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狰狞面孔》
第4节

作者: 王维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另行悬赏募兵以乱常典。马隆这个低级军官信口开河,不足为信!”

  此刻,对司马炎来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需要你们效力的时候,你们就当哑巴;有人要为我办事,你们却站在旁边说风凉话!只有否定意见,却缺乏建设性替代意见的否定,是无力的,更是无效的。在司马炎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他唯有力排众议,任命马隆为武威太守、讨虏护军。
  面对朝中大佬们的非议,马隆只能保持沉默:
  自己位卑言微,根本没资格和那些高官权贵们争辩。惟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才能彻底堵住那些人的嘴巴!
  在别人看来,马隆是羊如虎口、自寻死路;只有马隆心里明白,自己已是胸有成竹。

  这几年来,他一直身在洛阳,心在西凉,苦苦求索消灭秃发树机能的策略。当终于找到了解决难题的钥匙后,他所耐心等待的,就是站出来应答的那一刻。
  我将用鲜血来验证答案,我将用智慧来书写辉煌,我将用贼首来缔造和平!
  马隆的招聘条件,其实非常简单:
  能靠腰部力量,拉开一百二十斤强弓或一千零八十斤巨弩。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在贴出招募告示后不久,特遣部队就在挤破门槛的候选人中,选拨出数千虎背熊腰的猛士。
  兵贵精,不贵多。兵精,可以极大减少后勤供应的压力。
  等候马隆出征的司马炎,忽然收到御史中丞的弹劾:
  马隆亲自去军械库,为士兵挑选盔甲兵器时,与武库令(仓库管理官)发生了争执,而且言词激烈,实乃大不敬!
  司马炎不免有几分诧异,便招马隆前来询问,却见他气鼓鼓地声辩说:
  “臣当亡命沙场,武库令却把曹魏时代腐朽的装备给我,这绝非陛下委派臣去灭贼的本意!”
  司马炎已是老江湖了,怎会不知道是什么事呢?但自己又能如何?杀了一个武库令,千千万万个武库令站起来。和谐社会,难免好事多磨。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他特批马隆任意在军械库挑选装备,并一次性拨付了三年军资。
  几十天后,在马隆率领下,三千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壮士,离开了京师洛阳。西去的部队渐行渐远,洛阳慢慢消失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马隆回过头来,最后一眼眺望京师:

  我还会回来!我会和这支队伍一起回来!!我将横刀立马,带着敌酋首级凯旋归来!!!
  随着夜幕降临,这支重装步兵分队消逝在茫茫的月色中,消逝在呼啸的西风中,消逝在滚滚的黄沙中!
  日期:2012-01-08 20:09:59
  8、平叛
  马隆出发后,关于他的音讯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私底下,洛阳不少人已为他盖棺定论了:这个满嘴空炮的家伙,和他手下早就被鲜卑人做成人肉包子了!

  晋帝国经过多年筹备,即将对吴大举用兵,当下已是箭在弦上。倘若西部不能平定,晋军将面临两线作战的兵家大忌。无疑,马隆如果获胜,将为晋军南征解决后顾之忧。
  对这支失去踪迹的部队,司马炎的忧虑另有一层意味:毕竟,朝廷上下非议特遣分队的人太多,马隆阵亡事小,自己颜面受损事大。
  皇帝的睡眠很重要,没有人敢惊扰皇帝的美梦。一天深夜,熟睡中的司马炎忽然被人叫醒了。皇宫侍卫没有吃豹子胆,不让皇帝睡觉的事,只能比皇帝睡眠更重要。
  因为,夜闯皇宫之人,正是马隆使节!
  司马炎穿好衣服,怀着一颗坎坷不安的心,召见了风尘仆仆的来使。

