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营销十年手记:悟道十年》
第18节

作者: china046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约过了20多分钟,跳楼者跳楼的地点早已人满为患了,120的车才急忙的唱歌飞奔而来,几位医生大哥走着赌神一样的大片里的老大走慢镜头一样走了下来,不紧不慢的对着尸体检测了下,又不紧不慢的把她放到了担架上,晃晃悠悠的抬到了救护车里。我当时还在极大的愤慨着120工作人员的不负责的那种状态。后来接触此类事情多了,我都开始“麻木”了,我更佩服古代的词汇编写者了,麻木的词组后边就很匹配的加上了“不仁”。但是当时生命消失的那种震撼性深深的在心头留下了烙印。一种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的疑问开始在脑海里浮现荡漾。

  我决定要有所改变,可是我还不知道怎么改变,这时教授出现了。
  日期:2008-12-8 20:55:32
  第十八章:教授的策划手法
  教授出现了,他的出现如一个丨炸丨弹,只是出现已经在心里出现了一个超级强大的辐射。估计教授是核弹,据说周总专门驱车去接核弹,好家伙,用他的轿车接实在很“危险”。初次见他,是偷窥隔壁老总的办公室,虽然他不是美女,但我依然想很好的解破一下他。探讨一下高人的奥秘。他在隔壁果然表现的很“教授”,声音很大,在讲着关于营销的一些新发现和新认识。我侧耳偷听的功能当时开发的并不好,所以断断续续的只能听到一些什么可口可乐的营销厉害到了每个月可以预测销量很到位,能预测到大约销售多少瓶,到月底不会误差到几十瓶。至今还在想着这个科研课题,预测的人能在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小区预测可口可乐的销售量,还能误差缩减到几十瓶,估计是医生中的极品了,已经都可以研究明白人们胃口到如此境界,当时我可当真事听了。对教授的佩服有如松花江之水,不旱不绝。

  借着拿点东西的借口,到老总办公室小心旅游一圈,原来心里描绘如诸葛亮一般的教授原来是个黑老头,听说西安那边很热,一看果然,有如黑碳一般,坐在黑沙发上滔滔不绝的讲话,由于穿黑衣服,再加上我近视,弄的我很费劲的才仔细观察到了沙发的本色和教授的本色是怎样在图像上发生区别的。回到办公室很是有遗憾感,把教授的光辉形象给颠覆了。从今以后见到教授越来越多我才知道教授不是高大全可以概括的,三教九流也如同江湖般精彩。

  第二天,我成为了教授的打字员,我一分钟十几个字在当时的公司也是一个顶尖级高手了,因此获得了为教授做助手的殊荣,同时也有机会第一时间一赌来自高手手中的软文大作。果然,我见了我从前在任何广告教科书中不曾遇到的软文精品,单单从题目上足够让人目瞪耳开嘴张开,口水直下肚子中,好家伙,列为请看:
  《坐轮椅老汉24小时能下地拍皮球》
  《多年硬脖子一朝就变软》
  《24小时能翻身的奇迹》
  ........

  十几篇文章题目一个比一个大胆,一个个身患接近或者就是瘫痪的患者就差去参加奥运会夺金牌他不敢写了,而且教授还给我讲了许多技巧(他是给老总们讲,我就全当讲给我听了)软文中的人物姓氏一定要选择“偏”,“特”的,别太常见,太常见显得假。软文中的题目一定要胆大出位,让目标人群一定要心动。怎么样让目标人群心动呢,就是说他们现在办不到的事情,什么瘫痪的病人下地拍皮球啦,硬脖子的印刷工人要能转脖子啦,这是他们的奢望,你在软文中体现出来故事就是在讲他们的生活。他们喜欢快速见效,所以要用时间来刺激他们。只有快才能刺激他们快速及大量掏钱产生购买行为.....

