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何处》
第2节

作者: 非常之一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再说,如果不上班的话,闲着干什么呢?餐厅里倒是有一台大电视,可不是开饭时间是根本不开的,那就只能串串门闲聊天了。闲聊天开始行,大家来自天南海北说起各自的老家来倒也新鲜,可时间长了就了无趣味了。要是出去玩一下呢?也行,可是太花钱了,看场电影最起码也得二十块钱,看场马戏也要三十块,就算到路边的卡拉OK唱首歌都要一块钱……半天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就那么一会儿就没了,想想就叫人心疼得慌,哪里还敢随便乱花?

  不能出门,闲着又无聊,怎么想都不如多做件活计多挣些钱来得实惠,反正千里迢迢风尘仆仆行色匆匆为的不就是个挣钱嘛。因而,如果没有什么事,大家还是愿意泡在车间里的。厂里见工人们这样积极,自然是一百个赞成。
  这样一来二去时间久了,提前上班延后下班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什么事情一旦成了约定成俗的东西,任谁都会礼让三分的。崔玉丽有了教训,更是对这个工友们自己弄出来的上下班时间敬畏三分,自是不敢怠慢。
  从厂里到左边的十字路口并不远,出了厂门口远远就能望见。煎饼摊不大,也很简单,是在三轮车的车厢里放上一个半截油桶做的火炉,再在火炉上放上一块溜光的铁板,等铁板烤热了,用刷子轻轻地刷上一层油,一来使摊在上面的煎饼因浸渍了油而香味扑鼻,二来也能防止煎饼和铁板粘连。
  摊煎饼的只有一个人,既要忙着摊煎饼又要忙着收钱,可能是做得时间长了应付起来倒是不慌不忙的。火炉的右边放着一只搅拌好了面糊的盆子,只见他拿出小勺子把从面糊盆里舀出的面糊倒在早已烤得热腾腾的铁板上,再拿出一个自制的装了长柄的小木片,轻轻地一转就把一勺面糊均匀地摊在了整个铁板上,这时候如果要鸡蛋的话就顺手从挨着面糊盆的篮子里拿出一个鸡蛋在煎饼上磕开了,用小木片随意搅拌几下,再像刚才摊煎饼一样把小木片轻轻一转,就把鸡蛋均匀地摊在了煎饼上,等上一两分钟,他拿出一把小铲子来,顺着煎饼的边转着铲一下,再翻过来,再等上一两分钟就煎好了。这时候只要把圆圆的煎饼对折一下,再卷起来用小纸袋装起来就可以吃了。

  这样的煎饼随吃随做,从原材料到做成的煎饼都在自己的眼皮地下,没什么不放心的,而且吃起来可口,价钱也不贵,不加鸡蛋一块钱一张,加鸡蛋一块五一张,因而大受欢迎,来吃煎饼的人就很多,得排队才能挨得上。
  崔玉丽朝煎饼摊走过来的时候煎饼摊前还没有几个人,等她走到跟前的时候煎饼摊已是水泄不通了。崔玉丽有点着急,很想到对面的烧饼摊随便买个烧饼算了,可一回头才看见烧饼摊钱一样围满了人,要是在烧饼摊等的话会更慢。要是转回去到另一边的十字路口呢?那就不好说了。这是开发区,横横竖竖一溜儿一溜儿的都是工厂,自然在这里来来往往的也大都是各个厂子来自天南海北打工的工人——不然的话,谁会为一顿早点匆匆忙忙的起那么大早呢?崔玉丽想来想去,只好在煎饼摊前等了。

  日期:2012-09-23 09:03:40
  3
  等了一会儿,还没轮到,崔玉丽就急起来,老板,快点啊。
  摊煎饼的一边忙着一边说,再快也得等煎饼熟了啊。想了想,又说,别那么心急就快了。说得围在他面前的人轰地一下笑了。
  崔玉丽又等了一会儿,尽管知道再催也还是那样,可还是忍不住嘟囔,唉,这得等到啥时候啊?
  就在这时,老板把一张煎饼煎好了,一边问,谁的?好了。