  马隆从洛阳出发时,还是春光明媚的宜人季节;等到部队西渡温水(流经武威东),已进入大雪纷飞的隆冬时节。秃发树机能率众数万据险抵抗,并试图设伏袭击马隆后军。马隆有信心以寡敌众,首要仰仗的,正是晋帝国领先的军工技术。
  面对不利地形和强敌的虎视眈眈,特遣分队亮出了秘密武器:扁箱车。
  鉴于山路崎岖窄狭,马隆依八阵图因地制宜地将车身宽度大幅削减,适合在狭径前行。同时,他在车上安建坚固的木质堡垒,即可蔽风雨,又能挡箭矢和石块。关键之处,是在扁箱车的车箱内,配备着晋军极具杀伤力的致命武器:机械强孥。
  该孥不但射程远,更能密集发射,火力超猛。特遣分队配备了充足的箭矢,使扁箱车成为3世纪地球上首屈一指的木制装甲车。
  特遣分队且战且进,遇开阔地带则以车结营,遍插鹿角于车的外围;遇山路狭窄则以木屋置于车上穿行。马隆率部挺进千里,箭矢所指之处,阻截羌兵应弦而倒,连人带马被一并射穿。义军弓矢再猛再多,只能给扁箱车挠挠痒,顺带免费附赠箭矢。

  听完马隆使节捷报后,司马炎终于放下悬着的心,开心得抚掌大笑。
  第二天早上,司马炎兴高采烈地向大臣们展示了自己的英明果断:
  “要是听你们的话,凉州早就没有了!”
  他下诏把代表皇帝的符节颁给马隆,并将其由第四十级的杂号将军擢升为第二级的宣威将军,鼓励他再接再厉,彻底铲除叛乱。
  锐气尽挫的鲜卑人,已不再是猛虎;充满必胜信念的特遣分队,个个烈如狂狮。
  当马隆抵达武威郡时,当地的鲜卑酋长猝跋韩、且万能已被他打怕了,率领一万余篷帐不战而降。马隆随即联合没骨能等部共同进击秃发树机能老巢,双方展开了一场生死大决战。

  狭窄的山道上,身批铁铠的鲜卑人冒着晋军的强矢硬攻。马隆且战且退,逐渐撤入一座峡谷。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义军终于冲到了扁箱车面前。然而,当鲜卑人正欲和晋军展开肉搏战时,却惊恐的发现:自己仿佛被人施了魔法,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往两边的石头。
  就在鲜卑人举步惟艰之时,身着犀甲的特遣分队却似有神助,挥舞长枪进退自如,不停在鲜卑人身上戳出一个又一个血窟窿。
  鲜卑人素来迷信鬼神,被这诡异的现象吓得魂飞魄散,彻底丧失了斗志。在马隆全力打击下,西北义军全军崩溃,秃发树机能也在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杀。
  义军不知道磁铁能吸铁甲,鲜卑人的鲜血和生命,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
  马隆知难而进,勇于创新,在战法和兵器的结合上,运用尤为巧妙,故能在长途征战中以少胜多。至此,晋帝国以极小代价收复了凉州,河西走廊十年战乱尘埃落定,西部边塞终于安稳。

  几年之后,晋帝国因西平郡(青海西宁)荒毁,少数民族成奚部落屡次进犯边境,遂任命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令其率所部精兵及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成奚素晓马隆威名,在马隆来后据险而守,不敢出来与晋军对决。
  见到晋军很长时间都没有动静,成奚起初疑惑,继而释怀:己方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晋军识趣不敢前来送死!成奚部落长吐一口气,终于可以安心睡觉了。此时,据点外背负农具耕田的农民,突然发动了猛烈袭击!成奚部落猝不及防,被乔装打扮的晋军彻底击垮。
  一度动荡不安的西平,就此轻易平定。
  马隆戍边十余年,战守尽力,声威大震。他在工作之余还著有《风后握奇经》一卷,其述多有发明,并附有阵图于后。在西晋第二任皇帝司马衷即位时,马隆被封为奉高县侯、东羌校尉。当时,洛阳太守冯立羽严舒与掌权的杨骏是亲属,为了取代马隆就抵毁他年迈,不再适宜镇守边关。
  当朝廷将马隆召回并让严舒代领其职后,氐、羌等族马上闻讯聚结,准备再次反叛。朝廷怕叛乱再起,只好将马隆官复原职,后马隆病逝于任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