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
第24节

作者: 卢洪营
收藏本书TXT下载
  秦远说:“好的,那就天蓝色的。”
  林纾上下看了他一眼,已经开始设想他穿上毛衣的样子了:“你穿起来一定好看。”
  秦远说:“等你织完我试试看。”
  “我想十天内织完。”

  “十天挺快的。”
  “我觉得太慢了。”
  “不慢,挺快的。”
  “我想三天就织完。”
  秦远说:“三天织不完。”

  林纾说:“你怎么知道?”
  “我妈都织半个月。”
  “我不睡觉,织三天,最多五天。”
  ……
  两人这么你一句我一句,聊得正欢,忽然传来笃笃的敲门声,透过玻璃一看,原来是常卫国和孙立虎。

  孙立虎一进来就嚷嚷:“秦远,你小子怎么还不走?觉得这里舒服不想去训练了是不是?”
  秦远摇头:“不是我不走,主治医生说我失血过多,今天不能出院。”
  “扯淡!谁跟你说的?我刚才还见那医生了,他说你随时可以出院,注意伤口别发炎就可以,不影响训练,谁跟你说今天不能出院了?”
  秦远疑惑地把目光转向林纾,林纾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冲着孙立虎一撅嘴:“要走就走呗,我又没拦着他。”
  说完她红着脸从孙立虎和常卫国身边快速跑出去了。

  常卫国笑呵呵地说:“你看,你看。”
  “好啊你小子,”孙立虎过来砸了一下秦远的肩膀,“我当你为啥赖着不肯走呢,原来是在这里搞对象呢!”
  “我没……”
  “别解释,快起来跟我走!”
  秦远连忙从床上爬起来,回去培训。

  日期:2008-5-21 10:55:00
  (60)
  这个被孙老虎称为“魔鬼训练”的特工培训可谓人才济济。除了秦远之外,其他人都是从部队里面挑选出来的精英,在选拔之前就对对火药知识了解较多,而且各有专长,孙立虎培训的重点并不在于培训他们如何解线,倒不是因为解线不难,而是因为孙立虎自己不够精通。解线看似简单,就是那些知识,只不过线路变换的方式不一样。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有无数种线路变换方式,所以拆线的难度才被放大到无穷大。对一个布线的高手来说,光是用来迷惑你的线路就可以让你在里面缠绕个几分钟了,而这几分钟,丨炸丨弹早就爆炸了。等你被炸得粉身碎骨的时候还不知道关键线路在哪里。

  孙立虎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难度,尤其是出现在越南战场上的丨炸丨弹,则难上加难。如果不这样的话,前面两批派去越南的拆弹专家就不会失败了。
  两年前,苏联过来的一位拆弹专家奥斯特什京在交流会上说:“布置丨炸丨弹线路和拆除丨炸丨弹线路就好比是围棋中的对弈,不了解围棋的人会以为它比象棋容易得多,因为象棋有许多种棋子,功能各异,变化多端,而围棋中对峙的双方只有黑子和白子,你下一枚黑子,我下一枚白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是实际上呢?围棋不比象棋容易,反而要难得多。拆弹也是这样,安装丨炸丨弹的人布置线路,他要让线路越复杂越好,越迷惑越好,越精巧约好,而拆除丨炸丨弹的人要解开线路,他得让线路越简单越好,越准确越好,越直接越好。对弈的双方一个布局,一个解局,只用一堆导线绕来绕去,谁能把对方迷惑了,谁就能赢。不过拆弹人员面对的困境就是,对手不只会在线路上做手脚,还可以在很多地方设置陷阱。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将大脑绷紧,提防周围的一切,要到一只苍蝇飞过去你都能立刻把它抓下来的程度。但是呢,我们又必须放松,因为只有给自己放松你才能有良好的发挥。说起来紧张和放松在拆弹的时候就是一个悖论,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个悖论中间找到一个度。”

  奥斯特什京是世界著名的拆弹能手,在二战中屡立奇功,他对于这个行业(也可以称为行业)的理解可谓真知灼见。他也的确将大脑绷得非常紧,导致他才四十多岁的时候头发就掉光了。闪闪发亮的光头给了奥斯特什京足够的发言权,不过孙立虎觉得奥斯特什京忘记了强调一点,就是对弈双方的不平等性:布置丨炸丨弹的人不用像拆除丨炸丨弹的人那样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也就是说,对于拆弹人员来说,这不光是智力的拼搏,还是胆识和魄力的体现。

  要知道这一点有时候可是决定生死的。
  日期:2008-5-21 13:58:00
  (61)
  孙立虎不是天才,自知没有太大的本事将各种拆弹方法传授于他们,再说即使他是天才,也没法数得尽丨炸丨弹线路的变换方式,对于拆弹人员来说,必须做到的是以不变应万变。所以他要给这些准特工人员培训的时候,重点就放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上。至于理论技术方面,他只能尽自己所能,这就好比数学物理一样,深奥无比,但老师能教的只有那么多,关键还要看各人的领悟能力、探求能力以及在这方面的天赋。

  拆弹再神秘也就是这么几个步骤:
  一、确定爆炸物周围环境,排除或保护会起到连锁反应的危险物;
  二、疏散人群,确定丨炸丨弹杀伤半径,一般来说至少要让人群疏散两倍以上的距离,以防丨炸丨弹内置有钉子铁片等,如果有的话,丨炸丨弹爆炸时会飞得更远;
  三、确定爆炸物类型及其引爆方式并作出相应应急措施,丨炸丨弹类型是液态还是固态?比如TNT,可塑,丨炸丨药,引爆方式导火索、压力、遥控、线路。
  四、拆除。
  当然第四步是关键。排除技术方面的问题不讲,对这些精英来说,在拆除丨炸丨弹的过程中很难的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孙立虎一直觉得心理素质跟拆弹技术同样重要,也就是说玩这个必须胆大,该仔细的地方要仔细,该出手的时候敢于放手一博,心理素质往往决定着技术的发挥,也决定了你有没有赌博的胆量。
  所以孙立虎培训拆弹特工的重点是要给他们塑造一个冷静、沉稳、敏锐的心理。特工的心理素质是什么样的心理素质?那是一种对自己情绪的极端控制力,可以应上一句话: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这绝对不夸张,正是因为极端,所以才难以达到。严格来说,特工的训练要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得进行,十二岁到十六岁是塑造人性格的最佳年龄,十六岁到二十岁其次,过了二十岁就很难了。但是由于目前需要的是临时特工,所以没法找年龄小的过去。这也让孙立虎在培训的时候倍感压力,想要锻塑一个成年人的性格和心理,是很难的。

  日期:2008-5-21 21:57:00
  (62)
  不过孙立虎在培训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人,秦远,他具备这种冷静沉稳的心理。无论什么情况,他都冷静得很,能沉得住气,这份冷静跟他的木讷又是如此契合,以致于让人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天生就不会说话,天生就没有表情。他知道,这不光跟秦远本身的性格有关,还跟他的经历有关。
  除此之外,秦远在物理数学化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才华更是令人惊讶的,电路方面的知识一点就通,而且还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像是一个高中生所能散发出来的智慧。
  总而言之,在孙立虎看来,秦远绝对生就是特工苗子。
  让孙立虎烦的就是,每天在培训开始和培训结束之前都必须朗诵五分钟的《毛主席语录》。朗诵结束后,督政人员还会提醒大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