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精彩生活》
第45节

作者: 东方飞龙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2-04 09:36:18

  ●●●●●宋代茶具“兔毛盏”与“鹧鸪碗”●●●●●
  宋人喜欢用各种漂亮的、精致的茶盏饮茶,其中建窑生产的兔毫盏、鹧鸪碗是宋朝最著名的茶盏。建窑在宋代福建建州城(今福建建瓯)的建阳县与瓯宁县,在宋代建窑以生产黑釉茶盏而闻名,其品种众多。最著名珍贵的当属兔毫盏与鹧鸪碗。虽然在宋代兔毫盏与鹧鸪碗的产地不止在建窑,但建窑生产的兔毫盏与鹧鸪碗闻名天下,所以人们往往把兔毫盏、鹧鸪碗统称为建盏。兔毫盏与鹧鸪碗都属于宋代的仿生瓷器。兔毫盏纹如兔毛,鹧鸪碗色似鹧鸪斑。兔毫盏属于细流纹,鹧鸪碗属于斑点纹。这是两种完全不同且特别精美的宋代茶盏。

  清人朱炎在《陶说》中写道:“宋时茶尚撇碗,以建窑兔毫盏为上品。”兔毫盏又叫兔毛盏,因茶盏的釉面花纹似兔毛而得名。后人按色泽又把兔毫盏分为:金兔毫、银兔毫、蓝兔毫。北宋蔡襄《茶录》记载:“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宋微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也写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者为上。”这显然说的是兔毫盏。南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中把茶盏比喻成“陶宝文”,写道:“去越,自厚,兔园上客。”这就是非“越窑”所产,盏壁厚实的兔毫盏。并赞曰:“出河滨而无苦窳,经纬之象,刚柔之理,炳其绷中,虚己待物,不饰外貌,位高秘阁,宜无愧焉。”南宋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写道:“徽宗酌酒以赐,命皇子嘉王楷宣劝。又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建溪异毫盏,就是建窑窑变的兔毫茶盏。南宋祝穆在《方舆胜览》中指出:“兔毫出瓯宁(今福建建瓯)之水吉。然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难得之。”“建溪异毫盏”非常稀少而名贵,所以价格极高,它还很可能成为宋代的宫廷御器。

  苏轼词云:“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黄庭坚词云:“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酌兔褐之瓯,瀹鱼眼之鼎者也。”葛长庚词云:“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蔡襄诗曰:“兔毛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黄庭坚诗曰:“松风转蟹眼,乳花明兔毛。”王禹偁诗曰:“陆羽茶泉金鼎冷,右军墨沼兔毫香。”梅尧臣诗曰:“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苏轼诗曰:“勿惊午盏兔毛斑,打出舂翁鹅儿酒。”苏辙诗曰:“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毛色尤宜。”廖刚诗曰:“蟹眼翻云连色起,兔毫扶雪带香浮。”杨万里诗曰:“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方岳诗曰:“砖炉春着兔毫玉,石鼎月翻鱼眼汤。”

  陶谷《清异录》记载:“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鹧鸪斑的存世要少于兔毫盏。黄庭坚诗曰:“建安瓷碗鹧鸪斑,谷帘水与月共色。”晁补之诗曰:“健步远梅安用插,鹧鸪金盏有余春。”陈蹇叔诗曰:“鹧鸪碗面云荥字,兔褐鸥心雪作泓。” 僧惠洪诗曰:“点茶三昧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金鼎浪翻螃蟹眠,玉瓯纹刷鹧鸪斑。”杨万里诗曰:“自煎虾蟹眼,同瀹鹧鸪斑。”黄庭坚词云:“纤纤捧,研膏溅浮,金缕鹧鸪斑。”周紫芝词云:“苍璧新敲小龙团。赤泥开印煮清泉。醉捧纤纤双玉笋,鹧鸪斑。”卢祖皋词云:“酒醒娇亸风鬟。茗瓯才试鹧鸪斑。沈炷熏残。”管鉴词云:“小小梅花巧耐寒。曛曛晴日醉醒间。茶瓯金缕鹧鸪斑。”宋人的这些诗词说明宋人较广泛的使用兔毫盏、鹧鸪斑喝茶及对兔毫盏与鹧鸪斑的特别喜爱。

