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用了4年才能和其他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第2节

作者: 无言de错误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下我的专业吧,旅游管理,在我们学校,当时属于工商管理专业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这个专业与其对口的工作大概就3块,一块是旅行社,一块是酒店,一块是旅游景区景点。我大学毕业的同学,毕业后,从事这三个方面的都有。但是,还有大批的人,改行了,估计到目前为止,起码有一半左右的人都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吧。旅游管理这个专业,和大多数文科类专业一样,没有啥技术含量,都是一堆老师拿着课本讲课。有些老实可能会有从业经验,有些甚至自己都没做过旅游行业,就是看了教材大纲后,就给我们开讲了。。。呵呵。。。。现在应该有不少大学生跟我学习的经历都是一样的。

  现在回想一下,我在大学学到的东西吧,有用的东西。
  第一个是逻辑思维能力,怎么说呢。这个玩意,我觉得,真的是相当的重要。但是中国的教育体系根本就不教,从小学就不教。其实,想想看,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大学学到的那点知识,也许用不了几年就更新了,总会不断的有新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所以,最重要的是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而自我学习的能力的基础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能根据已知的东西,根据事务的规律,推出未知的或者没有明示的东西。任何一块东西,比如一本书,一个方案,一个市场推广计划,往你那一放,你看了以后,就知道这个东西的框架,就知道是根据什么组织起来的。甚至知道该如何改进,或者如何进行排列组合更合理。很多面试过外企的都知道,其实好多外企对专业限制并不是特别严(专业程度要求不高的岗位),但都会有个逻辑测试,逻辑测试过了,没有专业知识,他们可以培养;如果逻辑测试过不了,会被认为没有培养价值,就被PASS掉了。还有就是,中国的公务员考试,有个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其实考的就是逻辑。嘿嘿,恶意的推测一下哈,天朝从不教老百姓逻辑,但是对于管理老百姓的机关却要求懂逻辑,这明显是内外有别啊。

  大部分数学或者物理好的人,逻辑都很不错。我本人比较笨,数学不好。大学的时候,有时候上课的时候也不认真。但是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会比较认真的复习备考。严格的说,我的逻辑是被大学突击备考训练出来的。当时到了期末,一般都是好几科一块考。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课本拿过去,先看目录,看大纲,看各个章节的内在联系,自己总结,自己分析。因为那样的话,你会感觉这些东西是有体系的,是一个网状的东西,你甚至可以根据一部分东西和常识就能猜出另外一部分。而如果直接按老师画的重点去背的话,不了解内部关系反而记的不太牢。当我发现这个情况之后,以后备考就都采用这种办法,而这种办法的效果也确实不错,大学我一科都没有挂过。而且通过这种考试突击,我突然顿悟了,其实只要掌握了逻辑,一个人是完全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掌握自己一个原本不太了解领域的内容的。既然我一本没怎么看过的书,看几天后就能通过考试,那其他领域,理应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如果在大学里,非要说学到点什么的话,那就算这个吧。逻辑能力。这个是绝对有用的,工作后也用得着。而且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如果大家真想了解哪个方面的知识的话,百度一下,按逻辑自己看看,再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很快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了。
  第二个,就是学了点英语。英语是工具,很多方面会用到。虽然我目前工作不怎么用得到,但估计以后会用到。英语是6级。
  第三个,是在图书馆看了一些书,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多看书能丰富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现在遗憾的是,当时看书看的太少了,以后再也不可能抽出那么多时间看书了。
  我的大学生涯大概就这样,就专业知识来说,根本没啥技术含量,那玩意自己看书也行。既然没技术含量,很显然,其工作岗位也没有门槛,没有门槛的工作岗位,收入想太高,也不太容易。
  现在回想的话,考大学的话,一个是大学的牌子很重要,一个是专业很重要。中国某些顶尖的企业或者机构,如果不是名校或者明显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根本是不招收的。就比我所在的证券行业,证券公司的投行部门,如果学校和专业差的话,第一关就被PASS了。
  当然,并不是说学校差或者专业差的人就不行,素质就是差。但是,在人才过剩的中国,企业当然会挑挑拣拣,既然新人都是试验品,干嘛不拿一个好学校的来试验。一个人毕业后,随着自己的努力和在专业领域的深入,也会或得一些比较好的发展机会,能跳到比较大的平台上发挥自己。但是,显然这会浪费很多时间,远没有直接进入一个好的发展平台直接和省事。

  我毕业后无头苍蝇乱撞的情况,就与我的专业和学校有一定关系。当然,很多人会说,再差的学校也有很牛X,进好单位的人。我不想抬杠,那没有意义。我看重的是概率,从概率上来说,到底是一个牛X学校牛X专业 还没毕业就被预定完了就业容易,还是一个班级大部分学生被辅导员逼着如果不签就业协议就“代为保管毕业证”的状况更容易? 这个是一目了然的。

  如果家里有钱,或者有门路的话,能近一些好的单位,也不错,可以忽略掉学校的影响。比如,我所在的这个城市,如果能进银行的话,一年收入基本上都能达到6—10万,有编制的那种。派遣制的除外。家里如果能帮投入个二三十万,就能搞到编制,投入基本上2到3年就收回了,以后进入收获期。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说,他的同学,听说国开行招人,想进去。准备了30万。结果没送出去,呵呵。。。。
  如果家里没有关系的话,如果没有钞票开路的话,如果恰巧你的学校和专业又不是那么好的话。那么,平民子弟们毕业后,将面临极为惨烈的竞争。
  后面,大家将会看到平民子弟在异乡城市的悲催经历。。。。。。
  日期:2011-11-05 22:27:08
  感谢大家的回复!没想到帖子发出去一天后被推荐到财经首版了。今天晚上没啥事,接着讲我自己的故事。
  写帖子的过程也算是自己的一种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如果不形成文字,很多东西还真不容易静下心考虑和反思。

  ----------------------------------------------------------------------
  (二)理想主义飘扬的年代——未毕业先创业
  时间:05年11月至06年5月(大致时间)
  虽然大学时代学校和专业不是很好,但现在仍然觉得,那是人生过程中一个非常美好的阶段。在大学里,可以对未来有很多梦想和憧憬,可以放恣的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兴趣爱好。
  楼主本人学的旅游,但是不喜欢带着别人旅游,像个保姆似的,让男人一辈子做导游之类的工作,确实没兴趣。不喜欢做旅游这个行业,并不妨碍我喜欢玩,喜欢和旅游相关的东西。03,04年那段时间,开始兴起了户外运动,传统的旅游之外,徒步、探险、极限运动、自由行之类的户外运动开始流行。我所在的城市,为了方便叙述,后面就都统一简称为D市,D市在国内是一个二线海滨城市,虽然经济发达程度、开放程度赶不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但在二线城市了也算比较不错,各种体育运动和户外运动在这个城市拥有广泛的城市基础。因此,我们学校那会也成立了一个户外运动的社团。本人的第一段与职业相关的经历就与这个户外社团有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