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亡宋兴一百年……激荡的五代史》
第17节

作者: 帝乡王彦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克用落地后,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只是昂头望着城上的沙陀士兵。一片漆黑中依稀能看到他们的轮廓身影,脑海中浮现着史敬思在城中厮杀的场景……未忍离去
  城上的士兵冲他大喊:“将军快走!将军快走!”
  薛志勤亦劝他速去,不可再犹豫!
  李克用含着泪水,扭头而逃……此刻仇恨的种子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心里,一直到死李克用都不曾忘却这一夜腥风!
  ……
  渐渐地,雨停了,天亮了,李克用也逃远了……然而他的三百沙陀将士却永永远远地留在了城中,沉睡了异乡的土地里……其中包括血战力竭而亡的史敬思将军!慷慨激昂、悲壮惨烈!此诚忠义之士、死节之臣也!当千古彪炳!患难之中,方见真情。相比之下,如尚让、林言之徒真猪狗不如!
  当清晨的第一声鸡鸣唤醒城中的百姓时,当他们推窗开门准备开始新一天的生活时,迎接他们的将是遍地尸首场景……

  朱温派人在城中搜检尸体,却意外的发现宣武军大将杨彦洪也死在了人堆中,旁边躺着的正是他的战马……
  呵呵,“多行不义必自毙”!原来当晚他自己也骑马在城中搜捕李克用,结果意外被朱温射死!而“但见有骑马者,无论敌我,一概射杀即可”的注意正是出自他之口!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可笑之极,终究还是天理尚存:以他人为刍狗者,亦必做上天之刍狗!
  李克用捡回一条性命,那么回去之后的李克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而宣武镇又将如何应对呢?上源驿谋杀案发生不久,黄巢便死在了狼虎谷,那么还有一个未死的妖孽,又将做出怎样的举动呢?
  请看下章【此恨难消】
  ————小不忍,则乱大谋

  (话说我反复考虑,课业任务在这放着,一天一更还是不现实的,以后还是间断性的更新吧这样我也有时间来完成我的学习任务这学期还要考英语六级望大家理解,但是我会一直坚持写下去的不行的话 大家可以养一段看一次 诶……我现在也不图什么点击率,只想用心把它完成就行。仓促写得实在不好…………感谢你们愿意听一个90后稚子的闲扯O(∩_∩)O哈哈~)

  日期:2012-09-08 23:25:08
  第9章【此恨难消】
  ————小不忍,则乱大谋
  李克用一行人出了汴州城之后马上向城外的旧营奔去。(当日进城的并非全部沙陀部队,主要是他的亲兵三百余人和心腹大将若干,其他将士驻扎在城外。)
  在他还没有到达营寨前,已有士卒先于他回到营中,立刻把整个事件禀报给了李克用的夫人刘氏。
  刘氏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表现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平静。面不改色,泰然自若,似乎这只是一件小事,未能激起她心中一丝的涟漪……报信的士卒也感到很奇怪……

  殊不知这一切都只是一种表象,一种姿态,而不是真实的内心独白!
  刘夫人是唐末又一位大智慧的女性,聪敏贤惠,眼光独到。这一点上完全可与朱温之妻张氏相媲美。两个当时之枭雄娶了两个贤内助!
  她很清楚,作为节度使夫人,她必须处乱不惊!不能有丝毫慌乱化为表情被人看出来,所谓喜怒不形于色!她轻描淡写的告诉报信者:“知道了”然后令他退下……
  报信的士卒从夫人大帐出来,一路困惑,不知道夫人为何会如此反常……正当他思索不解时,一把长刀向他的头上砍来,瞬间人头落地!报信者被杀了,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
  杀人者正是刘夫人派出的!没办法,她只能这样。因为自己的夫君尚未回来,生死伤残一切都是未知数,如果此人把消息走漏出去,那么军心必然大乱,群龙无首,难保不出意外……所以,知情者,必须死。以一人之头颅,换全军之安定,这便是无情的牺牲……

