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写一写秦汉之际的那些故事》
第28节

作者: 九丰山之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21 15:40:28
  三十三、项梁的末路(1)
  一个名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很多东西。有的是技术性的,比如如何勘察地形,如何安排阵势等;有的是能力类的,如怎么管理自己的部队,怎么让手下人对自己惟命是从;还有的是情感类的,比如如何面对失败和如何面对胜利。
  现在,两个重大的情感课题分别摆在濮阳城下两军统帅的面前:章邯要战胜失败的阴影,而项梁,要面对怎么控制胜利后的情绪。
  在经历了数次失败之后,章邯没有气馁,因为他心里早已明白,这场剿匪之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失败和挫折是免不了的。所以两败之后,早有心理准备的章邯退入濮阳城中,一方面深沟固垒,挖护城河加强濮阳的防守,一方面向帝国首都咸阳求援,他需要一支生力军帮助自己迅速恢复元气。
  章邯手下,原本是骊山几十万刑徒组成的军队,战胜周章之后,秦二世又派司马欣、董翳带兵增援。此后,章邯事实上就成了秦朝的兵马大元帅,诸将的行动都以他为中心,帝国的成败也系于他一身。所以此时章邯的求救信传到咸阳,哪怕是像胡亥、赵高这样的人也不能不重视,朝廷立刻四处调兵增援章邯,很快“秦军复振”。
  楚军也发现了秦军正在重新集结的迹象,但统帅项梁却没有重视。项梁的脑海中,现在整天盘算的就是怎样快速打到濮阳城下,他觉得,秦朝只剩下章邯一根柱子,现在只要自己再使把劲,拿下濮阳城,帝国的大厦就会轰然崩塌。
  但是,事情总没有想的顺利。半路上项梁撞上了一颗钉子——定陶。
  定陶这颗钉子又臭又硬。先前项羽刘邦也碰上了它,两人没有拔掉,选择了绕行。因为刘項二人的任务是“略地”,钉子不拔也是可以的。但是项梁却不行,因为他要北上濮阳于章邯决战,因此身后不能留有后顾之忧。
  所以,项梁让士卒尽快准备攻城。因为定陶城很坚固,很难打,项梁军白天拼命攻城,士兵流血又流汗,累得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晚上吃完饭就回营呼呼大睡,夜间巡哨的队伍一减再减。
  很少有人看出什么问题来,反正秦军已是苟延残喘,只要拿下定陶,接下去就横扫千军如卷席了,就这两天事而已。全军从上到下都是这个心态。

  只有一个名叫宋义的人嗅出了失败的气息,他反复告诫项梁: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
  但是项梁听不进去,眼下他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怎么会说败就败?这个烦死人的臭老九八成又是用危言耸听来标新立异吧!所以项梁远远地把宋义打发到齐国去,图一个眼不见为净。
  到这时,两军统帅对于胜利与失败这个课题的考试成绩揭晓:章邯得“优”,项梁得“不及格”。
  宋义只能灰溜溜地踏上了去往齐国的路。在路途中,他碰巧遇上齐国派来给项梁送信的使者高陵君。

  宋义问:你是去找项梁的吧?
  使者说:是。
  宋义:项梁必败!你慢点走,别跑过去赶死。
  使者将信将疑地照做了,后来的事实证明:宋义的话果然是对的。
  日期:2013-06-23 19:02:13

  三十三、项梁的末路(2)
  这些日子,章邯每天都会派出哨探观望定陶战局,每次回来的士兵都表示鸭梨很大,因为项梁军快要攻上城头了。
  章邯笑笑,他表示毫无鸭梨,而且项梁忙乎得越欢他就越踏实。因为在这场战役中,谁攻谁守,至今仍旧是两个未知变量。
  项梁,你高兴得太早了!我摆出一副困守濮阳的姿态,你就真的以为我会守吗?不!我,章邯,永远是进攻的一方!
  入夜,万籁俱寂,只有濮阳城内的号角声隐隐传来。章邯在夜色中集结了他所有的兵马,他发给每个士兵一支小竹棒,称为“枚”,下令:今夜口中衔枚,夜袭项梁大营。
  衔枚,是为了防止士兵夜间喧哗,暴露部队行踪。这种战术早在周代就有,并不是章邯的首创,但章邯却把它运用得炉火纯青,先前与临济一战,就是这一招要了田儋的命。现在,他又带着帝国的将士们,像暗夜幽灵那样,悄无声息地朝项梁扑去。
  这一夜,楚军大营毫无防备,士卒们都早早歇息了,统帅项梁也一样。等到项梁被营中的喧哗声惊醒,起身查看时,营中已经四处起火,士兵们狼奔豕突,乱作一团。
  项梁知道出事了,但环顾四周已经没有人能听他的号令,所以他也只能先跟着溃乱的士兵一起突围。不料秦军早已是四面合围,跑到哪里都是秦军的铜墙铁壁。士兵们绝望了,大家都觉得,今夜将无人幸存!
  秦军发起最后的冲锋,楚军士卒一个接一个倒下。在鲜血与火焰之中,项梁似乎看见一个头戴将尉皮帽,身着彩色铠甲,手按青铜长剑的秦军将领威严地站在一乘兵车上,他的胸前还有几个个作为官阶标识的大花结。项梁疑心此人便是章邯,但他再也没有机会证实了,一拥而上的秦军很快杀死了他。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而充满戏剧性!它有时会给很多庸才无数次机会,比如刘邦,后来一败再败,却总能逃脱;但有时对一些优秀的将领,譬如项梁,它却只肯给一次机会。因而,对一个领兵打仗的将军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并不正确。
  项梁虽死,他的功绩却不能磨灭。正是他,在陈胜吴广之后,把反秦起义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也正是他,将那个时代的许多风云人物收入帐下,并由他们,最终将秦朝送进了坟墓。所以,虽然项梁在历史舞台上活跃的时间不长,他却依旧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之一。
  项梁的失败,一是印证了骄兵必败的古训;二者,他少了一点为将者必须的运气;三来,似乎冥冥之中有一些性格因素决定了他悲剧的命运。因为我观项氏一家,项燕、项梁、项羽,都可以算是当世名将,但也全都逃脱不了兵败身死的命运,这其中,可能会有某种家族遗传的性格缺陷在隐隐作怪。但是这段历史太久远,唯一的记载只是《史记》上片言只语的描述,我们无法据此了解一个古人的全貌,所以这一点永远只能是猜测。

  最后盖棺定论:项梁是一个杯具,他有将帅之才,却无将帅之运,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
  项梁倒地的一刹那,历史无声无息地转了个大弯。项氏集团失去了他的灵魂人物,它需要重新整合。而在这个重新整合的过程中,历史的机遇对许多人敞开,这些人中,有章邯、有项羽、刘邦,甚至还有一个一直隐藏在阴暗角落中的神秘人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