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9-20 23:06:38
“消灭荷兰,占领西班牙,成为欧洲的主人。”太阳王路易十四手握权杖站在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宝座前心里想着极简单的道理,如果我占领了所谓海上强国的陆地,他们的财富终究是我的。
法国并不依赖海上商业生存,它有幅员广阔而又富裕的陆地。法国人很少出海经商,海外殖民地更是少得可怜,故而没有人要求国家掌握海上霸权。科尔贝的海上宏伟蓝图也就没人关注。人都是自私的,比如你远隔重洋在某个国家开了一家店,办了一家公司,自然希望祖国有能力保护你的私人财产。祖国的军队能够到达这个国家,甚至登上这个国家的陆地。这就是为什么海外华侨比国内更爱国的原因。法国恰恰没有这些人。
北上荷兰,南取西班牙。这是路易十四的兴趣所在。在太阳王看来,组建法国海军为了切断西班牙和西属尼德兰之间的海上联系,便于法军攻取西属尼德兰,就是现在的比利时和荷兰。当时荷兰已经独立,比利时依然受西班牙统治。另外还有一个目的,控制地中海。故而法国海军分成两部分,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同时造就了法国海军历史的悲剧,因为两个舰队是不相连的,一个在地中海,一个在大西洋,必须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绕过葡萄牙和西班牙才能会师,按照海战集中兵力的原则,两大互不相邻的舰队成为法国海军最大的短板。
不管怎么说,法国高调扩张陆海军强势崛起,整个欧洲散布法国威胁论。打了两次大海战的英国和荷兰停战,两个冤家出人意料与瑞典一起结成同盟。英荷瑞同盟目标一致,抵制法国扩张。一位英国外交官给议会的信中写道,一旦法国占领荷兰,预示欧洲将被征服。英国自然不愿意看到法国一统欧洲,放弃心中的仇恨,与荷兰的战争刚刚打完,转而支援起荷兰来。
日期:2012-09-20 23:11:44
太阳王之所以成为太阳王必然有过人之处。他只用一条小小的计策便成功离间三国同盟。
英国与荷兰的联盟最脆弱,因为两国一直在争夺海上霸权。第二次英荷大海战最后一战荷兰海军偷袭伦敦的耻辱依然让每个英国人回想起来感到脸红,而荷兰又公然将俘获的英国旗舰“皇家查理号”摆出来做为公共展品让大家参观。“这就是大英帝国最先进的战舰么?它真是太漂亮,有了它不愁展览馆卖不出贵门票。”
民族感情不能伤害啊。太阳王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送钱。世上没有不贪财的人,这句话说得有些绝对,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贪财。查理二世在九十九之内。英国皇室收入与财政收入是两码事儿,故而英国国王缺钱。太阳王又许诺将占领的荷兰和比利时的几个岛屿划给英国,其中包括两条主要贸易河流入海口的岛屿。
好事呀,好事。查理二世满口答应。但是,战争要找借口。否则怎么说服议会和人民呢。
借口太好找。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打个喷嚏也能传染疾病。查理二世告诉英国所有战舰的军官,所括小小海监船的船长们,如果荷兰战舰看到你们没有降旗的话马上开炮。
荷兰不断做缩头乌龟,通过忍让维持两国同盟关系,因为荷兰人知道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英国,而是南方数以万计虎视耽耽的法国骑兵。
查理二世把全英国最小的一只快帆船的船长找来谈心。帆船的船长非常激动,做为大英帝国最破的一条船的船长能得到国王的接见真是三生有幸啊。查理二世交给小船长一项重要的任务,去找荷兰海军,找荷兰最大的战舰,找荷兰最庞大的舰队,从它们身边通过,让他们一一降下旗帜向你致敬。
船长问道:“如果他们不降旗怎么办?”
查理二世笑了:“开炮,向他们开炮。”
船长战战兢兢道:“他们会击沉我的。”
查理二世一瞥嘴:“你是爱国者。”
当小破船从荷兰海军庞大的舰队身侧驶过时,一艘接一艘的荷兰战船降下他们的旗帜。
荷兰人强忍内心的痛苦,为了国家孙子要装。但是,荷兰人也意识到,英国人离翻脸的日子不远。
日期:2012-09-28 16:16:42
大清王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3月23日,英国海军不宣而战,突然袭击了一支荷兰商船队,查理二世对外宣称荷兰人没有向英国船降旗,当时人类没发明照相机,降与未降只能凭人的一张嘴来证明,而人类的嘴巴惯于撒谎。
查理二世太大意,以为荷兰人准备不足,实际上荷兰人的大炮早已对准肆意挑衅的豺狼。英国舰队的攻击失去奇袭效果。拥有12艘战列舰以及6艘小型战舰的英国海军竟然只击沉仅有5艘战舰组成的荷兰护航队的1舰战舰。原因很简单,因为庞大的商船队里至少有20只武装商船。英国海军用一场失败的奇袭战向他们尊敬的国王陛下致敬。
失败,查理二世心中却充满快乐,他坚信失败只是暂时的,成功马上到来,法兰西帝国的陆军正势如破竹般向荷兰境内挺进。
谁也不能否认太阳王时代的法国陆军,如同谁也无法否认拿破仑时代法国陆军的强大。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法兰西的骑兵和火枪手们攻占了一座又一座荷兰城镇,进逼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法国舰队扬帆起航进入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合舰队会师在即。水陆并进,英法两国联合起来的实力远在荷兰之上,小小荷兰面临灭顶之灾。
战争的魅力在于看似强大的军队未必获取最终的胜利。荷兰人采取了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掘开保护阿姆斯特丹的默伊登堤坝,汹涌的洪水淹灭土地,同时阻挡住法国陆军前进的脚步。荷兰其它未沦陷的城市纷纷效仿首都打开各自的防护堤,海水涌出,一片汪洋,孤零零的城市仿佛屹立于水中的岛屿。
荷兰人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海军,如果荷兰舰队被打垮,他们也就失去最后的补给线,那时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65岁高龄的德·勒伊特再次站出来,英雄来挽救他的祖国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从小在海战中长大的荷兰老将用胜利告诉世界,他是纳尔逊出现之前最伟大的海上将领。
实力对比,无疑英法联合舰队占上风。德·勒伊特制定出大胆计划,先发制人,趁英国海军与法国海军尚未会合之际发动突袭,先攻击英国舰队。但是,他的计划被拖拖拉拉的荷兰政府耽误了。等荷兰海军出发时英法舰队已经顺利会师。德·勒伊特随即改变战术,率舰队迎击联合舰队。眼见双方越来越近,彼此到达对方大炮射程范围。德·勒伊特突然下令荷兰舰队返航。
荷兰海岸多浅滩航行危险,英国海军指挥官约克公爵没有追击,而是保守地回撤,回到英国东海岸海军基地索莱湾。
约克公爵没有料到,英舰队回航之时德·勒伊特却下令荷兰舰队尾随前进。
经过观察,德·勒伊特发现索莱湾的英法联合舰队分成三个分舰队停泊,两个英国分舰队和一个法国分舰队,共计74艘战舰。
德·勒伊特下令进攻,惨烈的海上战斗再次打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