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夺宝之宋徽宗暗语》
第25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幅长卷画面呈古色古香的淡褐色,画中描绘人物、街景的方法,体现着独特古老的绘画法式,杨仁恺先生随后对这幅画卷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细致的考证,这幅长卷气势恢弘,笔法细腻,人物、景物栩栩如生,这幅画上虽然没有作者的签名和画的题目,然而历代名人的题跋丰富、详实,历代的收藏印章纷繁复杂,仅末代皇帝溥仪的印章就有三枚之多。
  尤其是画卷之后金代张著的题跋中明确地记载:“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
  杨仁恺先生有些疑惑,难道这就是被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的稀世神品——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吗?他将这幅画卷的照片,发表于东北博物馆编印的《国宝沉浮录》中。没想到立即就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先生,将这幅画卷调往北京,经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鉴定,确认这幅绘画长卷就是千百年来名闻遐迩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
  于是,遗失多年的稀世国宝《清明上河图》真迹终于再一次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但被溥仪认为比真迹更重要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徽宗亲摹本,却在苏联被秘密收藏,漫长的几十年里,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直到1991年底,前苏联突然解体,在一片混乱中,被人盗走,而后转入了法国……
  马大哥说到这里,大功告成般地叹了口气,说:“前几年,这幅画出现在法国的拍卖会上,大当家亲自出马,由我陪同着飞到巴黎,为慕田堡高价拍下,后来存放在这古董储藏库,成为了慕田堡的镇库之宝!”
  (伪满洲国崩溃,溥仪随身携带着“《清明上河图》徽宗亲摹本”逃亡)
  日期:2012-10-09 20:43:49

  27
  庄士敦可能是间谍
  听着马大哥讲完了《清明上河图》真迹与徽宗亲摹本如此复杂的身世,我仿佛看到两个飘零的贵族,在历史的风浪中颠簸起伏。由此想起了宋徽宗,贵为皇帝却结局凄凉;又想起陆完、严嵩那些曾经的贵族豪门,早已被风吹雨打,在岁月中消散;而那些高宅大院里的燕子,则事过境迁,纷纷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所有这些,不禁让我感慨人世的沧桑,命运的无常。
  大家似乎都有些感叹,静静地没有说话,过了一小会,还是燎爷打破沉默,说:“五哥,我瞧这画瞧了半天,也没瞧出什么问题,你到是说说,究竟是哪里特别了?”
  马大哥淡然一笑说:“这也正常,别说你们这么匆匆浏览,就是我在这几年里,反复看了多次,也从没注意到什么特别之处,甚至就连溥仪的‘洋先生’,也是反复窥探,却没看出端倪。”

  马大哥接着解释说,实际上,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众几乎都不知晓《清明上河图》有一个徽宗亲摹本。但在西方,一个精英小圈子里,却是知道的。而他们的信息来源,则是来自溥仪的“洋先生”庄士敦。
  (溥仪与皇后婉容等人合影,后排站立右一为庄士敦)
  庄士敦,1874年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他于1894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后进入牛津大学玛格德琳学院学习,主修现代历史、英国文学和法理学并获学士学位。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先后任“辅政司助理”和港督卜力的私人秘书。从此,庄士敦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
  1919年2月,庄士敦赴京,开始了“帝师”生涯。庄士敦是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
  庄士敦是一个汉学功力深厚、具有学者素养的人,他广猎经史子集,喜欢中国古典诗词与饮茶之道。撰写了大量有关中国问题的论著,如《佛教徒在中国》、《威海卫狮龙共存》、《儒教与近代中国》等。但令其声名大振的即是1934年出版的《紫禁城的黄昏》,此书讲述的是“清室”的黄昏时期——1912年到1924年,从中华民国成立到溥仪出宫期间的历史,庄士敦以帝制向共和的转变为历史背景,以担任帝师,与末代皇帝溥仪共处的经历为内容,对他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大小事件做了独特的记述。

  庄士敦为古老的皇宫带来了新的气息,深受溥仪崇敬。但在一些中国历史文献中,则有人明确质疑庄士敦教书是假,实际上是溥仪小朝廷与英国使馆的联络人,甚至有可能是英国间谍。
  理由主要有五点,这五点若分开来看,单独的一条也许不足以让人质疑,但五条全部吻合,若说庄士敦不是间谍,实在难以解释:
  一,牛津大学玛格德琳学院,在英国历史上出了很多人才,这个大学里,有个不为大众所知的隐秘社团,也叫“骷髅社”,虽然从来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与美国耶鲁大学的“骷髅会”有任何关联,但对二者同源同宗的质疑,从来未曾断绝过。庄士敦在牛津大学读书时,曾加入过那个“骷髅社”,并从此命运发生重大转变,突如其来地被安排到香港,当了香港总督的私人秘书。
  二,1919年1月,庄士敦莫名其妙地被英国政府授予“高级英帝国勋爵士”勋章。而在此之前,他仅仅担任弹丸之地山东“威海卫”租界长官,英国在海外有无数比“威海卫”重要的租界和殖民地,将显赫的“高级英帝国勋爵士”勋章授予一个小租界的长官,实在无法解释得通。所以,有人分析,庄士敦应该是长期从事秘密间谍工作,并取得重要成绩,才会获得这种安排。
  三,1919年2月,庄士敦毫无预兆地成为了中国末代皇帝的教师。之前他从未从事过教育工作,和清朝核心成员也并无历史渊源,是什么力量,使他从无数外国人中被选择,成为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的老师?
  四,庄士敦一生未婚,公开的收入一直不算多,晚年虽然写书获得一些版税,但那时的版税不足以支撑优越生活。然而,庄士敦从中国返回英国后不太久,居然就有财力在苏格兰买了一个小岛,并在岛上修建了别墅和私人会所展馆等建筑。这说明他应该有正常职业之外的隐秘收入渠道。
  五,庄士敦的公开资历,实际上在英国其地位并不高贵,并长期生活于大英帝国主流之外的远东“威海卫”这小地方。但据记载,他的交际却非常广,给溥仪引见了大量外国名流,如:英国驻华海军司令、香港英军司令、各国驻华公使、犹太富豪哈同等人。甚至竟还包括世界级的文豪、印度诗人泰戈尔。
  (泰戈尔访华,在庄士敦中国的家门口合影,后排右四为庄士敦)
  在泰戈尔访华之前,人们并不曾关注到,泰戈尔年轻时赴英国留学,曾与牛津大学玛格德琳学院有过接触。而牛津大学玛格德琳学院,正是庄士敦的母校。泰戈尔那次的中国之行,最主要的一张合影,就是在庄士敦中国的家门口照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