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狰狞面孔》
第23节

作者: 王维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旺夫的老婆,是任何男人都求之不得的宝贝。司马炎一向宠爱杨艳,除了夫人容貌秀丽外,何尝不是感激她带来的福气呢?杨艳先后为司马炎生下了三子三女,长子司马轨早亡,次子司马衷被扶上太子位准备接班,三子司马柬亦被封为秦王。
  杨艳原本没打算这么早就为儿子娶媳妇,皆因某人不敢去凉州打仗,为了有合适的借口当逃兵,就主动提起了这门亲事。
  这个人,就是西晋著名的反派明星:贾充。
  贾充,山西襄汾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十七岁时承袭亡父爵位为侯。贾逵为曹魏立有大功,贾充则为推翻曹魏不遗余力,协助司马师、司马昭兄弟,镇压了反马拥曹的“寿春三叛”。不过,贾充之所以臭名扬天下,却源于一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帝造反事件。
  魏甘露五年(260年)夏,第四任曹魏皇帝曹髦在眼睁睁看着权柄从手中滑走后,实在忍无可忍。终于,多年愤恨一朝爆发,他喊出了一句震古烁今、妇孺皆知的名言: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司马师五年前已重伤而死)”
  然后,曹髦拔出佩剑、登上辇车,率领卫士、奴仆、侍从,擂鼓呐喊而出,直杀司马昭巢穴。侍中王沈此前跟随曹爽站错了队,这回吃一垫长一智,拉着另外一个哥们乘空溜走向司马昭报信。时任屯骑校尉的司马伷急忙在东止车门进行阻拦,谁知部众在曹髦左右大声呵责下一哄而散。眼看司马昭形势危急,关键时刻,中护军贾充率部出现了。

  双方在南宫门混战成一团,曹髦不失老祖宗曹操之勇,亲自挥剑向前,逼得贾充部众不停后退。于是,以下精彩对话出现了:
  太子舍人成济问:“情势紧急,应该怎么办?”
  贾充答:“司马公厚待你们,就是为了今天;今天的事,有什么可问的?”
  中国方块字的奥妙,就在于表意的不确定性。毕竟皇帝造反没有前例可寻,如何妥善应对,绝对是道大难题。成济只是个打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所以要向鬼点子多的贾允问主意。太极高手贾允功夫一流,在电光火石般的瞬间,居然能作出如此语意含糊的回答,怎能让人不佩服!
  贾允后来解释说,他要誓死保卫司马昭,坚决阻拦曹髦伤害主公。成济当时的理解,是借机向主子表功,索性干掉曹髦算了!于是,成济一矛捅过去,曹髦顿时倒在辇车之前,气绝身死。两人的结果,因此大不一样:
  二百五成济成了替罪羊,被司马昭以替君报仇之名诛杀三族。他死前仍极不服气,因为不明白一个简单的基本道理:皇帝,只能被秘密处死,岂能当街进行刺杀!
  至于贾允,虽说杀他的呼声很高,但司马昭鉴于若弃掉忠心又好用的贾允,只恐往后就没人为自己卖命了。于是,司马昭只好顶着骂名,硬把贾允保了下来。
  所以,孙皓一骂贾充奸邪不忠、谋杀君王,贾充就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了。

  晋泰始七年(271年)秋,司马炎任命贾充为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这年秃发树机能与北地胡(匈奴)联手击杀了凉州刺史牵弘,声势好不凶猛。贾充不想去西北送死,却又无法推辞,整日忧心如焚。他拖延了四个多月,依旧无计挽回,拖无可拖之后,不得已硬着头皮哭丧着脸上路了。
  在洛阳城西的夕阳亭,当高官们为贾充摆下盛宴饯行之时,贾充死党中书监荀勖终于想出了一条绝世好计:
  “君命难违,不过如能把女儿嫁给太子,届时就是想走也走不了!”
  “谁能进行这件事?”
  “我去试试!”