  几天之后,才逐渐知道教授原来当年就和老总们在一起共事过,曾经是一家大型医药企业的宣传部长,我一直很纳闷,大企业是怎么样让这么黑的教授加入的。深入了解才知道教授的方法无非是这些所谓的大企业起步时候使用的招法的总结升华而已,看来可口可乐没有深入他心,而本土医药企业的惯用的营销操作手法已经融入到他及他们一批人的血脉中了。

  黑教授的软文很厉害,我想我打字的速度也很不错。几天的功夫下来,教授的黑软文更我内心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一直在怀疑这样文章能否发表出去,有关监管单位难道就幼稚到能让这样“神话”通过公共媒介传播出去吗?后来周总讲了一个故事,让我初步有点读懂了这个世界。说北京有个做药的,在成本核算中直接就直接将宣传违反相关规定的费用提前预算出来,来制定药的价格。嘿嘿,是不是很天才哦?其实也不是吧,仔细想像一下,开长途运输车的要提前核算罚款,盖楼房的卖价要加进几十个公章的成本......这个世界任何行业的基本规则总有太多相似之处,浅规则也不例外。

  日期:2008-12-8 21:34:09
  第十九章电视广告创意的开始与我与保健品的结束
  黑教授走了,我们又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工作内容,开始攻击电视广告了。这时,李姐推荐了一个广告公司的广告策划人,说跟他怎么熟悉,他又怎么厉害了。我有时真无法解释关于缘分的意义,也实在该承认地球是圆的这个基本定律。当他推荐的广告人出现在办公室的时候,我俩的目光冲撞在一起。
  “骆老师!”
  “小曹”
  一时间不知道怎样的滋味涌上心头,一晃已经2年多没有见面了吧。我看见老骆的一瞬间,似乎有一种两个江湖卖艺人,事隔多年相遇一般。一切尽在不言中。只不过当年在一个江湖人屁股后边跟班的家伙,如今成了甲方的一个元素分子。老骆不能放肆的过来搭着我的肩膀,随意的喊小兔崽子了。而我依然对他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洋洋洒洒的说了那么多,其实我们的眼神定格只有区区几秒,现实的导演不允许我们有慢镜头的惊讶与惊喜的面容在彼此的脸颊上产生着清晰的物理反映。我们也不可能有孙悟空遇见唐僧那样的遥远奔跑,彼此相拥。我们友好的彼此握了一下手,老总及李姐们很惊讶,我微笑的解释着介绍老骆是我的广告入门老师。屋子里的人集体的公式般的感叹了这个圈子真的很小。现在想来谁能真正关心这个呢,大家关心的是眼前这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是否能有些有价值的东西被挤出来。

  头次与老骆对面坐着,他很孤单。我却感觉其实我和他一个方位位置,我在这样一个错位的心理空间呆着,不知道有没有哪位看客能了解这样错综复杂的方位感。所以整个会谈我没有发言(估计真正的原因是我没有任何资格发言)。老骆开始简单的询问了一些关于项目的基本情况,然后说了一些关于创意的难点等情况,和目前创意不好做等方面的东西。这个老江湖明显的在用一些浅显的东西在拖延时间,脑子在飞快的旋转着,逐渐他找到了谈话的目标就是高总,他感觉他是这个广告整体环节的负责人,和最注意听他说话的人。于是这个空间的我及李姐其他人,包括周总,似乎都成了一个角度的观众,主席台上只有高总和老骆彼此沟通交流着,但他俩也不忘偶尔用眼神来妩媚一下台下的观众,告诉大家我们一直和你们在一起。然后老骆开始讲对这个颈椎康贴的基本认识,突出那些诉求点等。不愧老江湖,找的的很准,其实我认为到一定阶段,营销诉求点的寻找能力是相同的。因为我们同样是受九年义务教育一样,老师开始就教我们找中心思想,找到最后基本上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一样,大家在这个年代看的都是整合营销,定位等理论书籍,受的都是黑教授等老前辈的实战营销教育,找的诉求点相似也无可厚非。

  老骆看大家似乎对他认可一些了,就开始大讲自己拍摄过的一些广告片,说实话好多片子我看过但是感觉没有他说的好玩。这人讲起广告是个天生的说书人,声情并茂,手舞挥动,将一个个创意通过自己的语言几倍升华,说的满屋子的人都为之所动,把我弄的以为那些广告我似乎都看错了一样,大侃了半个多小时,估计大家都开始对他出现了佩服之情有如松花江之水一般,嘎然而止,逐渐回落到这个膏药上,说一定要搞个经典的,才能对的起几位老总对他的重视,然后悄然道别。后来很久,我才知道晚上午夜十分,老骆私自约了高总在歌厅娱乐了一番,展现了自己另一番创意人生之风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