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夺宝之宋徽宗暗语》
第34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是一阵觥筹交错,大家跟着音乐都逐渐“HIGH”了起来,一直玩到夜晚12点才散。我打了个车,回到家中,由于喝酒不少,本打算关了电脑马上睡觉,可是,正要关游戏界面时,忽然看到显示有人在游戏里发过留言给我,点开一看,是一行字:“我是常铭,夜晚3点前我都在这个34号房的26号密室,进密室的密码是这6个数字连成一串‘39 34 26’,我等你。”
  输入密码,我进入游戏空间里的那个密室。只见除我之外,只有一个网名是一串数字的玩家,正在那里。我试探性地打一行字过去:“请问,是常铭吗?”可是,大约两分多钟,都没有任何反应。
  看看手表,已经快1点了,我怀疑他只是挂在网上,或许已经去睡觉了,正在我也打算去睡觉时,忽然,对方回了行字:“你就是那位《万物枯荣》的作者雷小军吧?”
  我说:“是啊。你就是马大哥说的常铭吗?”
  我的战友老球已经是刑警副大队长
  日期:2012-10-12 09:20:45

  37
  常铭出现
  “是的。”过了大约半分钟,两个字才迟迟地出现在屏幕上。
  我一阵兴奋,没想到这么顺利就联系上了。
  可是,或许喝得微醉,我有些迟钝,不知道该接下来该说些什么。
  好在常铭主动开口了:“我这人比较直率,长话短说——是这样的,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故事,想把它写成小说,可是,我一直潜心钻研金融投资,文笔实在太差,因此我想请个人代笔。去年,在网上碰巧看了你的《万物枯荣》,我当时就曾立即主动给你发过邮件,但你没回复……”

  我赶紧解释说:“我邮箱里的电子邮件实在太多,没办法一一回复,多数都只能是一览而过,除非是写出了什么特殊的建议和见解。”
  常铭说:“我非常理解,所以并未介意,前几天,马建豪和我联系上了,我本来不想和他多说什么,但意外得知竟是你解开的密码数字。得知你在他那里,所以,想和你结识一下,还望雷先生不要觉得我唐突。”
  “马建豪?”我疑惑地问。
  “哦,就是你这次去重庆见到的那位马总。看来,你也和他并不很熟啊?”
  “确实不很熟,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叫做马建豪”,我说,“我完全不觉得唐突啊,你可千万别客气,我只是个普通的网络写手,炒股也只是小打小闹,比起你们差远了。”
  一边说,我一边回想,马大哥给我的三个要求是——“查明常铭的意图;了解常铭对那个手势涵义的认知;说服常铭与慕田堡合作。”

  我有些迫不及待地想问一问,可又觉得关系还没到那一步,不宜一眼就让常铭以为我是个说客,因此,决定先缓一缓,和他先熟悉了再说。
  我正这么想着,常铭又打了一行字过来:“雷先生,我刚才提出的,我口述,你写,帮我完成这个小说,写好后,即使发表不了,我也会把它放在一个博客里,算是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为此,我可以给你3万元的润笔费,你看意下如何?”
  说实话,我压根没想到居然还能有钱赚,不过,这不符合我的为人处事原则,我回答:“你给我提供素材,我写成小说,如果素材足够好,那肯定能发表,发表后就能有稿费,按说应该我分点稿费给你才对。”
  常铭很欣赏我不卑不亢的性情,他表示了赞赏,同时提出,写好后,是否投稿,根据形成的稿子,我俩商量着决定,如果投稿,并发表,那稿费就一人一半;如果他觉得不适宜投稿,那就因花费了我的时间,而给我一些劳务费。
  “如果发表了,能有多少稿费呢?”
  常铭十分好奇地问。
  “那就要看你提供的故事能写多长了。”我说。
  “多长?我估摸着,可能顶多1万多字吧,也可能1万都不到。”
  常铭想了想说。
  “哟,那就只是个短篇小说,出不了书的,万一能发表,稿费也就最多2000来元吧。”
  “恩,也不错,那如果真发表了,我能分1000元稿费,这可是我这辈子的第一笔稿费呢。”常铭像个天真的孩子般开心地说。

  “呵呵。”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内心有些疑惑地想,这常铭,难道真是能令马大哥等资本大鳄么为之紧张的投资大佬?——竟然为1000元而这么兴高采烈。
  但我又想,或许,他这种孩子气的天真,正是他在资本市场能化繁为简出奇制胜的原因之一吧。
  常铭接着又打来一行字:“说实话,真想看看自己说的故事,发表在杂志上。不过啊,我也不知道我要说的这个故事,写出来是什么样子,如果最终我觉得不适合发表,那就麻烦你同意不让这个小说外传,我将把它放到阅读数量很少的一个博客里,算是一个纪念。如果这样,我还是按刚才说的,给你3万元润笔费,好吗?”
  “哎,遇到怪人了。”我想,既然如此,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继续推却显得有些做作,我回了一个字:“行。”
  “那你看,什么时候咱们开始?”常铭问?
  “现在就可以开始。”我也是个爽快人,尤其是,我对常铭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实在是有些好奇。
  常铭于是就开始讲了起来,下面便是他在那个晚上所说的内容,我用小说的笔法,略略进行了一点润色:
  【常铭讲述的故事之一】

  这个故事从“成都的名片”春熙路说起,作为“成都第一商业老街”的春熙路,在成都这座古城里,历史其实并不算很悠久,早年只是一条窄街的小巷,春熙路这个名字,从无到有,还不足一百年。
  民国初年的成都商业中心分为两处:一处是东大街,另一处是劝业场。1924年,为让两个商业中心贯通起来,时任四川督理的军阀杨森着手拓建春熙路。为给这条路取个好名,杨森专门请来饱读诗书的双流县前清举人江子鱼老先生,援引老子《道德经》里“熙来攘往,如春登台”之语,命名为“春熙路”,自此扬名天下。
  春熙路建成后,聚集了银楼金店、钟表眼镜、绸缎布匹、百货图书、银行报馆、像馆药店等30余个行业约200余家商户,成为成都当时一个新兴的商业中心。荟萃了成都市第一家专营“文房四宝”的“胡开文文具店”,久负盛名的“古籍书店”,“龙抄手”、“钟水饺”、“赖汤圆”等成都名小吃,“漱泉茶楼”、“饮涛茶楼”等著名茶铺,以及民国时成都最为有名的裁缝店——叫做“吕罗记”。

  **十年,春熙路变得冷清萧条起来,直到**结束后,尤其是1978年之后,春熙路逐步重新繁华起来。1978年是中国农历马年,这一年是对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中国在这年成功拨乱反正,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并且开始了改革开放,堪称是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剧变发生的一年。开明的政策,如同春雨,给神州大地注入了活力,让这片古老的土地再次焕发出青春。
  百年老字号“吕罗记”在**时也受了冲击,直到1977年,“吕罗记”才在成都春熙路重新开张。此时的店主,是解放前成都第一裁缝“吕老罗锅”的嫡孙吕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