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风史记:诸葛亮死前6年与死后46年的世界》
第11节

作者: 紫槿流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与雅典的年轻人们自克里特岛归还时所搭的30桨船被雅典的人留下来做为纪念碑,随着时间过去;木材也逐渐腐朽,而雅典的人便会更换新的木头来替代。最后,该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

  因此,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开始问着:“这艘船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但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麽时候不是的?”
  在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之前,有一个叫郭冲的人,列出了一个著名的“郭冲五事”,里边详细描述了诸葛亮一些“不为人知”的事迹,比如“空城计”,比如诸葛亮曾经率领8万人击败了司马懿30万大军,并阵斩了张颌。
  之后,无数的民间传说以及各种杂记评书,开始充斥着人们的视野。
  诸葛亮的事迹,被一条一条的冲刷,一条一条的换下,不断补充,不断替换。
  直到《三国演义》的问世。

  人们发现,这个诸葛亮……他真的还是诸葛亮么?
  那么,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是诸葛亮了呢?
  你平时所嘲笑,所辱骂的人,真的是诸葛亮吗?
  还是…………根本就不是诸葛亮?
  日期:2012-09-02 01:50

  真实的诸葛亮,是没有什么可嘲笑的。
  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是不是神,而是一个人。
  一个人,办不了神才能办到的事情,这太正常了。真正被人们所嘲笑的,不是诸葛亮本人。而是一个被脸谱化了,被异化了的躯壳。
  当人们最终发现,这具躯壳,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强大的时候,很少有人去思考,制作了这具躯壳的人,到底是要做什么?
  相反的,很多人,是去嘲笑,那具躯壳下,埋藏着的活生生的实体。

  尽管,这实体,根本没有过错。
  究竟为什么要制作“诸葛亮”这样一座躯壳,以及,究竟是什么人,需要“诸葛亮”这样一具躯壳?
  是诸葛亮本人么?
  当“诸葛亮”成为了一具“躯壳”的时候,诸葛亮本人早已长眠地下数百年。
  要诸葛亮从一个人,变成一具“躯壳”的人,他并不真的敬佩诸葛亮。

  他只知道,这样,对他,有用。
  诸葛亮,他根本不会知道这些。
  现在,我已经不想去研究,为什么有人要把诸葛亮变成一具被异化的“躯壳”了。
  我想告诉大家,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日期:2012-09-02 01:50

  当杜甫挥笔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绝句的时候,杜甫脑海中浮现的,是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
  不是那个神仙诸葛亮,而是一个真正的人——诸葛亮。
  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让我们从头来看看诸葛亮在历史上走过的一步步脚印。
  当曹操在官渡的烈火中狂笑的时刻,当曹操纵兵千里溃乌桓,彻底一平北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时刻。诸葛亮在家里种田。此刻的诸葛亮已经明白,曹操的力量,已不可挡。然而当刘备来找他以后,他依然加入了刘备。

  不久,曹操南下了。
  这个时候,面对纵横沙场数十年的曹操以及他手下的精兵悍将,诸葛亮的选择是——跟随刘备逃跑,而不是——设下几场精彩的计谋,让曹操吃大亏,让曹军被耍得团团转。
  因为什么?
  因为,诸葛亮,他是一个人。
  一个出山前一直读书种地的年轻人,刚一出山,就要戏耍一个纵横沙场20多年,灭二袁扫吕布的盖世大英雄。
  那是扯淡。

  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戏耍曹操,而是跟随刘备逃跑。
  不是因为诸葛亮是垃圾,而是因为诸葛亮——是人。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没有借东风
  因为诸葛亮,是人。
  人是不会找天借东风的。

  诸葛亮没有草船借箭,因为诸葛亮比罗贯中聪明,他知道,在大雾天靠近敌营,有作战经验的曹操会放果断火箭——既有杀伤力,还能顺便照明。
  赤壁之战结束后,身为刚出道的低调年轻人诸葛亮没有去三气打败曹操,威震天下的吴国三军总司令周瑜,大出风头。
  因此诸葛亮是人。
  此刻的诸葛亮,知道刘备最需要什么,因此他默默在管理军需粮草,筹备内政,帮刘备接下来的蜀中征伐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魏延加入以后,诸葛亮没有谈什么“反骨论”,没有“预知未来”一口咬定魏延一定会造反,没有盛气凌人叫刘备斩杀魏延,相反,在日后与魏延接触后,他与魏延一文一武,虽有意见不同,但始终肝胆相照,绝不因私废公,在诸葛亮魏延的配合下,打出了深入羌中大破费曜,以及逆战司马懿斩魏军数千的精彩战例。

  因为,诸葛亮是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日期:2012-09-02 01:50
  诸葛亮,也有讨厌的人,也有看不顺眼的人。
  他看不顺眼彭羕,于是叫刘备杀了他。他看不顺眼廖立,以后他主政时候贬了他。
  因为诸葛亮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好恶,也有自己的脾气,也会整死自己不顺眼的人。
  然而,我们不该忘记,当蜀国的内政好手刘巴得罪刘备以后,诸葛亮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劝说刘巴小心,一次次地向刘备求情,一次次在刘备发怒的时候保住刘巴。

  我们也不该忘记,面对心胸狭隘,瑕疵必报的“谋主”法正,诸葛亮没有借机参他一本,消灭这个对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反而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宽容了法正。
  诸葛亮的眼里,也揉的下沙子,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真正的人才。
  当刘备去世,刘禅即位后,诸葛亮没有对刘禅“悉听遵命”,反而以“相父”的身份把大权抓了过来,代替刘禅治理政务,出兵北伐。
  因为,诸葛亮也是人。
  他不是封建史家宣传的“忠君典范”,他不是被很多人误会的“愚忠之辈”。

  相反,他是一个懂得变通,懂得权变的人。
  他知道,皇帝不若贤,大臣就当先行代政。
  诸葛亮办了许许多多的事。
  “诸葛亮北征, 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他首次设立了保护都江堰的“堰官”,这个规则从此延续了2000年。

  他亲自制定了保护都江堰的政令法则,详细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掏挖深度,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1980年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
  诸葛亮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整整2000多年,一直在实行。
  他改良蜀锦,鼓励种桑,直到今天,蜀锦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教导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织布,种茶,到了今天,那里成了茶叶的重要产地
  ………………

  当三国乱世最终被鲜血冲刷干净后,当三国乱世最终结束后,魏蜀吴皆已成尘土,然而诸葛亮的这些政治举措却永远的留了下来,一直陪伴着四川,千年万载。
  日期:2012-09-02 01:51
  在四川的日子,诸葛亮一直在做一件事。
  打压贵族,以法治国,唯才是举,人尽其用。
  当后世的人们以为诸葛亮脑子想的都是“复兴汉室”的时候。
  很少有人知道,建立一个人尽其才,依法治国的天下,才是诸葛亮一生真正的梦想。
  诸葛亮不是一个大军事家,不是一个神机妙算的BUG,一个用计必中,晕人晕一片的变态。他擅防守,擅反杀,却不擅进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