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自己的命运改变……》
第56节

作者: 改命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提王暮生如何的担心,不多会,村长王志民也早早来了,他告诉大家先不要去干活,先开个会。
  时间过的很快,大部分屏东村的村民都是踩着点来的,通过众人的口传,都知道要开会。于是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说着些家常理短,好不热闹。
  见众人来的差不多了,王志民这才拿了个扩音大喇叭,清了清嗓子,道:“咳咳,我是屏东村的村长王志民,你们有的认识我,有的不认识我,不过没关系,只要能听懂我的话就行了”
  下面一阵轰然大笑。
  “大家也发现周围出现许多的生面孔,不错,是周村的。为什么呢?是为了赶工!因为秋收快到了,所以要赶时间,任务还是很重的”顿了顿:“为了公平起见,现在决定按每栽一棵树十元,最后按量多少来付钱,当然有不愿一干的可以回去了”。
  此话一出,下面静悄悄的,并无人离开。众人都不是傻子,一人一天只要栽个六颗树,那六十元不就来了啊,农民虽然没有多少文化,这点账还是算的清楚的。
  见无人搭话,王志民正要做进一步解释,这时屏东村一位壮汉带头大声道“那我们之前挖的坑,一颗都没栽,那树坑不是白挖了啊”
  “就是啊,他们小周村来捡便宜来了,不公平啊”
  “不行,我反对”

  “你们凭什么反对,这是人家老板商量好的了”小周村人也不甘示弱的反击道。
  看见下面乱糟糟不成样子,杨天启扯着嗓子,运起丹田喊道,“大家静一静,听王村长说完”。
  众人只觉得耳边一阵嗡嗡的鸣叫,并伴随着轻微的疼痛,瞬间安静下来。
  王志民投了一个赞许的眼神,接着说道,“好,听我说完,刚才大伙提的问题,我也想过了,之前干完的天数,仍然按六十元一天结账,至于挖的树坑呢,归屏东村全体员工共同所有,小周村,因为你们后来的,这只有你们自己重新挖了”

  “好了,十人一小组,自己组队,选出队长,等干完活,不仅栽树最多的前三名有金钱奖励,组长也有一份额外的红包”
  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虽然还有一小撮人有意见,可大多数人还是赞同的,没办法只有同意了。
  王志民,刚说一句‘解算、干活!’。众人分成多组,便扯着小腿,像吃了兴奋剂嗷嗷叫向山上奔去。
  “我和木匠一组,你们别跟我争啊”
  “不行,我跟木匠一组!俺们家离得近”
  “近有毛用,木匠我和你一组,我力气大”
  远远传来众人的争吵声。至于他们怎么分配,是他们自己的事,杨天启可不会闲惹一身骚。
  此时山脚下,只剩下杨家三口和王志民一人。忽然,众人相视,大笑起来。其中的韵味,不言而喻。
  人多力量大,再加上良好的奖励措施,使得村民爆发出十二分的热情,种植果树。
  天道酬勤,辛勤劳作,挥洒汗水的众人,如愿以偿的拿到报酬,而杨天启同样达到他的目标,众人皆大欢喜,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有人说秋是凄凉的季节,可对于农民来说秋是丰收的喜悦。携带着赚钱的劲头,众人欢天喜地的投入秋收之中。
  “他二爷,今年黄豆结的饱满啊,有料,大丰收啊”有人老远便打了招呼,脸上的笑容,跟弥勒佛似的,亘古长存。
  “嘿嘿,你家也不错啊,苞米地的玉米,把秸秆都压坏了”相互调笑着,这不是吹捧,是丰收的喜悦。
  “哈哈,风调雨顺,颗粒饱满啊”
  “走,走,赶紧忙活去”

  东家推着板车,西家牵着老牛,身后跟着土狗,向田地里冲去,镰刀挥舞,金色的浪潮刷刷的倒下,那不是浪沙,是沉甸甸的果实。
  杨天启家,今年种了三亩黄豆,一亩玉米和一亩花生。如今杨天启家的果树,全部栽完。全家人在杨父的号召下,又投入轰轰烈烈的大秋收之中。
  站在自家的田梗上,望着排列整齐的黄豆,金黄色的叶子在发挥着最后的余热。微微清风拂过,刷刷的声响接二连三不断,那是果实的丰收之曲。
  “小启,楞什么啊,割啊”杨开山撸起袖子,准备开干,头一抬,见杨天启在田地头发呆,便喊了起来。

  “孩子他娘,我怎么说来着,小启只是虱子头上三分热,在家嗷嗷叫,要来割黄豆,现在呢,傻眼了吧,撂挑子喽”杨父满脸揶揄,在来田地的路上,杨开山还跟杨母打个赌,赌的就是杨天能坚持割黄豆多久,输了的人就要给赢的人洗脚一个月。
  杨母一听,铁定不能示软啊,当即力挺儿子能赢。杨天启这段时间的表现,她可是都瞧在眼里,看在心里。从一文不值的穷小子,到如今的身价千万,这本身就是个了不起的成绩。过人的洞察力和魄力,加之辛勤的努力,种种因素铸就了儿子的成功。
  “爸,妈,我马上开工”杨天启撸起了袖子,露出结实的手臂,拿起镰刀,搂着成束的黄豆,贴根底就一刀下去,刷的一下,应声而倒。起先由于生疏,所以割的没有杨父他们麻利。毕竟自从他上高中起,就没有干过农活了。家里的众人为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硬是不上他干活,直至大学毕业。
  “哈哈,孩子年轻力壮,还没咱俩割的快呢”杨父嘴里说着,手脚可不慢。只见那黄豆的秸秆,就像遇到克星似的,纷纷‘倒戈’。
  “你啊你,现在还和孩子争强好胜啊,越老越糊涂喽。儿子多久没割过豆子啦,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儿子上大学,那是拿笔杆的人,岂是你那镰刀的对手?”杨母听到老伴这么样的调侃儿子,顿时像老鸡护食似的,为其辩解。
  杨父讪讪的摆摆手,在和老婆的较量中,十之**是他输,这是一贯的苗头。无奈,杨父弯腰继续收割起来。
  随着动作的熟练,杨天启收割豆子的速度越来越快,动作一气呵成,渐渐只能看见残影。

  杨母与杨父一边小声的聊天,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镰刀。时间总是在忙碌中过的快一点。忙碌使得人心无杂念,忘却时间。
  杨父他们割完眼前的豆子,正想转弯继续收割,不料却扑了个空。
  “啊,这也太快了吧”杨父直起腰,嘴巴张的老大,满脸不信之色。
  此时的杨母也收割完她所负责的地方,听声,便转头看去,只见三亩地大小的只剩下窄窄的几行豆子没有收割,其他的早已收割完毕。
  “老伴,这孩子干活也太猛了啊,你看”杨开山手一指,顺着他的手势看去,只见一个身影不断的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刀起刀落,棵棵皆倒。

  “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生的儿子”杨母现在可是越来越自豪,儿子在养殖方面已展露本事,收获不菲。如今干农活也是好手。
  杨天启卖力收割,完成本是需要他们收割两天的工作,“咦,爸,妈,你们干什么的啊,看我干什么”杨天启抬起腰,便见父母笑吟吟的看着他。
  “小启,身体素质不错嘛”杨父把眼前的功劳归功于杨天启的身体素质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