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果然很有料》
第7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案了!
  古往今来,但凡被君主猜疑的大臣,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是反,二是跑。当然了,根据历史的结果来看,郭威是选择了第一条路;但是,从当时的历史来看,郭威选择了第二条路。他就像三国时期的姜维一样,即便受尽委屈,哪怕逃到边疆,他也决不造反。
  那么,既然方法有了,郭威要怎么逃跑呢?
  无独有偶,就在此时,老邻居契丹的皇帝终于被“选举”出来了。人家新皇登基,自然要一些“份子钱”。而且在当时的帝国版图中,后汉跟契丹直接接壤,人家不用站在山坡上,就能看见后汉的繁荣城市和美丽姑娘。
  在边境狼烟四起的情况下,郭威立刻率军出征。结果,等郭威风尘仆仆地赶到边境后,契丹人已经满载而归了。后来,见无仗可打,郭威只能班师回朝。殊不知,他刚刚想要动身,皇帝的第二道命令就到了:无须班师,就地驻防。
  好吧,帝国擎天一柱的郭威,就这样被轰出了朝廷,跑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站岗。当然了,这样的后果,郭威也比谁都清楚。

  自古以来,不管你有多大的能耐、有多大的背景,也不管你是什么能人异士,只要你离开了权力的中心,就会慢慢地被边缘化,最后走向同一个结局——完蛋,且从无例外。
  这一下子,郭威彻底傻眼了,他虽然想远离那个“是非之地”,但并不想失去手中的权力。于是,在边关站岗期间,郭威无时无刻地不在想办法、想主意,希望能够与皇帝好好地交流一番,打消刘承祐对自己的所有误解。
  然而,铁的事实证明,郭威是庸人自扰了,他还没有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刘承祐自己就给“解决”了!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十四日清晨,“五大遗产”中的三军总指挥杨邠,禁军指挥使史弘肇,财政大臣王章,按照正常时间去上班。结果,就在上班的广仁殿内,他们迎来了一场刀光血影,直接被数十名侍卫活活砍死了。

  这一下子,天下震惊,三位托孤重臣,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于非命了。这种无大脑的纯暴力解决办法,也就刘承祐这种极品猪头才能想得出来。
  当然了,当了**,咱们还是要立牌坊的。在残忍地诛杀了这三个大臣后,刘承祐立刻昭告天下: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人图谋不轨,意欲谋反,所以我才诛杀了他们!
  可见,自古以来,要告一个人有罪,“谋反”真是再好不过的词语了。
  日期:2015-05-31 18:11:09
  要知道,这三人谋反了吗?除非他们吃饱了撑的。但是,人家就是挑明了要办你,别说谋反了,就是你娶个小妾,路边吐口痰,也照办你不误。
  补充一句,之所以没有顺便办了宰相苏逢吉,是因为这哥们儿是一个文人,且身体一直不好,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追随先帝去了。
  至此,伴随着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戏,刘承祐第一时间收回了所有权力。然而,他依旧无法高枕无忧,因为在他的面前,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
  这个人,就是现在孤身在外,掌握大汉精锐部队的郭威。
  要知道,这个问题,俨然变成一个千古之谜了。刘承祐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先把郭威调离京城,然后再动手?还是说,刘承祐对自己的本领充满了自信,他就是要留下郭威,来进行一次殊死“单挑”?
  不管真相如何,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因为在这个世界里,很多事情本来就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
  在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里,真理与谬论,往往只是一念之间;成功与失败,也就仅仅一步之遥。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一场商业活动中,如果你的决策成功了,那就是英明神武的“决断”;反之,如果你的策划失败了,那就是愚蠢透顶的“武断”了。虽然成败的因素很多,但这就是人类的主观判断。因此,不管刘承祐当时是怎么想的,对于他而言,自己的这个判断也绝对“正确”!
  实际上,抛开这个决策的结局不说,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刘承祐可能压根儿就不懂,当他诛杀了那三个大臣后,已经彻底改写了两个人的命运。
  这其中的一人,就是郭威,因为这是在逼他造反!而另外一个人,就是他自己,因为自古权力斗争中,只能有一个胜利者,非此即彼,绝无第三个选择!
  最后,铁的事实证明,刘承祐这次的判断,就是想告诉所有人:我之所以这么做,其原因就是……我就想这么做!
  好吧,既然您有了这个觉悟,就别怪郭威动手了!
  然而,根据历史的记录,即使被逼到了这个份儿上,郭威也没有一丁点儿造反的意思。
  为了打消皇帝对自己的猜疑,郭威立刻上疏朝廷,郑重地向皇帝保证,自己决无造反之心,也决无反叛之意,他手下的将领也是拥护皇帝的,望陛下不要听信谗言,请给老臣一个解释的机会。
  除此之外,郭威还自揭伤疤,他声泪俱下地写道:“自古岂有雕青天子?幸公无以我为疑。”

  咱们都知道,郭威身上有一个刺青,五代十国人皆知道他叫“郭雀儿”。但是,您可能不知道,在宋朝期间,只有军卒和犯人身上才有刺青,所以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之说,跟现在的说法正好相反。
  可见,为了打消皇帝对自己的顾虑,郭威已经完全不顾自己的颜面了,即使让他摇尾乞怜、哀号流涕,当着皇帝叩头谢恩、感激不尽,他也决无二话,并第一时间去执行。
  然而,郭威的这番肺腑之言,却没有说到刘承祐的心坎里。相反,郭威得到了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结局!
  收到郭威的奏折后,刘承祐压根儿就没看,直接给扔了。除此之外,刘承祐还再接再厉,诛杀了郭威所有的家属,以及郭威养子柴荣的所有家人!
  在这场血腥的大屠杀中,郭、柴两家数百口,其中有郭威的两个儿子,柴荣的三个儿子,全部丧命!
  刘承祐绝对不会想到,他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让郭威彻底绝后,也会彻底改变中国的历史,并为赵匡胤铺上了一条通往胜利的“光明大道”!

  当然了,在诛杀了郭、柴两家人后,刘承祐看似断绝了郭威的后路,实际上,他也把自己的后路彻底堵死了!
  “刘承祐,算你狠!老子一定要报仇,一定要让你血债血偿!”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二十日,悲痛欲绝的郭威在滑州誓师,率领自己所有的部队南下,剑锋直指开封城!
  至此,一场惊天动地、改朝换代的大戏,正式上演。
  日期:2015-06-01 09:23:09
  一个新的时代
  得知郭威造反后,刘承祐并没有惊慌失措。因为对于他而言,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虽然后汉的第一军事强人造反了,但是他的手上还有一张王牌,一位足以制伏郭威的王牌!这张王牌,就是后汉大将,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兄弟,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
  慕容彦超,年龄不详,出生地不详,发迹经历不详。我们唯一知道的是,这是一个男人,而且还是一个留下了三句壮志豪言的男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