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夺宝之宋徽宗暗语》
第9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远远地看着那个木屋,觉得整个情景异常怪异,大家试想一下,现在有一个空鸡蛋壳,壳里空空如也,只在鸡蛋壳的尽头,有一个米粒大的水疱——而你则如同一只相当于蚂蚁10分之1的微型动物,要穿过整个空鸡蛋壳,到那水疱里去。想想,这是多么诡异的事情。
  我不想去了,立即转身,喊那印度侍者,可没有回音,我用力拉那个门,却纹丝不动。
  无可奈何之下,我只好拿出以前当侦察兵时练就的胆气,朝着那个“水疱”走去。
  马大哥的书房
  日期:2012-10-05 15:51:55
  幻方

  但这一路,其实没有任何危险,脚下的地板很平,也没有任何的陷阱或机关,我很快就靠近了那个远看像是“水疱”的木屋。
  走近之后发现,那个木屋其实也不算小,足有四米高,十米长,四米宽。如同四五个集装箱连在一起,但比集装箱还高一些。此外,它不是用集装箱的钢结构搭起,而是全部用黄花梨船木搭建!
  我走到那木屋门口,见木门虚掩,我正要敲门,却听到里面一阵滴滴滴的声音传出,异常清晰,在整个空旷的大鸡蛋壳里回荡。
  我正迟疑着,要不要先在外面喊两声再进去,屋内已经传来马大哥的声音:“雷先生,请进。”马大哥没象中午刚见面时那样说普通话了,而是换成了重庆话。
  于是我也就用四川话回答道:“要的。”
  走进去之后,发现确实是一个古色古香的书房,里面起码有10来个电脑显示屏,以及四台平板电视,这些数码平板玻璃,几乎占据了四面的墙壁,反而书籍只有稀稀拉拉的两三堆。而且看起来都是画册、古籍之类。
  一进去之后,就听马大哥爽朗地笑着说:“不好意思,我虽然也读过书,但确实算不上个文人雅士,所以书房也就不想摆很多书在这里充面子了。”
  而后他又问我:“你那万物枯荣,怎么写着写着就不写了?我一直等着看呢,心里还说,如果你那书出版了,我非得买一本,放在我这书房里呢。”
  我这人不想装清高之士,素来实话实说:“有书商到是跟我联系,喊我快点写完出书,但他们只给我1万册的印数,说是如今不比2007年那阵子,股民大量流失,炒股的小说不好卖,只能给我印1万册,所以我就没有答应,打算等以后牛市来了,股民重新变多了,我才继续写。”
  马大哥说:“理解,理解,做任何一行,都应该付出有所值,看得出那是你心血之作,1万册的印数确实太不尊重你的心血了。”
  我一看他说得这么真诚,不禁有几分感动,我是一个LOSER,要什么没什么,能他这样的超级大亨被如此尊重,不禁心底感慨万千。心想,可惜我是个百无一用的平头百姓,也帮他做不了什么,否则,就冲他那几句话,我也愿意力所能及地效劳。
  我正想说句感谢的话,忽然,滴滴滴的声音又传来,马大哥将食指放在嘴唇上,对我做了个地球人都能看懂的“别说话”的手势,然后专注地看着一个机器里传过来的东西。

  他凝神看了一阵子,却又还是摇了摇头。我不禁好奇,问马大哥:“您这是在干吗?”
  马大哥对我也不见外,直接将一张羊皮纸摊在桌子上,让我看。
  我看过去,一种直觉告诉我,应该正是中午宴席上他收到的那张羊皮纸,只见上面还有些已经干了的血迹,在羊皮纸的一角,写着几个数字:
  马大哥对我笑了笑,说:“我对数码暗语研究是外行,所以在请我一个懂点数字暗号的人帮我破译。刚才那滴滴滴的信号,就是我和一个朋友在用我们圈子里的暗语对话。可是,他是研究‘数字暗语’的行家,对‘幻方’尤其在行,但他看了半天,用各种西方数列研究方法排序,都没法破译这组数字,他说,因为这组数字太简单了,所以反而难以解密。”
  看着马大哥紧锁眉头的样子,我再一细看这组数字,不禁忍不住微笑起来。

  马大哥好奇地看着我,问:“雷先生,怎么了?”
  我之所以笑起来,是因为这组数字,对我来说实在太熟悉了,简直类似于我在宴会厅,所看到的小时候就熟悉的“狮子林”!
  我小时候,爷爷经常教我这些。他对中国古代传统的那些神神秘秘的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对古代传统文化里一些著名的自然科学的东西,也都有所涉猎。
  记得我11岁时,爷爷教我学数学,他严肃地对我说:“娃子,你要记得,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化,一点不比西方差,不仅我们的易经,我们的河图洛图,博大精深,哪怕我们在数学上,至少2000年前,也并不比西方差!因为2000年前,我们古代就有了《九章算术》。

  爷爷饱读古籍,特别喜欢《天工开物》和《九章算术》。为了证明我们古代的数学不比西方差,爷爷多次用《九章》里许多基本的题目考我。而刚才羊皮纸上的这个数字排列,其实是《九章》里最基本的一道数学题:
  《九章》卷8“方程术”的第1题,就是这道题。如果换做如今的现代符号表述,该问题相当于解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
  3x+2y+z=39
  2x+3y+z=34
  x+2y+3z=26
  但是,在2000年前的《九章》里,没有表示未知数的符号,而是用算筹将xyz的系数和常数项排列成一个方阵:
  也就是说,这个数字序列,并非什么“幻方”,而是一道数学题,其答案则是个标准答案,即:
  39
  34
  26
  《九章》的“方程术”里,关键算法叫“遍乘直除”,在本例中演算程序如下:用右行(x)的系数(3)“遍乘”中行和左行各数,然后从所得结果按行分别“直除”右行,即连续减去右行对应各数,就将中行与左行的系数化为0。反复执行这种“遍乘直除”算法,就可以解出方程。
  爷爷还告诉我:很显然,《九章》方程术的“遍乘直除”
  算法,实质上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解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以往西方文献中称之为“高斯消去法”,但自从咱们中国的《九章》逐渐被西方接受后,人们意识到中国人比“高斯”更早发现解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
  于是,法国科学院院士P.Gabriel教授在他撰写的教科书中,就称解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为“张苍法”,而张苍,相传是我们中国《九章算术》的作者之一。
  所以,上面这个数字排列,实质上只要知道《九章》卷8第1题的,不必做任何分析,就能立即明白其意味着39 、34 、26。
  但是,西方人毕竟多数对东方文化有轻视心理,即便如今,大多西方人也不了解中国的《九章》,而如今数字解密领域的高手,基本都是受西方数学严谨教育下成长起来,若是按西方数学的思维方式,上面的三行数字,必然会理所当然地看为一个“幻方”。

  所谓“幻方”,指的并不是什么幻觉方术,而是数学:由连续的数字组成的数格,无论纵向,横向,还是对角线的数字相加,都能得到相同的数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