  日本《世界百科大辞典》写道:“天目为黑色及柿色铁质釉彩陶瓷茶碗的统称。镰仓时代建久三年(1192)至元弘三年(1333)的141间,到中国宋朝的禅僧归国时带回,始传至日本。此类茶碗系禅僧修行也-中国浙江省天目山寺院日常使用,故称‘天目’。”在南宋首都临安西面,有东、西两座山,山顶各有池水,似一双明眸。因而被誉为天目,这两座山峰也因此得名为“天目山”。当时许多的日本僧人都在天目山地区的佛寺之中学习。佛寺之中和尚们多使用建窑生产的黑釉茶具饮茶。日本僧人觉得它们特别漂亮就把它们带回日本。因为这些茶盏都来自天目山所以在日本把这些宋代茶盏皆尊称作“天目碗”。传入日本的宋代“天目碗”大致有“兔毫、玳瑁、鹧鸪、油滴、曜变”等多个品种,日本人把这些茶碗当作宝贝,爱惜异常。其中一件“曜变天目”最为著名,它很可能就是宋徽宗爱用的“建溪异毫盏”,很可能就是祝穆《方舆胜览》记载的:“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难得之”的宋代精品茶盏。日本史籍对宋代建盏“曜变天目”赞美不已,《能阿相传集》写道:“曜变天下稀有之物,釉色如豹皮,建盏中之上上品也。”《君台观左右帐记》记道:“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曜变天目”至今被日本人尊视为“国宝”。目前宋代存世精品茶具大都珍藏于日本。不知道是应憎恨日本人拿夺走了我们的国宝,还是应感谢日本人为我们珍藏保留住了宋代文明的辉煌。

日期:2011-12-04 14:30:50

  贞观之治就是“积代不得富”。
  贞观之治就是:“穷汉生一群。身上无衣挂,长头草里蹲。到大耶没忽,直似饱糠豚。长大充兵役,未解起家门。”
  贞观之治就是“计一人一日,为绢三尺”,劳动力价格是每日三尺绢才15文钱。宋朝是70-100文。这就是差距。
  贞观之治就是:“奴婢、部曲身系于主”、“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奴婢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买奴婢牛马……等依令,并立市券,而和市卖。”

  贞观之治就是:“太宗朝,天下新承隋氏丧乱之后,人尚俭素。”宋朝盛世是人民都奢侈。
  小白又找出“斗米三钱”,这么高的价格还好意思吹呀?
  王安石:“三年五谷贱如水。”苏轼:“价贱乞与如糠比。” “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水、糠、粪土每斗都远远不值三钱,看来还是宋神宗之时粮食比贞观便宜多了。
  小白还有什么可吹的?
日期:2011-12-04 14:52:24

  贞观之治就是二十三年所杀大臣远远超过宋朝三百二十多年的血腥时期。
  贞观之治就是二十三年大臣谋反次数超过宋朝三百二十多年的动荡时期。
  贞观之治就是小民寡城、大片荒漠,许多南方之地都不属于统辖的时代。
  贞观之治就是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比起隋朝都全面落后的时代。其治还不如两汉,还和宋比。
  贞观之治就是无耻之徒编造的梦幻谎言。他们藏恶扬益、断章取义,把所有有利的历史记载进行夸大吹嘘,对所有不利的历史记载都妄图掩藏或装作无视。如此技法就是编造的谎言,创造“神话”。本来就是个烂苹果,只亮出不烂的一小面就成了一个好苹果了?自欺欺人或欺骗傻瓜罢了。
  下回再谈谈所谓的‘开元盛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