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的破灭》
第2节

作者: flp7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么,社会阶层固化有什么危害呢?一个社会组织要保持稳定,在制度上一定要给草根阶层精英一个上升的渠道。在过去。老祖宗设计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不仅仅是可以让体制可以吸纳底层的精英,更重要的是,让底层的读书人有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渠道。
  1905年,大清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这个举措即使不算是压垮清政府的最后一棵稻草,也是导致清庭灭亡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大概要算是立宪骗局)。大批读书人一夜之间突然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于是一些人留学海外成为了革命党,更多的人则纷纷投入待遇丰厚的新军——军队由于大批读书人加入,由国家机器变成有自己思想的机器——6年后,正是新军在武昌打响的第一枪,满清政府这个集中央集权于大成的政权一夜之间轰然倒地。

  回到当前,所谓‘年轻人就象早上7、8点钟的太阳“这句话更象一个讽刺。年轻人有什么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读书?靠公务员?做小生意?当权贵资本绑架了国家经济的时候,体制内与体制外就划上了一条巨大的鸿沟。
  这个问题也无法展开,文盲们只需要记住:社会阶层的固化是影响社会稳定最危险的因素。
  下面我们谈谈当前的经济形势。
  日期:2012-09-02 00:32:28
  今年二季度经济指标出来后,立刻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质疑。毫无疑问,这个数据伟大的统计局再一次无耻的做了假。虽然新闻联播还是宣传什么“中国经济数据出现9大亮点,”什么“经济发展还在预期范围内”等等。但是,仅仅一个月后,先是许小年等一大批尖锐批评政府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家被请进中南海喝茶,然后就是统计局紧急到地方核查经济数据。

  嗯,为什么统计局要紧急到地方核查经济数据?很显然,报到高层的数据已经远超过预期,才可能“紧急核查”。这个超过预期当然不是经济情况好得“超过预期”,只能是差得连高层都不敢相信。
  目前经济的基本面大致是这样:三架马车全面熄火。首先是出口,欧债危机对出口的影响已经超过08年,今年年初计划出口要增长10%这个目标已经铁定无法实现,甚至可能出现出口负增长;投资呢?再来一次4万亿的可能性非常小,不是政府不能开动印钞机,而是印钞也得有个限度——08年4万亿已经透支光了货币大规模增发的潜力。给大家普及一个常识——为什么我们现在货币发行量已经达到90万亿而没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的高储蓄率。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大致有36万亿,90万亿—36万亿=54万亿,大致与GDP相等,所以没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但是,这得有个前提,老百姓没有大规模从银行取钱消费——一旦形成老百姓对恶性通货膨胀那就不得了了,因为老百姓的储蓄实际上已经被政府投资花光了,目前全靠一个国家信用在支撑。

  最后就是消费,这就更为惨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餐饮业是最能反映居民消费甚至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最近中国烹饪协会表示,餐企月倒闭率高达15%。整个餐饮行业增速陷入2000年以来除2003年非典时期的最低谷。
  怎么办呢?
  今年上半年,管理层动作频频——降准,降息,出台新36条,承诺结构性减税,承诺金融改革,多次强调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所有的手段归结到一点就是:希望启动民间资本的投资来拉动经济。
  结果却是民间投资不仅没有加大,而是大幅度萎缩。试想,在一个财产权与私有产权完全得不到保护的国家,民间投资能有热情吗?更何况民间可以投资的领域不是严重的产能过剩,更是需求低迷,这样的环境下,谁投资真是脑袋进水了。
  第一张民间投资牌没有效果,管理层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日期:2012-09-12 21:23:11
  回来了。
  先插播一段时政。关于钓鱼岛,别看现在管理层与官媒声音前所未有的强硬,但是,我有一个基本判断: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可以说为0。
  作为这个判断基于2个基本点。其一,国防部长粱光烈曾经旗帜鲜明阐述过军队的核心利益,其一,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其二,才是维护国家主权。这个观点与我对体制的判断十分吻合——军队首要的就是维稳。
  恰恰现在维稳任务十分艰巨。现在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是什么?开会啊!钓鱼岛或者什么主权问题能够超过这个“压倒一切”吗?管理层的核心思想是“平稳过渡”——这个思想背景下可能发生战争吗?我都看得清楚的问题——日本当然更清楚了,所以,最后钓鱼岛一定与黄页岛一样,不了了之。目前管理层的高调更大可能不过是转移视线,实现平稳过渡罢了(最近国内真是树欲竟而风不止啊)。期望战争的FQ可以洗洗睡了。

  最后还想说的是——所谓的爱国主义在这个体制背景下非常可笑。钓鱼岛是中国的,这个没错;但是中国是中国人的吗?
  下面继续经济话题
  日期:2012-09-12 23:16:07
  对于当前十分恶劣的经济形势,目前的管理层一幅束手无策的样子,不是手中没有牌,而是这些牌不是一个急待交班的管理层能够打出来的。
  比如:减税。在西方国家每每经济低迷,减税来刺激民间经济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常见的政策。但是,在中国却不行。为何?
  话说中国政府可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政府。以2012年为例——财政收入估计12万亿,印钞11万亿,加上彩票收入国企收入,年收入怎么也有25万亿。这么庞大的财富还是不够更庞大的政府开支,所以,在年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得“安排8000亿赤字”。减税?首先得考虑削减政府开支,目前各路人马已经把这个财富盘子分割干净——那么去削减那块开支?中央部委还是地方政府?三公还是维稳经费?那块都是盘根错结,没有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大幅度削减政府规模,减税?谁能动?谁敢动?就算强行砍掉某个权力部门的经费,手握权力的利益部门难道不会利用权力自己创收“堤外损失堤内补?”最后苦的还不是老百姓。

  以今年8月份为例,在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锐减的背景下,8月地方非税收入狂增30%!在经济低迷企业频频破产的背景下,政府收取的企业所得税却狂增40%!大家知道这两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吗?很简单,政府收益越少就越要横征暴敛,当中央用宏观调控逼得地方财政快要破产时,地方政府一定用自己权力先逼迫企业破产!
  所以,我们的“减税”被称为“结构性减税”,这个名词大致与“保护性拆迁”、“休假式治疗”、“带套式强奸”一样具有中国特色的。
  昨天,总理在论坛上表态是这样:目前财政帐上还有1万亿,历年财政节余还有1000亿,这些钱都准备拿出来做“微调”,联想到最近发改委猛批上万亿的基建项目,这笔钱的去向已经很明朗了——就是做基建投资,希望在交班这几月让急剧下滑的经济“企稳。”
  联想到当年克林顿交班时整整给小布什留了4000多亿美元的财政节余,某人大概就要内牛满面了。都是这该死的体制啊!
  这届班子不值得期待,下面我们把目光投向更有变数更值得期待的下一届管理层,他们将怎么出牌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