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路,是逼不得已的,也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
第17节

作者: 冷面斜飞
收藏本书TXT下载
  罗方圆笑了笑,依旧平静地说道,“这也不能怪你,毕竟你现在年龄尚小,好多事情一时还难以考虑周全,可是有些事情,也必须得未雨绸缪,要事先谋划好,不能事到临头才去慌慌张张,但凡成大事者,都得有着忍性和韧性。还有,你心中的孽气虽然不是太重,但临事之时的杀气却是甚浓,以后遇事,千万得学会忍耐,把握好尺度,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成就一番真正的事业,特别是以后行走了江湖,凡事更得细心,临事之时,一定得多问几个为什么,深思熟虑才是最最稳妥的做法。”

  赵敬东暗自点头,深觉有理,不由称谢道,“谢谢师公告诫,徒孙一定会谨记在心的。”
  “那就好!”罗方圆颌首点头,却忽然站起身来,“你稍等等,我去房间里给你拿样东西。”
  罗方圆说完起身去了卧房,不多久,却是你拿来几本古香古色有些年头的书籍,小心而又谨慎的搁在一边的方桌上。从师公端庄郑重的神态中来看,这些书籍一定是他非常看重的东西,说不定会是什么宝贝。
  罗方圆再次在酒桌前坐了下来,指着那几本书籍说道,“这几本书是我以前闯荡江湖之时无意之中得到的,轩儿愚笨,不能领悟得透,我想了很久,还是决定赠送与你。你喜欢琢磨书籍,而且悟性不浅,以后行走江湖之时或许会有用处。”
  “行走江湖?”师公再次点明了自己将会行走江湖,赵敬东不免有些不解,想了想还是推辞道,“师公,我只想安分守己的过好自己的日子,从来没有想过要去闯荡江湖,我师父广结善缘,交友甚广,也身处江湖,这些书籍对他来说或许会更有用处,师公还是留下来以后交给师父吧!”
  “看来我是真的没有看错人。”看着赵敬东并非做作,罗方圆多少有些欣慰,“这些书,轩儿确实曾经梦寐以求过,起初我还担心着你是替他来盗书的,没想到,还真是老夫多虑了。”

  赵敬东有些茫然。
  罗方圆笑道,“我观察过你好几天,也曾拿言语试探过你,可你却全然没有反应,这样也好,反倒让老夫更加清楚的看清了你,也更加能放心的把这些东西交给你。老夫老了,这些东西在老夫这里已经派不上了用场,早一点交给一个放心的人,也可以让老夫少上一份担心。”
  赵敬东有些不解,“师公,如此说来,这些书籍肯定都是些珍贵之物,既然这是您的家物,您为什么不留下来留给我的师父做个传家之物?”
  罗方圆颔首低眉,默默饮干了杯中的家酒,似是在酝酿着腹中的言辞。
  赵敬东起身给师公的酒盅给满上,然后狐疑的坐回自己的座位静静等着,不敢乱发一言。

  罗方圆终于抬起头来,“并非是我不想传给你师父做个传家之物,实是他天生顽劣,又天性愚钝,不能领悟的透,一如你所说,他交友虽然甚广,却也是经常误交匪友,身边常有奸佞小人,他又不太谨慎,若传于他,对他不仅没有半分好处,说不定反倒害了他的性命。你却不一样。跟轩儿想比,你比他要良善实诚许多,更是比他六根聪慧,人也机警,虽然有些面冷,心却是热的。而且这东西对你以后也确实有着用处,老夫斟酌再三,才最终决定了把这些东西传授给你,其目的,除了能让你受些益处,也是想让这些个东西也能有个好的结果,你就不用再三推辞了。”

