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他是耐心不够,也许是耐力不够,或者他高估了我的能力,或者他清楚人的潜力。总之,我知道,我要抽个筋什么的,他救不了我。等到他从岸边游过来,我都死十次了。
我想喊他带我上岸,用手势告诉他我是真的不行了。但又不敢,我怕多用了这么一点力气,我就会沉下去。我只是勉强浮在水面上,仿佛身体里再没有了一点力气,我真量觉得自己用尽了身体内的能源。
到今天我想到这个事情都有点觉得难以理解,这个朋友,他就真的知道我死不了?天都黑了我还在江心,一动不动。就算是他也没有了力气,他也应该去尝试叫一下旁边的船家才对。
风也开始越刮越大,浪也默默的配合,就像是一场电影,真的就像是一场电影。我开始在脑中回顾自己的人生,还有最近的失败。脑海中有一闪而过的放弃,我觉得太累了,放下,或者会轻松许多。
时不时有江水通过我的嘴和鼻子呛入胃里,控制住自己的呼吸都是件十分困难的事。体温也逐渐在下降,我能感觉到热量的一丝一丝的流失。死神从没离我这般近过,隐隐约约间,我模糊的感觉到了死亡的温暖。我彻底的放松了自己,由自己往下沉了一次。至少,江水再也呛不了我的鼻子。
半梦半醒间,我往对岸看了看,还是那么的遥远,再回头看看,也近不到哪里去。进退两难,原来进退两难也有如此可怕的含义。难道自己真会命丧于此?我问出了这个问题,“死亡”?脑海中一闪过这个令我心惊的词,我就立刻给出了答案,不,绝不。
生存还是死亡,这在种时候考虑这个问题,真实的让人恐惧!我不能死,我怕错过了很长的一段路没有去走。我还怕那该自己挑起的担子,放在了挚爱的亲人肩上。
身体里某个地方储备的能量开始启动,有不知从何而来的力量回到我体内。我不能放弃,不能让自己种下的苦果,让家人去品尝。我也不能,轻易的就说不行。我可以输,但要输在竭尽全力的努力以后。只要我的手指还能动那么一动,就不能死。
我又一点一点的往对岸游,一点一点。累了就浮在水面上,手划不动了就用脚蹬,脚蹬不动了就用手划。在繁星点点的夜晚,才游到了对岸。
在踏上坚实的土地的一刹那,这次我反而没有瘫倒在沙滩上。我觉得浑身都是力量,看着身上的肌肉都好象壮实了不少,我有些觉得自己象是个巨人,甚至认为我还可以再游个来回。有人能明白这种感受么?
这种经历对于一些人来说或是不可理解,之前我也没有过这种感觉,我想有许多人应该从没有过这种感受,这世上有太多的人没经历过生死之间。但对于一些人(比如军人)来说这又是家常便饭,我还是知道,这个世上总有许多人被自己或是环境所逼经常需要挑战自己的极限。
我努力去活,不再害怕死亡。我争取成功,不再害怕失败。人生的意义或许就在这里,无论富贵贫贱,却各有各天地,各有各精彩。
我重新找回了斗志,准备向任何阻碍我的敌人挑战。也觉得我还是有这个能力。世界在我眼中又开始变得简单。我做了个决定,南下深圳。并且在心中默默的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想好了的不达目的不甘休。
于是乎,我就这么来了深圳,于是乎,有了这些文字。记得当年最喜欢唱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真的汉子》,满大街的卡拉OK都在放的歌。这时候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来自一首歌:“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日期:2007-12-23 15:55:55
七、检讨
我想起了,给我供应早餐点心的那些小贩,他们有的做蛋糕、有的做米粉、有的做年糕,在偏僻的位置租一个民房,做这些产品。每天一大早,送到这个城市的各个早点铺、饭馆、乃至酒店。他们消无声息,却基本上一家人垄断一种产品,很有默契。
也许他们连税都不用交,基本上重复早上送货,晚上收钱,这种很有规律很稳定的赚钱过程,相比他们,我这种自视甚高的创业,让我感觉无地自容。
记得看过一个消息,工商局注册的公司,70%维持不到一年,90%超不过三年,超过5年的就是百里挑一了。竞争加剧,成功率必然降低,这是谁也逃避不了的现实。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那么多的钱扎堆去基金、股市、投资买房、存银行。
当创业比投机来的辛苦、赚钱少、风险甚至还大的时候,那就是环境出了问题。于是大家都心浮气躁,没人愿意却辛辛苦苦的做实业了,做实业的那些人,也很少人愿意去搞研发这种需要长时间投入并未必能产生效益的事情。
基本上,我们创业第一步都在从事那些没有技术含量、没有进入门槛且很难持续发展的事业,从经济规律上来说,这种行业是竞争最激烈赚钱最难和难以做强做大的。也就是说,最弱势的群体,第一步就要从最难的地方下脚。
不要抱怨这世界不公平,生存从来都是残酷的,我们应该庆幸,因为人类的垄断,我们失败了,并不用丢失生命,还可以从头再来。而在自然界,一次失误,就是与这世界的告别。这公平么?
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任何时候,不公平总是相对的,相对不公平的世界也有它公平的规则:强者为王。善于在任何环境中找出规则所在,加以利用的人,是聪明人。
我环顾了一下以前造纸厂的同事们,就说说我知道的吧,没有了消息的,更可能令人痛苦,因为他们就象是滴入了大海的水,从此无声无息。
四个开长途车的,两个亏本,一个出车祸死了,只有一个赚钱,在我们家买了房。有十多个出来打工的,只有一个在家里买了房,其它的,要么还在流水线上呆着,要么在找工作中。职位最高不过主管,工资最高不过三千元。
有几十个在家里骑三轮车载客的,有几个开面的,都还在温饱线上徘徊呢,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教育,不断吸食他们的所有收入。一有什么事就可能上顿接不了下顿。
没听说有谁,开公司,或开工厂发大财了的,一个也没有。
在家里坐着没事干的人不少,没法统计,时间一长,联系都断断续续的,绝大多数不是他们不想干活,而是出来打工,赚的也不够花,做点小生意,没这个钱。也有不少人象我一般尝试过创业,亏损了一次后,耗尽了身边的资源,就再也很难翻身了。
在深圳打拼多年后,看看身边深圳的朋友,创业成功已是多数,有做五金的、做外贸的、做礼品的、开塑料厂的、开贸易公司的。行业不同,竞争不同,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成功了。同样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经历了很多。这里面,有什么值得思索的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