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全始末--改变大唐盛世的大事变》
第33节

作者: 平江过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26 20:53:21
  (连载更新)
  大汗军队紧急过来增援时,拔古野的武士早就撤退了,只看到地下一个无头的尸首仍然在流血,一代枭雄,横行大漠十数年的大汗,就这样送了命。
  东突厥帝国失去可汗后,全国恐慌,原本归附的附近五个部落,又转而归附唐朝。
  至此,东突厥汗国的国力不振,继任的大汗决定暂时修养生息,不再轻易对唐朝及周边部落动武。
  张守圭在这时来到幽州,虽然处于前线,但没有太多仗可打,日子也过得挺逍遥的。特别是这一次,可能是要平反他年轻时的遭遇吧,他遇到的上司,幽州刺史卢齐卿非常赏识他,而且认为张守圭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常常邀请他在同一个席子上平坐,而且对他说:
  “你在几年之后一定会当上幽州或凉州节度使,成为国家大力倚仗的将领,我才要把子孙托付给你,哪敢用对待下属的礼仪来相处呢?“
  张守圭在幽州几年,终究耐不住寂寞,他是闲不下来的人,没仗打就好像没事做,所以一找到机会就离开幽州,此后稳步上升,到开元十五年时,他已经是金吾员外将军,任健康军(驻扎今甘肃省高台县附近)使。

  宝剑终会出鞘,等待中,张守圭迎来了他人生中大爆发的机会。
  前面提到过,吐蕃自从松干赞布去世后,跟唐朝一直处于对峙的状态,双方在河陇(甘肃、青海一线)一带持续拉锯战。在李隆基即位后,吐蕃仗恃自己强大,跟唐朝的往来书信,都是用平等的礼节,措辞傲慢无礼,李隆基心里一直愤愤不平(大***心态也!)。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封禅大典结束后,宰相张说知道皇帝有讨伐吐蕃的意思,为了提早一步避免皇帝说出要征讨吐蕃,于是先向皇帝进言说:
  “吐蕃傲慢无礼,屠灭三族都不为过。但我们跟吐蕃之间,兵连祸结已经有十余年,甘州(甘肃省张掖市)、凉州(甘肃省武威市)、河州(甘肃省临夏市)、鄯州(青海省乐都县)都残破不堪,人民纷纷逃亡,就算打胜仗,所得也不会比失去的更多。最近听说他们有悔改之意,有心和解。但愿皇上能接受他们的归顺,使边疆人民解除痛苦的生活。“

  李隆基说:“吐蕃向来反复不定,难保这次是真心想和解,这件事,等我跟王君奂商量一下,再作定夺。“
  王君奂是谁呢?他此时任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都督兼河西节度使,是在一线对抗吐蕃的统帅,李隆基者这样说也很合理,张说无法反驳。
  张说退出来后,对侍中源乾曜说:“王君奂有勇无谋,一直想要打一场大胜仗来求功,如果和解,他的想法就无法得逞了,我料定他会跟皇上请求一战。“
  张说料的没错:王君奂晋见李隆基时,果然向皇帝请求跟吐蕃一战,他保证一定可以取胜。
  张说没料到的是,王君奂打赢了!

  日期:2013-07-03 20:42:01
  (连载更新)
  开元十四年冬季,吐蕃大将悉诺罗恭禄攻击大斗谷(今甘肃省山丹县南边),挺进到甘州(甘肃省张掖市),掠劫当地百姓,在抢夺了许多牛羊后,向南撤退。
  这是唐军布下的一个陷阱,唐军知道敌人要来,故意放他们进来抢劫。事实上,唐军早就派人从小路绕道进入吐蕃国境,在吐蕃军队回程时必经路上,放火把沿途的草木烧光。这时候是冬季,草木干枯,一点就着,一下子就把大片的草地烧的寸草不生。
  吐蕃军携带大批的战利品,兴高采烈,准备从原路返回。不料这时候天降大雪,吐蕃军队很多人冻伤甚至冻死,好不容易抵达积石军(现在青海省贵德县附近)附近,准备向西,继续前进时,却发现沿途草木已经被唐军焚烧殆尽,战马无草可食,饿死过半。吐蕃军于是命令主力部队轻装骑乘剩下的战马迅速穿过青海湖西行,殿后部队带领辎重牛羊沿大非岭(今青海湖南山)北麓缓缓前进。
  却说唐军设好局后,王君奂率军从凉州南下,另外秦州(今甘肃天水市)都督张景顺率军向西,两人合军。当联军达青海湖时,湖面已经完全结冰,于是踏冰渡湖到达青海湖西岸,准备全歼吐蕃。不料吐蕃主力部队已经远离,只剩下殿后部队,自然不是唐军的对手,吐蕃军被击破,大量军用物资及牲畜,被唐军掳获。
  此次战役,唐军在战略上的布局很好,但战术执行不力,所以未能逮到吐蕃军的主力,所以这一场胜利是要打折扣的。但王君奂仍然上奏这是一场大胜,李隆基看到奏章十分高兴,因为宰相们都反对打仗,只有他坚持,结果取得一场大胜(皇帝自己是这么认为的)。李隆基下令擢升王君奂为左羽林大将军,并加授其父亲王寿以少府监(从三品)的名义退休,作为对王君奂的奖励。
  不过张说在军事上的见解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王君奂确实不是一个真正一流的将领人才,他前一次的成功有运气的成分。
  开元十五年九月七日,吐蕃大军再度发动攻击,大将悉诺罗恭禄直接越过祁连山脉,进攻位于河西走廊最上端的瓜州(甘肃省安西县,此处距离甘肃新疆交界处不到两百公里),攻破,并生擒瓜州刺史田元献及王君奂的父亲王寿(距离王寿被封少府监不到一年,讽刺!),然后南下又攻陷玉门军(今甘肃省玉门市),然后把在玉门俘虏的和尚放走,让他们回到凉州,转告王君奂说:
  “将军平常自认为自己忠勇无敌,现在机会来了,请率军跟我们吐蕃决一死战,上报国家,下救自己的老父亲,如何?”
  对吐蕃人的挑衅,王君奂这次成了龟孙子,只能登上凉州城墙,望西哭泣,竟然不敢出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