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2-01 23:25:23
说起库存,不得不先说一下贸易的特点,因为俺这个库存是进口商的贸易库存,和接单生产的工厂的原料库存和零售商的备货库存是不同的,造成的原因不同,库存的意义也不同。俺估计进贴的客官们大多是工厂人或外贸人,自己做进口的不多,所以俺要从自己的角度先来谈谈怎么会产生进口库存,又为何要急于清仓。
首先女式包包进口这行当很难做到先接单后进口。因为前面说过,女包的流行时间很快,那些零售商不会在一个款式上购买大数量来备货,一般是看到新款就买一些,卖得好就最多再补一次货,这样就到头了。所以就算接到有意向的零售商的单子,也凑不成大数量,无法向中国工厂下单。其次,进口商销售包包的独特性,新颖性很重要,这就是说在货到之前,产品是要保密的,如果先把款式透露给了客人,难保不被竞争对手知道,丧失了先机。
所以,包包进口商只能凭自己的眼光和经验来对市场和产品的前景做判断,来决定下单的款式和数量。再加上市场的千变万化和细节上的不可预测,注定了之前订的进口包包,在过了3个月的生产,物流,通关之后,推向市场时,多多少少会产生库存的宿命。
到目前为止,楼主还没看到过没有库存,压仓货的同行。只不过今年大家的库存都特别多而已。
库存太多对进口商而言是要命的,因为它占用的资金太多了,而且这里的仓库费是很高的。由于巴西这个地方治安的关系,很多人喜欢把货柜存放在专业的公共仓库里,那里有保安,保全系统,有专门的卸货,装货人员,还有仔细的,电脑化的进出货物登记和管理。但缺点是费用非常昂贵,与中国比较起来。资金一被占用,套牢,商人们就失去了再进新货的能力,于是还会产生一个很大的机会成本,这是最蛋痛的。
因此对以上总结,库存包包对进口商而言是无法避免的,并且会产生高昂的仓储费用和机会成本。
日期:2011-12-02 02:19:18
现在俺一看到那些仓库里的存货就头痛。针对不同货物的特点,俺在几个月前,想了一些办法。
首先,那些男式的包包是常年货,款式在2,3年里是不用担心过时的。所以俺就把价格订的和同行一样,这是整箱价格,如果客人不拿整箱,而是拿散货,也给他整箱价,条件是总的货值要超过一定的数额。既然是要清仓,那为什么不给低于市场的价格呢?因为俺分析下来觉得,男式的包包降价起不到促销的作用。你想,男人本来就不太注重更换包装,在服装和包上面花的钱和女人比较起来,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比如我吧,5年前去广州的时候,厂家送了一个电脑包给我,质量很好,所以一直用到现在,平时出去或出差,带些资料,电脑什么的,带着它和一个拉杆箱就够用了,也没考虑过要换别的新包,5年里,忠心的一直用那个唯一的包。而我老婆就不一样了,她平均一年里要用5个不同款的包包,有时出门办事的性质不同,衣服不同,就琢磨着要配哪种款式的包包。不过好在咱家就是做包的,更幸运的是她也不舍得在别人那里花钱,不追求名牌,因此就只花费个出厂价了。
所以,俺认为男式的包包市场量不大,和女包比起来,而且男人的消费心理是不热衷于换包。如果采取用降价来换取提升销量的策略,不太容易达到期待的效果。既然这样,那俺就不降。
以上说的是男包。
日期:2011-12-02 02:57:12
女包就比较麻烦,每次流行一过,如果手里的货没出干净,或者眼光不好,挑的货一到巴西就积压,没人要了,那就只能一车车的朝仓库里塞。这时,就要考验老板们的勇气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没有卖不出去的包,只有卖不动的价格。但同样一句话不适合用在首饰上,因为首饰过时的话,你白送,那些女人都不要,而包包还有实用性,通过降价可以清仓。俺就看到过有些做首饰的老板吩咐工人把一箱箱压仓货朝外仍,看了真心痛啊。
所以俺处理过时的,难卖的包包就是降价,怎么降?依次降,一直降到卖得动,客人心动为止。比如一款成本20的库存包,别人如果卖25,俺一上来就22(多出的2块算作运输和仓储成本),如果没反应,就2块一跳,跳到量跑起来为止,跑动量了,就稳固这个价格,直到清仓。说起来,俺试过以10块钱的价出光成本20元包的经历。