  一边一个小伙子朗声道,我的!他刚要伸手去接,见崔玉丽很不耐烦的样子,就说,要不你先吃吧?
  崔玉丽一怔,一下反应不过来。
  小伙子笑了,说,要不你就再等一杠杠喽。说完,好像才想起来自己说的是方言别人不一定听得懂,就又用普通话说了一遍,要不你就再等一会儿。
  崔玉丽这才明白人家就是冲她说的,也听明白了,赶紧说,哎呀,谢谢,谢谢啊。说着,就从小伙子手里把煎饼接了过去,转身就走。
  老板等了一会儿好想才想起来似的,一抬头看见越走越远的崔玉丽,大声叫道,哎,你还没给钱呢。哎,钱,你还没给钱呢!
  崔玉丽这才回过神来,慌得赶紧往口袋里掏,可浑身上下的口袋都掏了个遍也没掏出半毛钱来。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想起来今天是换了衣服的,又起来的太过匆忙,忘了带钱了。崔玉丽看着被自己咬了一口的煎饼尴尬透了,羞得脸红彤彤的,一下不知所措地定在了那里。

  小伙子大概看出来了,忙说,我给,我给。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递了过去。
  崔玉丽心里一阵感激,不知道该怎样感谢小伙子才好,想了想,说,明天你来,我还你。
  小伙子摆了摆手,说,算了,不就一张煎饼嘛,算我请你了。
  崔玉丽想了想说,中,那明天我请你!一定啊!这才如释重负地走了。
  第二天一早,崔玉丽就起来了,等洗漱完了这才翻出钱包带上就往煎饼摊去了。崔玉丽到的时候煎饼摊刚刚摆出来,老板看了看她,招呼道,来了。
  崔玉丽点点头,怎么才出摊啊?崔玉丽在老家上学的时候,学校里的挂着一条大标语,请写规范字,请讲普通话。标语初挂上去的时候被大家很是好奇地打量了又打量,调皮的学生真的说起了普通话,不过却招来了一片哄笑。此后,同学们相互搞笑的时候就会撇起普通话来,再过一阵子,大家见怪不怪了再撇普通话就没了任何效果,这才渐渐地没人撇普通话了。自然,标语也就再也没谁当回事儿了,就连老师在课堂上说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地方话。崔玉丽在老家的时候当然一直说的都是老家话,初来乍到的时候还像在家一样说老家话,可是别人听不大懂,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撇别扭的普通话,听别人撇的别扭的普通话,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才算习惯了,不过跟姐姐和爸爸说话的时候还是老家话。这样一会儿老家话,一会儿普通话,很多时候不注意就弄混了,有时候跟姐姐或者爸爸说话的时候用的是普通话,跟别人说话用的却是老家话,自己还不知道,好在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也就不把普通话不普通话地方话不地方话的不当回事了。这样以来,大家说的普通话就都掺杂了各自的地方话,听起来怪腔怪调的,只能勉强听得懂。崔玉丽现在说的也是这样怪里怪气的普通话。

  老板听得多了,对她怪怪的普通话根本不放在心上,只对她的质问做了回应,笑了笑,说,我见天都是这个点出来的啊。
  崔玉丽这才想起来,是自己起得早了。这没什么,问题是昨天替自己付钱的小伙子什么时候来呢?要是他也像自己这样来得早一些的话自己还能连煎饼带人情一起还他,要是他还像昨天那个时间来就不行了,昨天自己是因为起得晚了,还耽误了上班,少做了好几件活计,少挣了好几块钱呢,吃一回亏长一回智,今天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再迟到的了。可要是小伙子迟迟不来怎么办呢?话又说回来,既然在这里买早点,就说明小伙子也是在这个开发区打工的,只是不能确定是在哪一个厂子罢了,这样的话再等一天或者三两天也没关系的,迟早都能碰上的,可是要是这个时间小伙子不来就说明小伙子的上班时间像昨天一样,是比自己晚的。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就难了。崔玉丽想到这里一下犯难了。

  老板没看崔玉丽,一直在忙自己的,这会儿铁板烤热了,可以开始煎饼了,这才抬起头来,问,要鸡蛋吗?
  崔玉丽说,要。说完忽然想起来,委托老板替她还账还不是一样嘛。于是说,老板,我要两张鸡蛋煎饼,我吃一张,还有一张麻烦你给昨天替我付钱的那个小伙子。说着话,很豪爽地掏出三块钱递了过来。
  老板刚要把钱接过来,反倒停住了,说,要还账啊?
  崔玉丽很硬气地说,是啊,欠人家的多不好啊!
  老板摇了一下头,说,不好意思,这个,还是你自己还吧。

  崔玉丽有些奇怪,咋了?
  老板说,你说的那人我不认识啊。
  崔玉丽急了,说,就昨天我拿了煎饼忘了给你钱,是那个小伙子替我给的。
  老板听了微微地笑了。
  崔玉丽以为老板搞清楚了,刚想长出一口气,被老板接下来的话憋了回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