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暗格——双鱼玉佩始末》
第21节

作者: 秦州老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26 10:41:00
  “双鱼玉佩!”我回思道:“听坊间传闻,它是一块有复制的功能超现代器材!用鱼做实验可以生出一条一模一样的复制品,而且在找到双鱼玉佩的地方,传言是平行宇宙的交错点!凡此种种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却不知真相如何?”
  “实情远非坊间之言,即便是一件明摆着的事,经过多人口耳相传后必然会失其本真,何况是一件讳莫如深的机密要事。”朱老说:“其实是在1979年春,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曾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用克隆技术完成了189例换核卵细胞,可惜这种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多数夭亡,仅有两例孵化出了鱼苗,而在两条鱼苗中,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历经近三个月的培养,方才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而此时间段恰好和发现单于玉佩的档期重合,更兼当时在单于玉佩身上发生了不可思议的现象,局外人便想当然地整合资讯,犹如将牛头、象鼻、马鬣、蛇驱、鳞身、鳄棘、鱼尾、鹰爪、鼍足组合在一处,继而为龙,单于玉佩和克隆鲫鱼东拼西凑后则成了有复制功能的超现代器材。”

  所有的线索冲击着我的头脑,朱老所言克隆鲫鱼一事我亦知晓,就在此前几年,我曾在孙儿的初中语文课本上拜读过由中科院院士谈家桢先生撰写的《奇妙的克隆》一文,其中正是叙述该事件,当时我还大发感慨说:“没想到中国的克隆鱼比英国的克隆羊多莉整整早了十七年,中国人委实不可小觑!”
  随后我又问朱老:“您适才提到在单于玉佩身上发生异象,能否具体言之?”朱老呵呵一笑:“这异象正是所谓的平行宇宙之说!”
  日期:2015-05-26 12:18:00
  我忙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倾耳细听,只听得朱老如此道来。众所周知,稍后军方打着寻找彭先生的旗号实施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搜救行动,不消赘言,实是挂羊头卖狗肉,在堵住悠悠众口的基础上去消灭硕鼠及其被传为沙民的鼠人。
  这次行动的打击力度算是空前的,天上地下,齐头并进。当战机飞临鼠洞上空时,乍眼朝下俯瞰,鼠洞宛如是地球上的黑洞,似乎要吞噬掉一切靠近它的东西,连超低空飞去侦察的战机在进入其区域亦会受到强烈干扰,导致仪器失灵,而后不得已借罗布泊时有沙尘暴的由头暂时退走,改由陆军继续挺进。这片无人区,忒也幽森可怕。
  日期:2015-05-26 12:49:00
  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那些保家卫国,给我们安宁的军人。赤日炎炎,可怜他们在罗布泊顶着五十度的高温,踩着七十度的砂砾进行扫荡式歼灭,与此相比,之前考察队发起的那些战役,顶多算是小打小闹。鼠辈则因之大受挫伤,除过为数不多的漏网之鱼,其余尽皆归西。
  但斩草不除根,以鼠辈的繁殖能力,必将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再者,人类刚在一年前消灭了“天花病毒”,谁也不希望在中国又出现一个“硕鼠病毒”,为绝后患,军方曾前前后后多次以搜救为幌进行地毯式搜索,以便彻底清除。

  日期:2015-05-26 13:20:00
  眼不揉沙的收尾直如老妪穿针,那可是细活,后来为提高效率,连警犬都在罗布泊留下了脚印,但是,正如任何事都有了结之时一样,细益求细的捕杀行动仍是在耗时之后落下了帷幕,其后组织决定采用掩埋的手段处理鼠辈尸体,至于掩埋的地点,鼠洞便是上上之选。只不过在此之前尚需转移烈士遗体和那块单于玉佩。
  日期:2015-05-26 14:34:00
  仲夏之晨,阴,一支小分队提前赶赴鼠洞清理,为掩埋尸体做准备工作。队里派出两名眼明手快的战士进洞认真盘查,他们找到了彭先生用过的短杆猎丨枪丨,找到了那只辨识方位的军用罗盘,但始终找不到彭先生的遗体,客观地讲,任谁呆在硕鼠堆里,焉有保全尸骨的道理!彼时上苍也似动情,直教天雷为英雄送行,不一而会儿即在罗布泊掉下了奢侈眼泪!

  日期:2015-05-26 15:29:00
  两战士遍寻无果,汇报情况后便再去寻找单于玉佩。鼠洞里四通八达,蔚为壮观,越往深处去越是怪石嶙峋,虎踞龙盘。此时天空中惊雷兀自炸响,传入洞中时更是振聋发聩。两战士按着照片中的背景寻寻觅觅,过不多时,果然在一处蜂窝状的空巢内,一方暗夜明珠般的玉佩映入了眼帘,正当两人赞叹玉佩的精致极尽巧匠之能事时,忽然隔壁的空巢中水波潋滟,显现出三个身着古代劲装的男子溺亡其中,两战士蹑手蹑脚地挪步近前,本想拽出尸体让上级裁度,可这一伸手竟然触及不到水流,拉摸不到尸首,眼前的一切根本是凭空而存在。

  日期:2015-05-26 16:04:00
  天上雷鸣渐息,小雨新停,两战士哪里见过这般怪事,慌乱之中赶紧用相机拍摄记录,而后也顾不得拿什么单于玉佩,立即脚底板抹油,溜之大吉。二人出得鼠洞,没等队友问及为何惊慌失措,他们却率先自说自话,上气不接下气地将个中事由一骨碌儿表白殆尽。其时掩埋鼠尸的队伍已按部就班,只待一声令下便即破土动工。可眼下冷不防弄出这样一幕插曲,掩埋工作唯有临时搁浅。
  日期:2015-05-26 16:52:00
  专家团中有几个老学究,当看完两战士出示的照片后,连连喟叹,非要亲自下洞观摩观摩,可惜运气不佳,一连多次都未能如愿以偿,那幻象宛似海市蜃楼,出没无常!至此,老学究们只好望梅止渴,成天成宿地对着照片刨根寻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数百名有识者不懈努力,终于确定两战士看到的正是古代某历史影像的再现。
  再观照片中的三具浮尸,其装束分明属于匈奴打扮,但面相不知何故却是汉人遗容,令人好不糊涂!老学究们无一不是皓首穷经的博学之士,其中谁人阅卷不曾韦编三绝,哪个藏书不是汗牛充栋,可罗布泊一带的史料自古以来少之又少,即使遍寻典籍也绝难找到相应的记载,到底这三具浮尸姓甚名谁,有过怎样的故事,因何溺死水中,或许又是一个解不开的谜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