你问我滋味好受吗?割肉啊,有什么比让商人亏本更揪心的事?但俺知道,如果不把钱套出来,投到新的款式上去,会亏得更大。包包不是必须的消费品,这点和大米,汽油等不一样。生活必需品如果供应商集体涨价,老百姓只能接受,但包包等消费品的特点是只能跌,不能涨,因为你贵了,消费者可以不买,或者等以后跌了再买,他不急。还有,既然卖不动,那它的价格肯定是一个渐降的过程,晚降不如早降,因为早点降还能卖的高一点,少亏点,如果等到大家都感觉不好了,集体降价,那就是崩溃了,那时真的是有价无市了,也可以说你求着亏本清仓,都没人睬你。
这就是俺处理库存女包的策略,总结起来12个字----及时降价,回收货款,另作投资。
希望同行出现的话,大家一起探讨。
日期:2011-12-02 06:18:03
其实包包的利润点永远在新货上,客人每次来也都要求看新货。如对新货满意,那么旧货,打折的库存货他们也会订一些。这就是销售库存的另一方法----新货带动老货。一家贸易公司,如果一年365天,让客人们参观的都是一层不变的样品室,那估计财源滚滚和消灭库存也只是一句口号罢了。
还有俺觉得一些销售旺季也是推出打折库存的好机会,如母亲节,圣诞节,儿童节等等。在旺季,终端顾客的消费热情比较高,这就会造成一些零售商和批发商的现金流和商业预期,在这种现实和心理的双重影响下,我的客户们会很有购买积极性,俺就趁热打铁,适时的推出廉价库存。
不过今年的旺季不旺倒是俺10年来碰到的第一遭。
日期:2011-12-02 06:48:09
但归根结底,减少库存最关键的地方是掐住来源。就是不要让每一次采购都造成以后有库存的隐患。这个就一言难尽了,因为贸易这行面临的变数和客观外在影响实在太多,举例来说,供应商的偷工减料造成的货不对版,海关通关时间过长造成的到货延迟,竞争对手推出同一款产品的抢占先机,市场同类产品瞬间爆发性的增长饱和,以及汇率和国家政策的突然变动等等,都会造成采购的失败。但不管外在原因如何,对进口商有一点是可以把握的,就是在每次采购过程中,在估计盈利之前,先要考虑到这批货物在最坏情况下,能不能以最小的损失抛售,以及会不会有人接盘,如果预估风险很大,那么自己再美好的想象,供应商再花言巧语的说辞,都只能放到一边去。
其实贸易这行,和工厂,零售和一些服务行业比较起来,风险是比较大的。最头疼的就是变数太多(就如上面所讲),其次是所经营行业的周期起伏产生的风险,这两点都不是一个贸易商能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击对手,扩充地盘,多赢得客人,争取笑到最后。只要世人还有物质上的需要,就有我们存在的理由。所以,我们的行业应该是和人类一起诞生和灭亡的,俺丝毫不担心有一天会失业,除非自己把自己搞破产。
日期:2011-12-02 07:08:29
从业13年,俺深深的觉得,一个商人对行业和人性的悟性和理解,对风险的控制和利润的追求,以及适当的贪婪,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无数旧人倒下,无数的新人加入,能活到最后的,就是强者。不管什么结果,都是3分运气,加上7分的努力和头脑,这就是相对的公平。
日期:2011-12-02 08:47:57
噢,说起玻利维亚,俺认识几个从拉巴斯来巴西的福建人,听他们说在那边从事烧鸡店的行业。
其实1.99就是廉价店的意思,说是1.99,可里面卖的很多东西价格都要超过这个价,针对的客户群是中下阶层,一般店面都开在穷人较多的地方,在一些中产阶级区和高级区是看不到的。由于中国货很适合这个阶层的民众消费,因此店里50%以上的货物是中国制造的。
怎么去那里了呢,这次朋友去了乌拉圭,回来后说那里真好啊,首都和上海很相似,建筑漂亮,但空气要好很多,人口也少,治安超级棒,搞得俺心里痒痒的,准备年底也去看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