  荀勖向同党越骑校尉冯紞说明利害关系后,两人便开始积极活动:
  首先,他们通过贾充老婆郭槐,以重金厚帛贿赂了皇后杨艳。
  然后,荀勖在朝中筵席上率先挑起太子纳妃的话题,赞美贾充女儿为天下第一美女,而且品德贤淑,和太子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皇后杨艳和太子太傅荀顗(贾充四人帮的另一大将)两人也在侧旁猛敲边鼓。
  不料,司马炎心中已有了合适的太子妃人选。她,就是司空卫瓘家的女儿。
  日期:2012-02-05 21:12:41

  36、监军
  卫瓘,山西人,小贾充三岁而大羊祜一岁。和贾充一样,卫瓘十来岁就承袭父爵做官了。由于出身书法世家,他师承张芝书法传统, 写得一手好隶书和章草,自称得张芝之筋,风格流便秀美。卫瓘在尚书台任职时,与另一书法名家索靖共事,两人被合称为“一台二妙”。
  不过,书法对卫瓘来说,仅是一项业余消遣。他的真正长项,其实是谋略。卫瓘玩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致玩出了大名堂。他天生擅长交际,和谁都能拉上点关系;同时,他也善于保护自己,跟谁都保持点距离。当时名臣傅嘏看好他的潜质,称赞其为春秋时卫国大夫宁武子一样的人。(宁武子,姓宁名俞,武是死后的谥号,孔子所钦佩的人之一,卫国政坛不倒翁。)

  钟会、邓艾带着倾国之兵伐蜀之时,四十多岁的卫瓘被司马昭委任为监军,负责监管这两匹脱缰的野马。邓艾灭蜀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干了太多出格的事情,遂被钟会、卫瓘合谋诬陷谋反。等小钟、大卫拿到逮捕令后,司徒钟会轻描淡写地向年长自己几岁的卫瓘说了一句话:
  “我与邓艾平级,您是监军,由您奉诏去成都逮捕邓艾更合规矩哦!”
  好一个晴天霹雳!
  看着满脸诚恳的钟会,卫瓘明知对方设了套让自己钻,却又有苦难言。邓艾手下有数万雄师,自己只有可怜的千把卫兵,冲去邓艾军营抓人家大哥,跟肉包子打狗有什么区别?哼哼,小钟是有十万精兵,不过肯定不会借了:您带着圣旨,皇上一句话顶俺十万大军呢!
  钟会被司马昭比作张良,绝非浪得虚名:

  邓艾一旦拘捕杀了卫瓘,造反罪名就铁证如山,自己击杀邓艾更加名正言顺。邓艾、卫瓘二人一死,再没有人能阻拦自己裂地称王了!
  好一个借刀杀人、一箭双雕的张良计!不过,日后江湖上又有人说,这条毒辣的计策,并非钟会原创,而是姜维献给钟会的。
  不管点子究竟是谁想的,卫瓘总之都要面临人生最大的考验。
  卫瓘没有吭声,因为钟会说得冠冕堂皇,自己没有任何理由推辞,于是当夜就走了。他没有开溜,而是连夜赶到成都,写了几十份檄文给邓艾所统诸将:
  “奉皇上诏书,只抓邓艾一人,与他人无关。凡明早到此集合者,赏赐依旧;如有人敢不来,屠灭三族!”
  造反的成本很高,魏将的妻儿老小都在老家,况且此事与己无关。于是,在次日鸡声初啼之时,所有将领全部来到卫瓘指定地点。由于邓艾不知卫瓘半夜光临,又无人向他通风报信,故仍高卧在床酣睡不已。
  黎明时分,卫瓘坐着钦差专车直入邓艾住所,叱命随从,将大惊失色滚下床的邓艾捆入囚车之中。邓艾之子邓忠正欲辩解,也被一并捉到囚车里面。邓艾手下一看形势不对,悲愤之余立即集结部队,全副武装地冲向卫瓘营帐。没啥好含糊的,一定要把邓大帅给救出来!

  卫瓘人马不多,打是绝对打不赢的,难道眼睁睁地看着邓艾被抢走吗?
  就在邓艾部将红着眼准备硬闯之时,忽然又平静下来,因为卫瓘出现了。卫瓘身着便装,一脸真诚,从容不迫地迎接他们,还带着一个好消息:
  “我知道邓将军是冤枉的,正要撰写奏章为他申冤。我是监军,只要我证明邓将军绝对不会谋反,邓将军就一定会平安无事!”
  将领们犹豫了,卫瓘说得在理,万一自己阻碍卫监军办公,只怕是好心帮倒忙,反害了主帅。真是“蛇无头不行”,他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始终达不成一致意见。就在一部分人最终决意硬抢之时,成都城外尘头大起,钟会的大部队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