  杀了报信人之后,刘夫人秘密召来军中大将,商讨对策,并拟定了一个安全的撤军计划。一切都布置停当了,只等李克用回营之后便可马上撤退,离开这是非之地!
  拂晓之时,天空朦朦刚亮,李克用终于回来了!全身而回,死里逃生。
  到大营中一看,军容整齐,安稳如初,李克用大喜,也不由得佩服夫人的英明。不过!有一事他与夫人意见相左——他不同意撤退!不仅不撤退,还要率全军攻打汴州,报一夜之仇!
  李克用已到了怒发冲冠的地步,心中只有仇恨,根本不管此时报仇是否现实!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只想立刻找朱温拼个你死我活,以泄心头之恨!其实,这种事情换做谁,也都容忍不了。我救你于危难之间,你却置我于火海之中!这是典型的“恩将仇报”!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克用的态度十分坚决,不容置喙!

  可是这个时候去报仇,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双方兵力悬殊太大,而且沙陀军已然疲惫,还未修整过来,根本不占优势。
  可是李克用犟的像头牛,没人能劝得动他……当然,除了刘夫人!
  刘夫人语重心长地给自己这个血气方刚的夫君分析说:“将军为国讨贼,且解东路诸侯之急,宣武镇反相加害,此乃朱全忠之不仁不义。目今之计,当先上诉朝廷,而后再做定夺。将军若执意举兵攻汴,一旦交锋起来,天下人还能分得清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吗?若朱全忠借此狡辩,将军之冤当何以伸张?”
  这番话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句句说中要害,夫人所言极是:毕竟当晚的谋杀事件,只有双方当事人知道,唯一的证据就是三百沙陀人死在了汴州城中!如果李克用贸然用兵,双方你来我往,厮杀起来,那么三百亲兵是怎么死的还能说清楚吗?天下人看不到五月十四夜的血腥,只看到李克用先发兵攻打汴州,朱温一旦借机否认谋杀事件,那么李克用半点证据都拿不出来!

  反之,如果不对汴州用兵,那么三百亲兵之死便是谋杀的铁证,尸首尽在城中,量朱温如何狡诈也抵赖不掉!
  李克用明白这个道理,也为夫人的情真意切和深谋远虑所折服……他决定依夫人之言:先行撤退!
  就这样走了似乎很不甘心。于是,在走之前李克用修书一封,发给了朱温,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
  朱温见事情已发展到这个地步,也难以狡辩,于是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一个死人头上——杨彦洪。反正死无对证。
  他回信一封说:“当晚之事,朱某实在不知,皆由杨彦洪私自谋划,如今我已将他处死,以慰将军之惊,还望原宥。”
  看到此信,李克用倍觉朱温厚颜无耻,对于这样冠冕堂皇的谎言,他已不知道该用哪根脚趾头来鄙视!
  走吧,无需再与这个阴险狡诈之徒废话了……
  日期:2012-09-08 23:26:24

  一路辗转,历时两个多月,李克用军队回到了晋阳。(即太原,河东镇治所)曾记出征之时,风光无限,现如今,狼狈而返。这是李克用成名之后的第一次失意。
  安全抵达晋阳之后,复仇的欲望又一次爬满了李克用的心灵,只不过这次他要理智的多:一方面调兵遣将、励兵秣马、囤积粮草、修缮兵甲;另一方面起草奏章,差人送往成都,向皇帝诉冤请战!
  唐僖宗看到奏章后大惊失色!黄巢刚刚覆灭,(黄巢被杀狼虎谷一事发生在李克用返回晋阳的途中)天下尚未太平,没想到这两位讨逆功臣竟然节外生枝掐起来了!一旦双方开战,朝廷将无法控制,中原又将涂炭……
  唐僖宗十分苦恼,但是他的态度是很明确的:谁都不能得罪!绝对不能让他们打!于是他想居中调解,做个和事老,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切以和为贵!
  他写了一道诏书安慰李克用,并派出一名宦官前去传达、调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