  既然师公如此看重自己,赵敬东也不好再次拒接,便恭敬的应诺下来,答应着师公一定会善待好宝物……
  夜深人静,师公罗方圆已经安然入睡,赵敬东却是难以入眠,心里依旧激动着师公所赠与的宝物——
  一本失传已久的内功秘籍,一本配套的拳谱,另外两本,一本是用于赌博的各种千术练习和详解,还有一本,居然是《道德经》。
  千术实用可以不说,秘籍拳谱用以防身也可以不叙,但师公却赠送了一本《道德经》,这令赵敬东甚是有些不解。
  《道德经》已经流传了百世,普通到了连新华书店也都有卖的地步,赵敬东实在不明白这样一本普普通通的书籍怎么会被师公当作了宝贝,还与那些真的宝贝一起赠送与了自己,直到赵敬东研读吃透了这本《道德经》时,赵敬东这才有了大彻大悟,也才真正的理解了师公罗方圆的真正用意。
  罗方圆赠送的这本《道德经》,最终成了赵敬东受用终生的财富,每次处于风口浪尖的关键时刻,赵敬东都能够闲庭信步以柔克刚,已经不再完全依赖于他自身的武力,其作用,甚至超过了那些被自己奉为宝贝的拳谱和秘籍,这些已是后话,暂不赘叙。

  八里亭回来,赵敬东俨然是已经忘记了师公罗方圆的一些话语,说是俨然,或许不太贴切,应该说是故意。
  按照师公罗方圆的说法,赵敬东必将会行走于江湖,也将会有着一番建树,可赵敬东却是志不在此。
  人在江湖飘,难免不挨刀,那种刀口舔血的日子实在太过凶险,也不太符合自己面冷心热的性格,再说父母知道了也会担心,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个普通人来得更加安心。
  赵敬东是如此想的,也确实是如此在做。
  八里亭一回来,赵敬东就把师公罗方圆的话语暂时搁在了一边,一门心思的去寻找工作。
  本市属于内陆城市,虽然不是太大,却也有着工业底子,工厂林立,早些年确实也挺风光,如果随便找份工作确实不是太难的事情,只是时过境迁,现在的情况却是有了变化,有些今不如昔了,甚至可以说是大不如昔。
  天,依然还是那个天,依就是蓝的,草,也还是那些草,也依然是绿的,可华夏的整个经济格局却在这个时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心渐渐的转移到了沿海城市,这种变化,也悄然的打破了本市的经济格局。
  曾几何时,本市的工业经济开始有些萧条了,渐渐的就有了一些工人开始下岗待业,到后来,就连那些靠吃皇粮为生的大人物也开始有了压力,不知道这种低迷的状态会持续到哪天,也不知道哪天会被机构裁到自己。
  zf已经无力再安置众多的下岗职工,普通职工的子女安置也早已搁置,何况是赵敬东这么一个处身远郊的农民子弟,更何况他身上还背着蹲过监狱的污点。
  赵敬东努力的寻找了一圈,却没有一家单位需要新人,也没有一家企业愿意招收工人,赵敬东却又找不到可以走走的后门,市里面转了一圈回来,已然成为了一个无事可做的无业流民。
  也不能说赵敬东完全没有事做,工地小工,掏沟,或是扫大街,可是这些职业却与赵敬东现在的理想有着较大的差距,赵敬东考虑之后便放弃了打这份零工的打算,毕竟家里面还有着几亩薄田,虽然少,也可以帮着打理。

  可是回到家里,赵敬东已然还是成了闲人。
  几亩薄田太少,都不够父母打理,赵敬东只能是忙一时闲一时的帮着打打下手,加上柳翠娥的护犊子,赵敬东竟然大多的时间都是在休息,已然成为了一个无事可做的乡村游民。
  赵敬东的家庭条件本身就不是太好,平时买些荤食打打牙祭都能成为了全家人的奢想,而赵敬东却是悠闲在家无事可做,心里面就不免会有些焦急,于是就跟妈妈柳翠娥商议,想去自谋一份职业,挣点零散小钱来补贴家用。
  柳翠娥虽然护犊子,可赵敬东长期没有事做,柳翠娥自然也会有些焦急,也就同意了赵敬东的想法,可是,母子两人商议了许久,却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