的快,要不真可能小命不保。而整个安徽的形势急转直下,到了咸丰四年一月,巡抚江忠源也战死了,庐州被占。李鸿章顿时感到前途的迷惘,面对强大的太平军他心有力而力不足。

  等到新的安徽巡抚福济上任后,他立即将李鸿章招入麾下。福济也算和李鸿章有师生之情,李鸿章考进士的时候,福济是副考官。福济对军事一窍不通,他便想到了李鸿章,至少李鸿章还带过兵打过仗,有些经验,福济想让他做自己的左右手。李鸿章的才能得到了发挥,他尽心为福济出谋划策,制定作战方案。但终究势力差距太大,整个安徽境内的形势没有大的改观。与此同时,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奉命回皖办理团练,这下父子两人同在一地作战,而却又无法见面。到了咸丰四年十二月,李鸿章在含山打败了太平军,这让他声名鹊起,荣加知府衔。转过年来,到了咸丰五年春,李鸿章随同副都统忠泰去攻打巢县,而父亲李文安也来协助。可没想到了,五月,李文安竟然积劳成疾死在军中。噩耗传来,李鸿章痛不欲生,立即动身去处理后事。可能是上天让李鸿章继续活下去,在李鸿章离开部队不久,太平军猛攻导致整个部队,只有忠泰一人逃了出来。如果李鸿章当时没有离开,后果可想而知。这样看,父亲的去世对于李鸿章来说成了一件幸事,他又一次逃离了死神的召唤。但此大败后,福济命令李鸿章迅速归队。李鸿章只好像老师曾国藩一样,放弃了丁忧在家守孝,而义无反顾地重新回到了与太平军作战的队伍里。他要为父亲报仇,在他心中父亲的死是太平军造成的,他要血债血还。当时,湖北战事趋紧,石达开会师西进,离开了安徽。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十月,福济会同李鸿章等人向庐州发起了攻势,一举夺了下来。李鸿章为此被授予道台,交军机处记名。咸丰六年九月,趁着天京事变的机会,李鸿章又在攻克巢县获取了战功,被赏赐按察使衔。

日期:2012-09-30 22:00:46

  眼看着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可不好的事情也接踵而来。李鸿章有了些名气,也就招致了别人的羡慕嫉妒恨,对他的非议声渐强,官场的倾轧也发生在李鸿章身上。这让李鸿章非常地郁闷,只有自己安慰自己,需求心灵上的解脱。从咸丰五年底到七年,李鸿章过得很窝心,作为一名汉人文官,没少收到排挤。虽然在短短五年里,他从七品升到了四品,上升的势头还不错,但和老师曾国藩比起来,那就相形见绌了,更重要的是这样被挤兑下去,可能就会原地踏步走,这是李鸿章不想看到的。怎么办呢?咸丰七年太平天国有了陈玉成、李秀成,安徽的局势更加紧张了。李鸿章厌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正好以给父亲守孝为名,在九月报请回家丁忧。朝廷倒是没拦着,估计在他们眼里李鸿章还属于可有可无的人,于是留给他道台的候补,让他回家了。至此,李鸿章第一次团练经历就此结束,不算成功,也不算失败,算是练了练手。这时的太平军可漫山遍野的杀来了,缺少了李鸿章的福济更不可能打败太平军。咸丰八年七月,庐州再次被太平军占领,福济被罢免。情况更加恶化下去,合肥也在太平军的攻击范围内。李鸿章的祖宅毁于战火,自己的妻子和幼子也在战争中死亡。这一定让李鸿章感到了自己的无能,连妻儿都保护不了,何况国家呢?在李鸿章疲于逃命的时候,老师曾国藩的部队出现在了安徽,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悍将李续宾带着湘军六千精锐来到了庐州三河镇准备和太平军掰掰手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