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兴的内外挑战》
第55节

作者: 卢泰然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比一下基督教吧。基督教是排他性的,只有自己的神才是神,别的神不是神,信仰别的神的都是异教徒。基督教的这种排他性,是导致宗教战争和很多世俗战争的根源。
  不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也会爆发战争,也有战争罪行,但是这些战争和罪行与宗教无关,都是世俗政权争夺国家利益或君主利益而引发的。

  世界主要宗教中,唯有基督教是会以宗教名义直接导致战争的,基督教的这种特点到现在还是如此。甚至已经超越宗教的范畴,成为整个西方文化的特点。危害性因此更大。
  我本人不信仰宗教,对各种宗教没有特别的爱或厌恶。我觉得宗教应该平等,信不信、信哪种宗教都是个人的自由。
  但是对宗教了解一些之后,对基督教就另眼相看了。
  说的虽然好,做得实在不怎么样。经不起历史的考验。
  日期:2012-04-09 17:18:41
  再回到正题,说说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通过宗教,不仅广纳信徒,而且建立了世俗的阿拉伯帝国。不是是宗教上的先知,也在军政两个方面很有建树。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新教旧教同源,但是内涵上却有巨大差异。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从来没有和谐过。但是在基督教以外的世界里,伊斯兰教却能其他宗教和文化和谐相处。
  日期:2012-04-09 18:48:50
  伊斯兰教之所以是有很强的同化能力,与中国文化之所以有很强的同化能力,在逻辑上非常相似。
  有以下几点:

  包容性大:尊重各地各民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不逼迫别人信教。所以即使不信教的人也没必要没理由排斥它。
  简单:大众都可以理解,容易遵守其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尊重世俗:信徒不必放弃今生的财富、家庭、婚姻和日常生活,不用“出世”过一种专门的宗教生活。
  倡导平等和谐相处:在贫富不均、等级分明的现实世界中,这种教义给人以很强的归属感,是一种家庭的温暖。虽然家庭之中也是有各种烦恼,但是与家庭之外的那种烦恼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
  日期:2012-04-09 20:44:09
  上述几点是伊斯兰教同化能力的一个小结。

  下面我们再回到要谈的主体:向传统学什么
  中国文化也有这种特点,所以中国文化也有很强的同化能力。
  中国文化的总体特点归纳为:虚核富体
  有谁能一两句话说清楚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很难。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多彩,实在难以简单说明。
  这就对了。实际上,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总体特点。
  我把中国文化的总体特点归纳为:虚核富体

  中国文化内在的“核”是“虚”的。
  但是中国文化的外在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也就是具体的“体”异常丰富。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日期:2012-04-10 09:42:16
  这个虚的核是什么呢?
  “道可道非常道”,用道德经的这句最基本的开篇语句来诠释中华文化再恰当不过。中华文化是无形无相的。

  中国文化精神核心是“道”,是“天道”加“人道”。有了这个“道”,中国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为什么世界四大文明只有华夏文明流传下来?当一种动态的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这才是中华文化绵延长久的秘诀和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关键。
  如果再具体一点,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平相处和互助,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
  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核”是虚的,所以无所不包、有容乃大,具有高度的适应性、灵活性、生命力和吸收同化能力。
  在这个虚的核的基础上,中国文化才有可能使外在的“体”异常丰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魅力、吸引力、实用性。
  日期:2012-04-10 13:49:42

  丰富的“体”有哪些呢?
  从学科的角度看,有哲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建筑、民俗、器具、服装、饮食、宗教等等。
  细化到每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巨大的丰富性。
  先拿我们日常都知道的饮食,中国的饮食几大菜系,比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丰富。中国的饮食可以称作饮食文化。
  中国的书法的丰富性、民俗的丰富性、各种民间节日民族性节日的丰富性,等等,在世界上都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像曲艺这种边缘艺术市井艺术就包含几十种艺术形式,包括大众喜闻乐见的相声还分为几种风格的相声。
  日期:2012-04-10 19:38:20
  中国文化的“体”虽然丰富,但是在精神上都是与“核”保持了一致。
  核是内在的,唯一的、混沌的、综合的。
  体是外在的,侧面的、分散的、具体的、明晰的。每一种外在的体,就像水晶的一个切面一样,从各个角度反射出内在的“核”的特质。形散神不散。
  核,一直不变,一以贯之,历久弥新。
  体,则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既有积淀,也有扬弃。积淀的,越来越醇厚;扬弃的,越来越鲜活。

  虚核富体,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高度复杂性和丰富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民族从一开始就是文化昌盛民族,以文化认同来区分华夷的民族。中国文化之外,还有哪种文化、哪种文明具有如此的优越性!
  日期:2012-04-11 18:25:22
  今天写了一篇评价方li zhi的文章,立论很稳重,竟然也被和谐了。但是在“好帖”那里能看到
  日期:2012-04-11 19:28:25
  中国人的宗教——祖先崇拜

  宗教信仰在中国从来都不是主流。但是中国人却能允许各种宗教在中国的存在和传播。这一点,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更加开放和包容。
  中国人信仰的核心是——祖宗崇拜。可以说,祖先崇拜就是中国的宗教。
  中国文化也不是什么“东方神秘主义”。神秘主义的提法,是西方强势语境下被强加的概念。中国人几千年来,默默遵行的自然、伦理法则,本质上是非常简单、质朴、直白的东西,充满了和谐、互补的理性主义内蕴,它比起什么这样天启、神迹的玄虚,哪有一点点的神秘在里面。
  中国人的神就是祖先,不是别人的祖先,而是自己的祖先。
  在家族的祠堂里面供奉的是家族的祖先。

  在国家的祠堂里面供奉的是皇帝的祖先。
  炎黄二帝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拜祖先,与拜神佛,孰善?
  祖先恩赐我们土地、历史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惟有献上更大更强,才能表达对祖先的无上敬意,也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后世子孙。崇拜人类自己的力量和成就,以祖先的成就勉励自己,并向下传承的历史使命感,才是中国人真正的信仰。这就是祖先崇拜的真正含义,也是意义所在。
  读着“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这样的字句,天人合一的感觉是那样的简单而自然。有这样天然理性浸淫的中国人,是完全不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异己的、高高在上而又无所不能的造物主的。
  日期:2012-04-11 21:56:50

  刚刚讲到文武周公,就绕道伊斯兰教去了,又讲中华文化的虚核富体,本来是要后面再讲的。
  明天书归正传,还是先把文武周公讲完,然后开始讲诸子。
  向传统学什么,就是学诸子里面的思想。古为今用。
  日期:2012-04-12 18:17:53
  一千年未有的变局——春秋战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