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夺宝之宋徽宗暗语》
第23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这光头的“八当家”,看也不看那些保镖,只顾朝着马大哥抱去,说:“五哥,咱们有半年不见了吧,当真是想死八弟了!”
  而马大哥依然是他那淡淡的微笑,即便对着“燎爷”,依然神色平和。我忽然想起几天前他在宴会演讲时的那种异常的失态,心里冷不丁地想:“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才能让这么喜怒不形于色的马大哥,在那一刻那么焦灼呢?!”
  燎爷的宾利正是此款
  日期:2012-10-09 14:58:12

  25
  清明上河图
  当天晚上,回到马府庄园,马大哥单独在一个小包间里,宴请燎爷,并让我也做陪。我本来想,自己身份低微,还是别去凑热闹,哪知燎爷对其他人十分狂傲,听马大哥介绍了我之后,却对我谦谦有礼,他说:
  “你那《万物枯荣》,成先生推荐给我看过,我虽然是个大老粗,没读过大学,但偏偏喜欢读小说,你别说,如今放一本投资秘籍给我,哪怕明知道写得有水平,我也没兴趣看,可是股市小说,我却读得津津有味,今天有幸见到作者本人,实在是高兴,你可千万别看不起我这粗人,连吃饭都不肯赏脸。”
  我听燎爷这么一说,自知如果还推三推四,就太不识趣了。赶紧跟随着他们入席。

  小包间里,除了我们三个,就是马月儿和福叔,连黄助理也无资格进来。因为人少,所以大家谈得私秘,马大哥似乎很随意地说:“老八,你知道吗,这次,托雷先生的福,总算是和送断手来的幕后那人联系上了,他就是传说中的那个常铭。”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常铭”这两个字。
  只见燎爷诧异地看我一眼,说:“啊,雷先生可实在是人不可貌相,竟然如此厉害。”
  我听了,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马总,您说的什么,我可是没听懂啊。”
  马大哥端起酒杯,和大家一起干了一杯茅台酒,而后说:“雷先生,你自己都没想到,你所解出的羊皮纸上那组九章算术的答案——39 ,34 ,26,就是一个网络游戏的大区号和房间号,我登陆进去后,花了点时间,终于在游戏中找到了那位将断手丢进来的人,和他联系上了。所以,这次你是立了大功啊。”
  我忍不住问:“是不是就是您刚才说的‘常铭’?这人干吗把那断手丢过来?”
  马大哥说:“现在,也只是联系上,但更多的问题,他不愿意回答,那手势的涵义,他也拒绝解释,所以,我们还是得继续想办法,希望得到他的配合啊。”

  旁边燎爷忍不住插嘴说:“就算这几年常铭陡然崛起,但他再厉害,大当家也不至于仅仅为他,就忽然喊我们八个紧急聚会吧?”
  马大哥说:“那到确实不至于,大当家重视的,是常铭的天才,和他背后的力量,现在担心的,是骷髅会的标志怎么出现在那断手上,如果常铭他们为骷髅会所用,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再则,我这边连夜喊了几个画师,彻查古代名画里还有没有这个手势,结果,竟然又有新发现!更重要的是,大当家那边,发现有幅近代的画,画中有个顶顶重要的人物,也做着那个手势!”
  燎爷大惊说:“能让大当家都坐不住的,必定是极其要紧的人做那个手势才行,到底是什么人?”
  马大哥说:“那就只有明天大当家来了,我们才能知晓了。不过,今天用完饭后,我可以带你们去看我这边那几个画师的新发现。”
  饭后,我们几个再次去了慕田堡的古董储藏库,这一次,马大哥让黑裙蒙面女子拿出来的,竟然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
  看着这幅宋人张择端所作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我简直不敢相信竟会出现在这里,从不口吃的我,居然略有些口吃起来,颤声问马大哥说:“不……不是都说《清明上河图》真迹在故宫里吗……怎……怎么竟会在这……这里?”

  马大哥看我如此目瞪口呆,顿时一乐,难得地大笑起来,说:“雷先生,我可并没说这是真迹啊,但也同样算是文物珍品!”
  马大哥毕竟主管慕田堡古董收藏多年,四处出击拍买名画,对于《清明上河图》如数家珍,他告诉我们: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绘画史上名为《清明上河图》的画幅很多,但真本毕竟只有一幅。千余年来,《清明上河图》声名显赫,广受青睐,仿摹者众多。现在,各地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有人统计,现存《清明上河图》有30多本,其中大陆藏10余本,台湾藏9本,美国藏5本,法国藏4本,英国和日本各藏一本,光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7本。

  不过最著名的是以下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作者张择端,是宋徽宗时宫廷画家。真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所以被称为《清明上河图》故宫藏本。经过众多学者、专家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都认为这幅是北宋张择端的原作。其它的同名画作,均为后来的摹本或伪托张择端的臆造本。
  第二个版本是“吴门四家”之一、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宋本”的构图结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
  “仇本”也是后世众仿作鼻祖,明人笔记载,当时各种以此为蓝本的仿作层出不穷,一时间成为达官豪门相互馈赠的高档礼物。

  仇英仿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如今互联网上流传的很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图图片,其实便是这个版本的作品。
  第三个版本是在乾隆元年由清宫画院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画成,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画的事物繁多,虽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却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缺的材料。
  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极精之作。
  这个版本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称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接着,马大哥得意地一笑,说:“而我这个版本,可以说,除了真迹,就以它最为珍贵,因为,它是宋徽宗亲自临摹的!”
  这一说,如同一个炸雷,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诧得哑口无言!
  看着我们似乎都将信将疑,马大哥接着侃侃而谈:
  张择端,字正道。今山东诸城人。北宋著名画家。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其擅长绘画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那繁华的景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