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暗格——双鱼玉佩始末》
第25节

作者: 秦州老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29 20:09:00
  其时姬发誓师伐纣,在孟津汇集各路诸侯杀赴牧野,与殷商决一死战。如蜚廉所见幻影一样,其子恶来战死在了沙场,但恶来也因其勇猛而名垂千古。后世三国时,曹操即称其爱将典韦为“古之恶来”。
  闲言少叙,只说蜚廉眼睁睁看着国破家亡却无所能为,内心直是刀绞针钻,他做梦都想手刃姬发替恶来报仇,于是蜚廉集合幼子季胜之力,欲令姬发血债血偿。
  可季胜见商纣无道而周有德,武王自继位以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更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始成,天下大治。若是因一己之私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岂不为世人唾弃,留下千古骂名。

  常言道,一将功成尚且万骨枯,更何况是改朝换代,历史的更替是要流血漂橹的!在战事中免不了死难千万,若其家人都要报仇,天下岂有安宁之日!季胜深知蜚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私下里勾结殷商余孽谋图起事,而这些起事者里,不是想借反周复商的名义自立为王,便是妄图从中渔利,而蜚廉则是借众人之力为子报仇。
  蜚廉心里清楚,打仗并非儿戏,若季胜有所闪失,他怎能再承受得住丧子之痛,故而蜚廉将培风术倾囊相授,如此季胜即便临于危难,也自有金蝉脱壳的办法。
  季胜不敢有违父命,每日随蜚廉刻苦修习,短时内便已颇具火候,连蜚廉都夸他进步神速。季胜见父亲心情大悦,乘机问起乃翁,何以预先知悉恶来的死期,蜚廉一股脑儿将他在峚山的见闻据实相告,直至语毕仍对空巢内幻化出的神迹赞叹不已,声称是天帝昭示。
  日期:2015-05-29 21:15:00
  季胜疑信参半,毕竟这番经历忒过荒诞不经。而对于蜚廉来说,他早信到了骨子里。季胜见父亲如此执拗,寻思:“可以利用父亲信奉天帝一事大做文章,从而打消他复仇的念头!”
  武王元年,岁在乙未,殷商余党揭竿在即。季胜向蜚廉建议:“既然峚山空巢有天帝昭示,何不前往看看我等能否举事成功?”季胜见蜚廉略有心动,又道:“儿随父苦练培风术久矣,尚不曾使用,今若往峚山去,正好试试脚力。”
  日期:2015-05-31 10:46:00
  蜚廉亦觉言之在理,于是根据手札所载与季胜经霍太山入口,往峚山而去。待得他父子俩避开旱魃,悄悄来到布满空巢的溶洞时,根本没有任何天帝昭示!至于蜚廉口中的幻影,季胜只道是其父因思念恶来而臆想所致,季胜道:“此间有旱魃为祸,久留实在不宜,莫如先退回霍太山,过得几日再来瞧看。”蜚廉顿时无名火起,明摆着季胜是疑心幻影一事多为系风捕影,纯属虚构。
  日期:2015-05-31 11:04:00

  季胜见父亲怒火中烧,何敢再多违拗,忙说:“父亲所言,儿信入肺腑。想来天帝昭示不会轻易示人,需等因缘际会时方能奇观自现,咱们耐心等候,终可一睹元机。”哪知这一等就是许久,季胜仅记得此间有十一次饿得前心贴后背,蜚廉采来丹木果叶与他充饥,就在第十二次填饱肚皮之际,空巢内果真有了幻影。
  日期:2015-05-31 11:50:00
  但幻影中却非殷商余党与姬发一决雌雄的场面,蜚廉看到的是痛哭流涕的季胜,而季胜则看到气绝身亡的蜚廉。父子二人心里均是咯噔了一下,再看幻影,蜚廉安详地躺在一口天然形成的石棺内,观其周遭景致,竟是霍太山。
  幻影至此骤然停顿,蜚廉冥思苦想了片晌,忽道:“随我去霍太山!”话音未落,蜚廉已培风而行,季胜紧随其后。父子俩按照幻影所现位置在霍太山搜寻,孰知果真找到了那镶嵌于熔岩里的石棺,蜚廉凑近细观,不由得骨寒,那石棺内竟而刻有铭文,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
  日期:2015-05-31 13:25:00

  铭文中“处父”正是蜚廉的字号,蜚廉不由得呆了,季胜拳拳道:“父亲,天帝定是不愿战火复燃,害得民不聊生,故有此圣裁,特令你切勿参与殷商余党的叛乱。”蜚廉面容凝重,心想:“不与殷乱,大仇岂可得报!”但铁一般的事实摆在眼前,怨天尤人更有何用,季胜又道:“天命难违,既然真主赐予石棺,咱们不如避世隐居于霍太山,直至终老,死后即长眠于石棺!”
  日期:2015-05-31 14:08:00
  蜚廉郁郁寡欢,想起在峚山所见,他的确躺尸石棺内,看来只有惟天帝之命是从。谁料,蜚廉因罢念复仇而积忧成疾,不几日即含恨而亡。季胜伏在石棺上悲痛欲绝,引咎自责道:“父亲,是孩儿害苦了你,儿万死难辞其咎!”
  原来,当日蜚廉向季胜道尽峚山诡怪之事,季胜虽然疑而未能尽信,但他远见卓识,料定借此必能制止父亲叛乱。一番筹措后,季胜趁着父亲外出与殷商余党商议起兵细则时,忙以培风术火速奔至霍太山,拟将沿其入口寻峚山而去,但由于蜚廉从峚山赶出霍太山那会儿心系恶来,因而这一段路程记载寥寥,恐怕除了他本人,谁也甭想找到峚山所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